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出血有哪些原因導致的
大便出血由於血紅蛋白中的鐵在腸管內與硫化物相結合而生成硫化鐵,故大便呈柏油樣黑色。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大便出血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大便出血的原因
一、外感六淫
溼熱之邪,侵及腸道,絡傷血溢,從下而瀉,可致大便出血。
二、酒食不節
飲酒過多或過食辛辣,一則溼熱蘊積,損傷胃腸,薰灼血絡,化火動血,而致大便出血。二則酒食不節,損傷脾胃,脾虛失攝,統血無權,血溢脈外,也可導致出血。
三、勞倦過度
脾主肌肉,身勞傷脾。勞倦過度,可致脾氣損傷,氣虛失攝,可致血溢脈外而大便出血。
四、病後誘發
久病熱病之後,由於正氣損傷,氣虛失攝,血溢脈外而致出血。
大便出血怎麼辦
1.腸道溼熱
【主症】便血鮮紅,大便不暢或稀溏,或有腹痛,口苦,苔黃膩,脈濡數。溼熱蘊結腸道,腸道脈絡受損,以致便血。腸道傳化失常則大便不暢或稀溏,腸道氣機阻滯,則腹痛。苔黃膩,脈濡數為內有溼熱之象。
【治法】清化溼熱,涼血止血。
【方藥】地榆散或槐角丸加減。地榆散以地榆、茜草涼血止血;梔子、黃芩、黃連清熱燥溼,瀉火解毒;茯苓淡滲利溼。槐角丸以槐角、地榆涼血止血;黃芩清熱燥溼;防風、枳殼、當歸疏風利氣活血。兩方相比較,地榆散清化溼熱之力較強,而槐角丸則兼能補氣活血,可酌情選用。
2.脾胃虛寒
【主症】便血紫黯,甚則黑色,腹部隱痛,喜熱飲,面色不華,神倦懶言,便溏,舌質淡,脈細。 脾胃虛寒,中氣不足,統血無力,血溢腸內,隨大便而下,故血色紫黯,甚至色黑。中虛有寒,寒凝氣滯,健運失司,故腹部隱痛,汗熱飲,便溏。脾胃虛寒,氣血不足,故血色不華,神倦懶言,舌淡,脈細。
【治法】 健脾溫中,養血止血。
【方藥】黃土湯加減。方中以灶心土溫中止血;白朮、附子、甘草溫中健脾;阿膠、地黃養血止血。黃芩苦寒堅陰,起反佐作用。可加白芨、烏賊骨收斂止血,三七、花蕊石活血止血。陽虛較甚,畏寒肢冷者,加鹿角霜、炮姜、艾葉等溫陽止血。
大便出血的辨證論治
治療便血,應針對各種便血的病因病機,結合證候虛實及病情輕重而辨證論治。《景嶽全書•血證》說:“凡治血證,須知其要,而血動之由,惟火惟氣耳。故察火者但察其有火無火,察氣者但察其氣虛氣實。知此四者而得其所以,則治血之法無餘義矣。”概而言之,對血證的治療可歸納為治火、治氣、治血三個原則。
一、治火
火熱薰灼,損傷脈絡,是血證最常見的病機,應根據證候虛實的不同,實火當清熱瀉火,虛火當滋陰降火。並應結合受病臟腑的不同,分別選用適當的方藥。
二、治氣
氣為血帥,氣能統血,血與氣密切相關,故《醫貫•血癥論》說:“血隨乎氣,治血必先理氣。”對實證當清氣降氣,虛證當補氣益氣。
三、治血
要達到治血的目的,最主要的是根據各種證候的病因病機進行辨證論治,其中包括適當地選用涼血止血、收斂止血或活血止血的方藥。 便血為胃腸脈絡受傷所致,臨床分腸道溼熱與脾胃虛寒兩類,其治療分別予以清熱化溼和健脾益陽為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