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行為主義行為主義的影響

  行為主義是美國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對西方心理學影響最大的流派之一。那麼你對行為主義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行為主義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行為主義的主要觀點

  行為主義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心理學不應該研究意識,只應該研究行為,把行為與意識完全對立起來。在研究方法上,行為主義主張採用客觀的實驗方法,而不使用內省法。主要觀點可以概括如下:

  1機械唯物主義決定論。

  2認為心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研究人的活動和行為的一個部門,要求心理學必須放棄與意識的一切關係,提出兩點要求:第一、心理學與其他自然科學的差異只是一些分工上的差異;第二、必須放棄心理學中那些不能被科學普遍術語加以說明的概念,如意識、心理狀態、心理、意志、意象等等。

  3極力要求用行為主義的客觀法去反對和代替內省法,認為客觀方法有四種:第一、不借助儀器的自然觀察法和藉助於儀器的實驗觀察法;第二、口頭報告法;第三、條件反射法;第四、測驗法。斯金納則屬於新行為主義心理學,他只研究可觀察的行為,試圖在刺激與反應之間建立函式關係,認為刺激與反應之間的事件不是客觀的東西,應予以排斥。斯金納認為,可以在不放棄行為主義立場的前提下說明意識問題。

  行為主義的理論應用

  客觀主義潮流

  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於計算機和有關資訊加工技術的發展,原先應用在教學機器中的程式設計,已以計算機輔助教學技術中被廣泛地應用了。

  18世紀以來科學的極大發展破除了以前很多想當然的或迷信的東西。神祕主義受到挑戰。實證主義空前具有市場。強調實證的、具有社會性的可用作客觀觀察的知識。行為主義心理學派在心理學發展中的貢獻和侷限促進了心理學的客觀研究,擴充套件了心理學的研究領域。 對行為的突出強調,不僅促進了心理學的應用,而且使人們看到新的希望。

  心理諮詢方向

  行為主義的心理諮詢是以學習理論和行為療法理論為依據的心理諮詢,認為人的問題行為、症狀是有錯誤認知與學習所導致的,主張將心理治療或心理諮詢的著眼點放在來訪者當前的行為問題上,注重當前某一特殊行為問題的學習和解決,以促使問題行為的變容、消失或新的行為的獲得。

  行為主義的創始人是華生。但對心理治療產生較大影響的卻是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理論、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原理和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除系統脫敏法之外,行為療法還有其他的一些方法,如主張訓練法在人前能夠自我主張的訓練方法、情動心像法提示一些影像印象等、強化法如經常表揚的方法、思考停止法頭腦中想象做不好的事實大聲說"停止"、想象厭惡療法將欲戒除的行為與某種不愉快的或某種懲罰性刺激結合起來,通過厭惡性條件反射作用,達到戒除或減輕目標行為的目的等。

  行為主義的影響

  積極影響

  一強化了心理學的自然科學特徵

  行為主義把心理學的研究物件確定為可以外部觀察的行為,堅持以客觀地實驗方法來研究人和動物的行為,是心理學獲得了與其他自然科學一樣的客觀性,從而在研究物件和研究方法上具有自然科學的特性。在行為主義產生之前,心理學的研究物件只限於意識,如構造主義主要從事意識的分析研究,所得到的結論帶有明顯的主觀性,機能主義雖然在研究物件和方法上有了一定的改進,但仍保留了許多模糊的術語,主觀性色彩依然很濃厚。這種主觀性的分析研究只能使心理學作為哲學的邊緣而存在。行為主義以客觀的行為代替主觀的意識,以實驗法代替內省法,這樣就可以使心裡想獲得比較客觀的研究成果,也有利於心理學的發展。而且,客觀的研究方法可以使不同的心理學家依據共同的研究物件相互交流經驗、彼此驗證各自的研究成果,使心理學研究成果的公證性得到明顯提高,也因此而強化了心理學的科學特性。

  二擴大了心理學的研究領域

  行為主義產生之前,心理學的研究只能侷限於對意識的理論研究。當時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的動物心理研究實驗,但由於受研究物件的約束,動物心理研究中不得不採用擬人化的傾向,這就使動物心理學不可能取得合法的地位。但在動物心理研究的過程中畢竟積累和形成了一定的觀念和方法,這些對理解和研究人的心理都有一定的幫助。行為主義正是從對動物的客觀性為研究中得到啟示而發展起來的,而行為主義產生之後又促進了動物心理學的進一步發展,從而使動物心理學成為心理學研究的一個合法領域。兒童心理學的研究同樣如此,原來主觀內省的方法很難適用於兒童心理的研究,而行為主義產生之後所盛行的對行為的客觀觀察和實驗更適合於兒童心理的研究,從而使兒童心理學迅速發展起來。再者,行為主義產生後,注重對學習特別是動物學習的實驗研究,並把從動物學習的實驗研究中所獲得的結論推廣到人類的學習之中,從而促使了學習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的出現。行為主義誕生後,心理學中所出現的這些變化說明,心理學的研究領域有了進一步的擴充套件。

  三促進了心理學的應用研究

  儘管在行為主義產生之前,傳統心理學研究中也有強調心理學應用的成分,如機能主義心理學就強調心理學應用的成分,如機能主義心理學就強調心理學的應用,但相對而言,只能侷限於一般性的應用研究,而沒有具體到心理學的各種具體領域。但行為主義產生之後,心理學的應用研究就成為一種趨勢。由於行為主義的目標就是預測和控制人的行為,因而特別強調社會環境對人的塑造作用,這種觀點應用到教育領域,就出現了“環境決定論”和“教育萬能論”的主張。在美國心理學應用範圍之廣,涉及領域之多,是不勝列舉的。從政府機構到大、中、小學校,從工廠到生化實驗室,從醫院診所到軍隊海關,心理學的應用更是不計其數。這些都部分地歸功於行為主義。

  四嚴格實驗鞏固心理學的科學地位

  傳統的馮特意識心理學,由於脫離實際生活,心理學家只是坐在實驗室的椅子上進行自我的內省實驗,因此有安樂椅上的心理學之“美稱”。行為主義則相反,它要求預測和控制行為,必須通過客觀的實驗觀察,通過對觀察到的事實積累,然後形成概括性的假設,再付諸實驗印證或實際應用。如果有的假設不符合實驗或實際生活則需要加以說明,乃至重新開始,直至能應用於實際為止。為了預測精確,控制有效,行為主義者總是力圖將實驗中發現的心理事實及其條件加以數量化和操作化。新行為主義者托爾曼、赫爾乃至斯金納全都採用自變數、因變數以及函式關係等精確科學的術語和方法來表達環境、遺傳、生理和行為之間的關係,從而導致了心理學規律和原理原則的公式化、方程化、程式化和圖示化。所有這些又都為研究進一步科學化、計算機化,特別是為計算機模擬心理規律作思想上和技術上的準備。雖然,這些準備工作也為實驗心理學家、其他心理學派的努力有關,但行為主義者在這方面的工作是最為突出的。赫爾就設計過計算機,斯金納曾訓練鴿子引發導彈,他的教學機和程式教學都是人們所熟悉的屬於這方面的工作業績。總之,和馮特時代的實驗心理學相比,是有進步的,行為主義鞏固了實驗心理學的方法學基礎。

  侷限性

  儘管行為主義對心理學的發展起了革命性的作用,但卻矯枉過正,因而其本身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和侷限性。

  一生物學化傾向嚴重

  行為主義起源與動物心理的研究,強調動物心理研究的客觀化傾向,踐行摩爾根的吝嗇律,從而避免了動物心理研究中的擬人化傾向;但行為主義卻過於極端,矯枉過正,採用動物做被試並把從動物實驗中發現的活動規律推廣到人類身上,忽視了人類的特殊性,難免走上人性生物學化的道路。而且,行為主義否認人的心理和意識的存在,把人的行為都歸結為刺激——反應的聯結,而刺激、反應又被分析還原為肌肉收縮和腺體分泌等生理活動。受吝嗇律的影響,行為主義堅持人的行為都可以用生理學的術語加以解釋,把人的心理現象還原為人的生理現象,從而走上了生物還原化的道路。

  二縮小了心理學的研究範圍

  雖然行為主義產生之後,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得到了擴充套件,但這只是針對心理學的分支學科而言的。也就是說,行為主義產生之後,出現了眾多的心理學分支學科,從這個意義上說,行為主義確實擴大了心理學的研究範圍。但就具體領域而言,行為主義否認意識、心理、內省及相關的概念,竭力主張運用客觀方法研究動物和人的客觀行為,其極端發展又犯了客觀主義的錯誤,這樣就難免縮小了心理學的研究範圍,不僅難以真正客觀地研究動物和人的心理,反而限制了對它們的研究,使心理學成為沒有心理的心理學。又由於行為主義過分強調人和動物的同一性,否定了的中樞神經系統在行為中的重要作用,認為它僅起聯絡和傳導作用,使心理學成為沒有頭腦的心理學。

  三犯了環境決定論的錯誤

  行為主義否認生理和遺傳對心理的作用,忽視刺激反應之間人的主體性因素的作用,把人看成是一架被動的刺激——反應的機器,認為只要給定適宜的環境刺激,就可以塑造人的相應的行為反應,並認為只要知道人的反應,就可以推知他所受到的環境刺激,把環境特別是社會環境看做是人的行為的決定力量。這樣,行為主義在解釋人的行為時,就難免要犯機械環境決定論的錯誤。

行為主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