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抗抑鬱藥物副作用

  抗抑鬱藥是目前使用範圍最廣的藥物種類之一。然而,抗抑鬱藥也可導致一系列麻煩的副作用。那麼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一

  Jitteriness綜合徵

  這一術語的定義並不完善,但在臨床工作中相當常見:抗抑鬱藥治療初期,患者的焦慮、激越及易激惹症狀較前加重。據估計,多達65%的患者在開始服用5-HT能或去甲腎上腺素能抗抑鬱藥時出現上述狀況。這一現象的重要意義在於,若患者由此相信藥物可能加重其病情,治療恐將中斷。緩慢加量可有效預防這一症狀,針對存在焦慮症狀的患者更需如此。鑑於此現象具有時間自限性,等待耐受性提高或臨時聯用苯二氮䓬類藥物及普萘洛爾同樣可能有效。

  Peter,男,36歲,罹患抑鬱,同時存在驚恐發作。開始服用某種SSRIs後,患者自感“情況變得更差”,進而被初級保健醫師轉診。患者稱,自己在服藥前只是偶爾出現驚恐發作,而在服藥後,他開始“全天都在發狂,無法安靜地坐著,始終焦躁不安。一切都變得更差了。”醫生解釋稱,上述現象可能都是暫時性的;即便如此,Peter仍拒絕繼續服藥。最後,他同意嘗試另一種SSRIs,以最低劑量起始,緩慢加量。

  二

  其他副作用

  消化道症狀

  患者在服用新型抗抑鬱藥不久後出現噁心的比例為25%。這一不適主訴更常見於服用文拉法辛及SSRIs的患者,而安非他酮、米氮平及瑞波西汀則相對少見。在大部分個案中,服藥2-3周後症狀即逐漸消失,但在三分之一的患者中,這一症狀可持續存在。分次服藥、與食物同服或將大部分劑量安排在臨睡前服用有助於減輕這一症狀,進食含姜的食物、服用雷尼替丁及奧美拉唑也有好處。另外,在治療方案中加入低劑量的米氮平可能同樣有效。

  大約15%的患者在服藥過程中可能出現腹瀉。止瀉藥或許有用,但對於症狀持續存在的患者而言,換藥也需要考慮。5%的患者存在便祕的狀況,這些患者可加強身體鍛鍊,多飲水及進食纖維素,必要時也可使用瀉藥。

  體重增加

  體重增加是長期服用抗抑鬱藥的另一種常見不良反應。一些抗抑鬱藥在服藥初期可導致一過性的體重下降,而在隨後的維持治療中,患者的體重則會增加。大部分抗抑鬱藥僅可導致程度較輕的體重增加,但米氮平、阿米替林及帕羅西汀則不然。安非他酮是唯一一種可降低體重的抗抑鬱藥。

  針對這一狀況,我們有多種應對方案,包括營養諮詢及加強鍛鍊,但在很多情況下,患者需更換抗抑鬱藥。如果無法換藥,可考慮聯用安非他酮或一種神經興奮劑。進行抗抑鬱藥治療前,應建議那些體重增加風險較高的患者避免食用能量密度較高的食物。

  泌汗

  服用抗抑鬱藥的患者中有20%存在過度出汗的現象,主要集中在頭皮、面部、頸部及胸部,常呈陣發性,貫穿治療全程。服用瑞波西汀、文拉法辛及安非他酮的患者對上述現象的易感性更高,而服用帕羅西汀及米氮平的患者則較少出現這一現象。基於針對其機制的假說,多種藥物可用於治療過度出汗,包括5-HT能拮抗劑,如賽庚啶;抗腎上腺素能藥物,如可樂定;抗膽鹼能藥物,如苯託品和格隆溴胺。

  性功能障礙

  抗抑鬱藥可影響性功能的各個方面,導致性慾下降、性喚起困難、射精延遲、性感缺失及勃起功能障礙。上述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最高可達80%。相比於去甲腎上腺素能藥物,服用SSRIs的患者出現性功能障礙的可能性更大。對於某些患者而言,上述不良反應可隨藥物減量而消失或減輕。若服用的是短半衰期的抗抑鬱藥,如舍曲林或帕羅西汀,則可以考慮過一個“藥物假日”,如若干天內不服藥,這一方式可改善半數患者的性功能及對性生活的滿意度。

  對於存在抗抑鬱藥相關勃起功能障礙***ED***的男性患者而言,服用西地那非及他達拉非有效;對於女性患者,睪酮皮貼可升高令其滿意的性事件頻率。聯合較高劑量的安非他酮***300mg/d***同樣可改善性功能。儘管一般認為,停止服用SSRIs及SNRIs後,性方面的不良反應可能消失,但對於某些患者而言並非如此。此時,心理因素可能起到了一些作用,需加以重視。

  鎮靜

  患者有時需要抗抑鬱藥的鎮靜作用,但這一效應在很多時候又很麻煩。TCAs和米氮平的鎮靜效應較為顯著,而SSRIs及SNRIs則相對較弱。針對這一副作用,首先可考慮降低藥物劑量,或在睡前服藥;若上述方法難以奏效,則可考慮換用鎮靜效果較弱的抗抑鬱藥,如安非他酮、SSRIs或SNRIs。針對睡眠過多及疲勞的患者,聯用莫達非尼可改善其覺醒度。

  服用抗抑鬱藥的過程中,患者還可能出現動機及情感應答水平的下降,即情感遲鈍。這一效應與藥物劑量相關,具有可逆性,且主要發生於服用SSRIs的患者中。針對此情況,降低藥物劑量或換用另一種抗抑鬱藥如安非他酮或有幫助。

  三

  停藥綜合徵

  患者需要跨越的最後一道障礙為停藥綜合徵。研究所報告的發生率相差很大,從5%到86%不等,發生於SSRIs或SNRIs減藥或停藥1-7天內。典型症狀為腦內電擊感、視覺閃光及頭痛,其他症狀則包括頭暈、精神萎靡、失眠、疲勞、焦慮、激越及噁心。

  這一綜合徵的發生與SSRIs類藥物的半衰期相關,帕羅西汀的發生率顯著高於其他SSRIs。針對特定患者及藥物設計個體化的減藥方案可降低停藥綜合徵的發生率。對於部分患者,減停藥物的過程中使用半衰期較長的SSRIs***如氟西汀***或有幫助。如以下個案:

  Maria,58歲,女性,接受抗抑鬱及抗焦慮治療,由於在減停文拉法辛的過程中症狀反覆而被轉診。患者稱:“減藥2天后,我感覺腦子裡有電流抽搐,頭痛,緊張,。激動不安。我覺得我是復發了,以後不得不終生服藥了。”

  Maria所經歷的正是停藥綜合徵。每隔1天減量37.5mg,這種減藥方式並未阻止停藥綜合徵的發生。醫生為Maria開了20mg/d的氟西汀,文拉法辛的減藥問題迎刃而解。隨後,氟西汀緩慢減量,但在達到最終劑量2周後,Maria再次出現了輕度的停藥綜合徵***“感到緊張”***。這一狀況在一週後消失。

  四

  嚴重不良反應

  除了那些令人討厭且帶來困擾的不良反應之外 ,醫生應瞭解新型抗抑鬱藥的若干嚴重不良反應。例如,在抗抑鬱治療起始調藥的過程中,4-14%的青少年患者可能出現自殺意象。

  即使僅在短期內應用SSRIs或文拉法辛,與傳統TCAs相比,患者發生上消化道出血的風險仍輕度升高,尤其是那些高危情況,如酒精濫用患者。儘管抑鬱與代謝綜合徵相關,而某些抗抑鬱藥或可誘導體重下降,但兩者之間可能並無關係。對於年輕成人而言,長期使用抗抑鬱藥或可升高2型糖尿病風險。

  儘管TCAs導致心血管不良反應、驚厥、粒細胞缺乏的風險更高,上述不良反應在服用其他抗抑鬱藥的患者中同樣可能出現。確定危險因素後製定治療策略,認真回顧所有合適的抗抑鬱藥,考慮患者的個人偏好,謹慎監測,可將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