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身的功效與作用

  小夥伴們應該不知道什麼是歸身吧,但你肯定知道什麼是當歸。兩者其實一個意思。那麼你知道它有什麼功效與作用嗎?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歸身簡介

  本品為傘形科植物當歸的乾燥根。 治月經不調,經閉腹痛,癥瘕結聚,崩漏;血虛頭痛,眩暈,痿痺;腸燥便難,赤痢後重;癰疽瘡竊,跌撲損傷。

  歸身功能主治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祕,風溼痺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

  酒當歸活血通經,用於經閉痛經,風溼痺痛,跌撲損傷。當歸身功效為補血,用於血虛萎黃,經少,眩暈,經絡不利,崩漏。當歸尾功效為活血祛瘀,用於瘀血阻滯,經少經閉,經行腹痛,跌撲損傷,瘀滯經絡,癰疽瘡瘍。

  歸身食療方

  1.牛膝當歸蜜膏

  牛膝50克,肉蓯蓉500克,當歸50克,蜂蜜適量。牛膝、肉蓯蓉、當歸加水適量浸泡透發,再加熱煎煮,每20分鐘取煎液一次,加水再煎,共取3次,合併煎液,再以小火煎熬濃縮成稠膏時,加蜂蜜1倍,至沸停火,待冷裝瓶備用。

  功效:溫陽通便。

  2.參歸腰子

  豬腎1只,人蔘、當歸身各15克。先將人蔘、當歸洗淨,裝入紗布袋內,紮緊袋口,放在砂鍋內,加入清水適量,浸泡2小時。剖開豬腎,挖去白色筋膜和臊腺,清洗乾淨,放入砂鍋內一併加熱清燉。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過煮30~40分鐘。撈出豬腎,待冷後切成薄片,酌加適量醬油、醋、香油、薑絲、蒜末等調料。吃腰片,喝湯。

  功效:補腎益氣,養血安神。用治腎氣虛弱,氣血不足,陽萎,遺精,腰痠膝軟,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心悸氣短,失眠,自汗、乏力。

  3.歸身黃花菜豬肉湯

  當歸身15克,黃花菜根15克,瘦豬肉150克。食鹽、菜油、味精各適量。豬肉洗淨,切絲;黃花菜根洗淨;當歸飲片洗淨,裝入紗布袋內,紮緊袋口。將豬肉、黃花菜根和當歸藥袋一併放入鍋內,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燉煮30分鐘左右。酌加菜油、食鹽等調料。待肉熟爛後停火,撈去藥袋,加入味精少許。當點心食用,喝湯,吃肉、菜。

  功效:益氣補血,和血通脈。主治氣血虧虛所致的身體瘦弱、頭暈止眩、疲倦乏力、閉經、胎萎不長等。

  4.參芪燉胎盤

  鮮胎盤***紫河車***1具,黃芪60g,黨蔘60g,當歸身20g,生薑15g,菜油、白胡椒、料酒、鹽、味精適量。將胎盤洗淨,放入開水中煮沸3分鐘,撈出後放入砂鍋內,加入諸中藥及清水,開後去浮沫,入生薑,用文火燉至胎盤熟透,加調料即可食用。

  功效:大補氣血。適於氣血虛弱,形瘦乏力,精神不振,面色憔悴,放、化療紅、白血球下降明顯。

  5.當歸山雞湯

  當歸15克,山雞肉250克,熟地***熟地黃***15克,女貞子12克,料酒、精鹽、味精、薑片、胡椒粉、雞清湯各適量。先將山雞肉洗淨,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撈出洗淨血水,斬塊。再將當歸、熟地、女貞子洗淨,裝入紗布袋扎口。鍋中加入雞湯,放入山雞肉、藥袋、料酒、精鹽、味精、薑片、胡椒粉,武火燒沸,文火燉到肉熟,去藥袋、薑片,盛入湯盆中即成。食肉喝湯。

  功效:可滋血氣,強筋健骨,調經活血。主治婦女腎陰虛引起的崩漏帶下之症。對於跌打損傷等外科疾患,食此湯菜有輔助治療作用。

  6.紅花枸杞芪歸湯

  紅花9克,枸杞子15克,當歸15克,黃芪30克,大棗10枚。將上述五品共入鍋中,水煎去渣取汁即成。每日1劑,連用5~7日。

  功效:益氣養血通經。主治氣血虛弱型閉經等症。

  7.歸參燉母雞

  當歸15克 黨蔘15克 母雞1只 蔥 生薑 料酒 食鹽各適量。將母雞宰殺後,去毛和內臟,洗淨,將當歸、參放入雞腹內,再將雞放進砂鍋,加入蔥、生薑、料酒、食鹽、清水各適量,再將砂鍋置武火上燒沸,改用文火煨燉,直至雞肉粑爛即成。食用時,可分餐吃肉,喝湯。

  功效:補血壯體。適用於肝脾血虛之慢性肝炎和各種貧血。

  8.當歸生薑羊肉湯

  當歸3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當歸、生薑用清水洗淨後用刀順切成大片,羊肉去筋膜,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後,撈出晾涼,切成約5釐米長,3釐米寬,1釐米厚的條備用。沙鍋內加清水適量,然後將切成條的羊肉下鍋內,再下當歸和生薑,在武火上燒沸後,去浮沫,改用文火燉約1.5小時至羊肉熟爛即可。食肉喝湯。

  功效:養血溫中,調經止痛。主治血虛有寒又見腹中冷痛,婦女產後虛寒腹痛,或虛寒性的痛經等病症。

  9.川芎鱔魚湯

  川芎6克,當歸15克,鱔魚500克,料酒適量。將鱔魚剖去背脊骨、內臟、頭尾,切成魚片後切絲,將當歸、川芎裝入紗布袋內封口。將魚絲、藥袋放入鍋中,加入料酒、調味品、適量清水用武火燒沸,去浮沫再用文火煎熬1小時,撈出藥袋加入味精即成。食魚飲湯,分餐食用。

  功效:活血養血,通脈止痛。主治輔治損傷、頭痛、眩暈。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