什麼是解構主義解構主義的思想評述
解構主義是指不滿於西方几千年來貫穿至今的哲學思想,對那種傳統的不容置疑的哲學信念發起挑戰,對自柏拉圖以來的西方形而上學傳統大加責難。那麼你對解構主義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解構主義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解構主義的簡介
解構主義作為一種設計風格的探索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但它的哲學淵源則可以追溯到1967年。當時一位哲學家德里達***Jacque Derrida,1930——2004***基於對語言學中的結構主義的批判,提出了“解構主義”的理論。他的核心理論是對於結構本身的反感,認為符號本身已能夠反映真實,對於單獨個體的研究比對於整體結構的研究更重要。在海德格爾看來,西方的哲學歷史即是形而上學的歷史,它的原型是將“存在”定為“在場”,藉助於海德格爾的概念,德里達將此稱作“在場的形而上學”。“在場的形而上學”意味著在萬物背後都有一個根本原則,一箇中心語詞,一個支配性的力,一個潛在的神或上帝,這種終極的、真理的、第一性的東西構成了一系列的邏各斯***logos***,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邏各斯門下,遵循邏各斯的運轉邏輯,而邏各斯則是永恆不變,它近似於“神的法律”,背離邏各斯就意味著走向謬誤。
而德里達及其他解構主義者攻擊的主要目標正好是這種稱之為邏各斯中心主義的思想傳統。簡言之,解構主義及解構主義者就是打破現有的單元化的秩序。當然這秩序並不僅僅指社會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會道德秩序、婚姻秩序、倫理道德規範之外,而且還包括個人意識上的秩序,比如創作習慣、接受習慣、思維習慣和人的內心較抽象的文化底蘊積澱形成的無意識的民族性格。反正是打破秩序然後再創造更為合理的秩序。
解構主義是對現代主義正統原則和標準批判地加以繼承,運用現代主義的語彙,卻顛倒、重構各種既有語彙之間的關係,從邏輯上否定傳統的基本設計原則***美學、力學、功能***,由此產生新的意義。用分解的觀念,強調打碎,疊加,重組,重視個體,部件本身,反對總體統一而創造出支離破碎和不確定感。
解構主義的思想評述
德里達是二十世紀後半期解構主義思潮的代表人物,也是哲學史上爭議最大的人物之一。支持者認為他的理論有助於反對人類對理性的近乎偏執的崇拜,有助於打破形而上傳統對真理、本體的僵化認識,有助於打破形形色色的壓制差異和活力的權威和中心。反對者認為,既然德里達相信語言沒有確定的意義,真理只是人的臆造,勢必導致虛無主義和相對主義。德里達的理論確實充滿了矛盾,也提供了多種解讀的可能性,但要更充分地把握它的要義,就必須把它置於二十世紀的歷史語境乃至整個西方哲學傳統來考察。
解構主義的出現與二十世紀人類在哲學、科學和社會領域發生的深刻變動密不可分。從哲學內部的發展看,從康德等人開始,就有從本體論轉向的趨勢。哲學家們越來越對人類把握宇宙本體的能力感到懷疑。康德雖然試圖用先驗的思維形式來彌合人的經驗與物自身之間的鴻溝,但仍然充滿了疑惑。十九世紀的哲學家對形而上問題更缺乏興趣,佔統治地位的是實證主義、實用主義和意志哲學。尼采重估一切價值和超善惡的姿態對傳統哲學的衝擊尤其劇烈。到了二十世紀,形而上問題幾乎從哲學中消失。現象學將本體問題懸置起來,更多的哲學流派則受語言學轉向的影響,探討的領域已經轉到語言本身。當發軔於索緒爾的現代語言觀通過結構主義運動滲透到人文科學的方方面面,對結構的痴迷就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對真理的追尋。
解構主義脫胎於結構主義,它認為後者仍未擺脫傳統的形而上學,因而有必要對後者進行揚棄。二十世紀物理學的突破也對人類思維產生了深刻影響。傳統哲學是建立在一種“客觀觀察者”的假定前提基礎上的,也即是假定有一個觀察者***人的理性或者神***能夠從世界外部“客觀”地觀察,這種觀察活動不會對世界施加任何影響。哲學家們相信存在客觀的、超時空的、確定的真理,正是由此而來的。量子力學的出現粉碎了這種虛擬的客觀性。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表明,作為觀測者的人或者儀器在觀測物件的同時已經干預並改變了物件的存在狀態,客觀的測量是不存在的,主觀和客觀其實是不可分的,它們之間的區別只是概念上的區別。傳統哲學還認為,宇宙是遵循拉普拉斯決定論的,因而從理論上講可以一勞永逸地找到支配世界的原則或真理。量子力學和混沌理論否定了這一觀念。在微觀粒子領域,發揮作用的是概率決定論,每一次具體的結果都是不可預測的。混沌理論指出,很多系統對具有對初始條件的極端敏感性,初始條件的細微差異都將導致天壤之別的結果。另外,傳統哲學把物質、時間和空間看成實體,但相對論卻指出,時間和空間只是物質的屬性,物質又等價於能量,所以,作為實體的物質不存在,相對論用“事件”代替了“物質”。總之,二十世紀物理學的基本走向就是關係取代了實體。德里達用無形的“蹤跡”取代有形的“符號”,用“文字間性”打破了封閉的文字,與物理學的走向是一致的。
德里達曾指出,解構主義並不是要取代結構主義或者形而上傳統,也取代不了。因此,對待解構主義的最好態度不是把它當作教條,而是把它當作一種反觀傳統和人類文明的意識。解構主義反對權威,反對對理性的崇拜,反對二元對抗的狹隘思維,認為既然差異無處不在,就應該以多元的開放心態去容納。在對待傳統的問題上,解構主義也並非像一些人認為的那樣,是一種砸爛一切的學說。恰恰相反,解構主義相信傳統是無法砸爛的,後人應該不斷地用新的眼光去解讀。而且,即使承認世界上沒有真理,也並不妨礙每個人按照自己的闡釋確定自己的理想。解構主義是一種“道”,一種世界觀層次的認識,而不是一種“器”,一種操作的原則。所以,把解構主義作為文字分析策略的耶魯學派最終走入了一條死衚衕,而解構主義作為一種意識卻滲透到了很多自認為繞過了解構主義的思潮和流派裡面,比如女權主義、後殖民主義等等。岳飛說:“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我們對待解構主義,也應作如是觀。
解構主義的思想評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