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規檢查專案

  

  尿常規檢查是臨床上最常用的檢查方法之一。它可直接、迅速地反映泌尿系統、腎臟的情況。臨床上,很多人就是因忽視尿常規檢查,而不能及時發現疾病,未能及時治療,耽誤病情,而致來就診時腎臟病已進入晚期。有哪些?不同的都代表什麼意思?小編這就為大家解答。

  1、尿色

  尿常規檢查中必查的一項。正常尿中含有尿黃素,故呈黃色。尿色素每日的排洩量大體恆定,因此尿色的深淺隨尿量而改變。常見檢查的尿色異常有:①食物和藥物因素***核黃素、利福平、痢特靈、大黃等***可使尿呈黃色。②血尿,可呈淡棕紅色或紅色。③血紅蛋白尿,呈濃茶色或醬油色。④膽色素尿,呈深黃色。⑤乳糜尿,呈乳白色。

  2、透明度

  尿常規檢查中正常新鮮尿液多數是清晰透明的,排出後不久變為混濁。

  3、酸鹼度

  正常尿為弱酸性,也可以是中性或弱鹼性,尿的酸鹼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飲食物種類、服用的medicine物及疾病型別。

  4、細胞

  在臨床上有重要意義的尿中細胞為紅細胞、白細胞及上皮細胞。①紅細胞:正常人尿中可偶見紅細胞,離心沉澱後鏡檢每高倍視野不大於3個。②白細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數白細胞存在,離心後鏡檢每高倍視野不大於5個。③上皮細胞:正常尿液中,有時可發現少數脂肪變性的小圓形上皮細胞。

  5、管型

  正常尿液中僅含有極微量的白蛋白,沒有管型,或偶見少數透明管型。

  6、蛋白質

  一般認為,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質量為40~80毫克,最多100~150毫克,常規定性檢測為陰性。

  7、尿比重

  尿液比重約在1.010~1.025之間。在機體缺水狀態下,尿量減少,尿比重增高;反之,尿量增多,尿比重減低。尿比重主要反映腎臟的濃縮功能。

  8、尿糖定性

  正常人尿內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內含糖量為0.1~0.3克,最多不超過0.9克,尿糖定性為陰性。 相關專家指出:中的很多指標專案後面出現“1+”、“3+”或+、+++,即化驗結果為陽性,說明有異常情況出現;相反,如果是“-”就表示檢查結果為陰性。

  在閱讀尿常規化驗報告時,要客觀地分析報告,因為有許多幹擾因素影響到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如飲食因素等。當尿常規檢查出現異常時,請不要太緊張和太憂慮;同樣,當出現和臨床表現不一致的檢驗結果時,也不要盲目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