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為什麼要吃餃子傳說揭祕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很重要的一個,北方有立冬吃餃子的習俗,這是怎麼來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立冬吃餃子的傳說,希望對你有幫助。

  立冬吃餃子的傳說

  立冬節氣,有秋收冬藏的含義,我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在北方地區,就喜歡利用餃子來作為立冬進補食物。

  在古代的中醫學上的解釋:這一節氣的到來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既然要養精蓄銳,必須要進行食補來增加冬季各類的免疫力,所以選擇簡單易得的餃子作為食補材料。

  據傳說,餃子這一事物,有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民間有“每逢交子之時,餃子不能不吃”的飲食習俗。於是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就會賣得很火。

  另外,冬天的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在日常飲食上,人體需要“進補”,增加對各類營養的攝入。而餃子在製作種類、營養、味道等方面可以勝任此要求,自然大受青睞。

  從烹飪科學的角度看,蒸煮餃子以水***汽***為介質的烹飪方式,溫度只在100左右,即可致熟食物又可消毒殺菌,避免了燒烤炸條件下生成苯並芘等強致癌物,保證了食品安全。而且,食物的營養成分在蒸煮過程中也不至於因過氧化或水解而損失。

  從膳食結構角度看,餃子的餡料都包在麵皮中,可以做到穀類與菜果、肉類的適宜組合,使主副食搭配合理,營養豐富並酸鹼平衡,膳食寶塔形結構。

  從營養角度看,餃子以水***汽***為傳熱介質經蒸煮而熟,可以使食品中澱粉類多糖充分裂解,利於人體吸收。

  合於中國人的腸胃於飲食習慣。符合“食飲有節”、“謹和五味”、“和於術數”的養生之道。

  雖然各種說法不一樣,不過“補冬”的理念比較統一。保健專家提醒,立冬之後的飲食要以溫補為主,可吃些熱量較高的膳食,少食生冷,愛吃肉的小夥伴們要多吃蔬菜水果。

  餃子的包法

  魚形餃

  1、左手握拳,大拇指和食指自然伸出,取餃子皮一張放上並放入餡料,把餃子皮對摺

  2、把其中一邊向裡折起約1—2CM,捏緊再向裡折1—2CM,再捏緊如此重複直至另一邊

  3、最後收口時把尾巴稍微向上翹捏牢既可。

  元寶餃

  1、取餃子皮一張於掌心,放入適量餡對摺成半圓形,捏牢中間將右半邊餃皮封口

  2、同樣將左半邊餃子皮也封口,將餃子皮封牢

  3、然後把餃子兩端向中間彎攏,將兩端餃邊相互捏牢,使半圓形的邊微微向上翹。

  馬蹄餃

  1、將餃子皮攤平,放入餡料

  2、將兩邊捏好

  3、將餃子兩邊彎曲後,向中間靠攏

  4、再捏緊即可。

  波波餃

  1、將餃子皮攤平,放入餡料

  2、將餃子兩邊對摺,按好

  3、用刮板將餃子壓出波紋

  4、壓好的餃子。

  月牙餃

  1、左手握拳,大拇指和食指自然伸出,取餃子皮一張放上並放入餡料,將右端邊角捏住

  2、右手拇指向外輕推內側皮,食指將外側皮形成褶折,右手拇指將褶折捏緊,重複步驟至左端餃邊並將兩端封口處捏牢。

  餃子怎麼煮好吃

  第一招:民間關於煮餃子有幾句俗話:“煮餃子先煮皮,後煮餡”,“蓋鍋蓋煮餡,敝鍋蓋煮皮”。這幾句話是很有道理的。大家知道水的沸點是100℃,把露出水面的餃子皮“蒸”破而餡卻還沒熟,並且湯色渾濁不清。若是敝開鍋蓋煮,蒸氣會很快散失,水溫只能儲存百度左右,餃子隨滾水不停地攪動,均勻地傳遞著熱量;等餃子皮熟了,再蓋鍋蓋煮餡,蒸氣和沸水能很快將熱量傳遞給餡,不用多久餃子餡就煮熟了。採用該方法煮出的餃子,皮不容易破,湯色也清,餃子既不粘,又好吃。

  第二招:水燒開後放進適量的鹽,待鹽溶解後,把餃子下到鍋裡,再蓋上鍋蓋,不用翻動,不用點涼水,直到煮熟。這樣煮出的餃子,不粘皮,不粘鍋,剩在鍋中的餃子也不會發生粘連。

  第三招:在煮餃子水燒開之前,先放入一些大蔥尖,水開後再下餃子,這樣煮出的餃子不易破皮,也不會粘連。

  第四招:為防止餃子粘鍋,和麵時可加1個雞蛋。另外,如果想讓肉餡熟得快些,可以在水裡加些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