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水中毒

  “水中毒”的發生是由於人體腎臟的持續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鐘16毫升,一旦攝取水分的速度超過了這個標準,過剩的水分會使細胞膨脹,引起脫水低鈉症,一般會導致頭暈眼花、嘔吐、虛弱無力、心跳加快等症狀,嚴重的會出現痙攣、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引發水中毒的病因:

  1.抗利尿激素***ADH***分泌過多

  可見於恐懼、失血、休克、急性感染***如肺炎、中毒性痢疾等***、應用止痛劑***如***、哌替啶***,或疼痛、手術等應激刺激。手術後ADH分泌增多的時間通常持續12~36小時,或更長。在此情況下過多輸入葡萄糖等不含電解質的溶液,就容易發生水中毒。此外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晚期發生部液性水腫的患者也可以通過壓力感受器的刺激使ADH分泌增多,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時也可有ADH的異常釋放。

  2、腎功能障礙

  急性腎衰竭的少尿無尿期,腎臟的稀釋和濃縮功能都發生障礙,此時水分攝入過多,容易發生水中毒。此外,任何原因使腎血流量不足或腎小球血液灌注量嚴重減少,過多的水分不能排出,在合併低滲性的情況下,水中毒容易發生。

  3、水鈉代謝紊亂

  重度缺鈉***低鈉血癥***或低滲性脫水的患者,細胞外液已處於低滲狀態,機體通過代償,腎小管對水、鈉的回吸收已經增加,此時過多的水分攝入,可以發生水中毒。甚至有入提出在高滲性脫水時,由於有細胞脫水,如快速、大量輸入無鹽的液體,有時亦可發生水中毒。

  4、排水功能不足

  在急慢性腎功能不全少尿期,因腎臟排水功能急劇降低,如果入水量不加限制,則可引起水在體內瀦留;嚴重心力衰竭或肝硬變時,由於有效迴圈血量和腎血流量減少,腎臟排水也明顯減少,若增加水負荷亦易引起水中毒。

  5、低滲性脫水

  晚期由於胞外液低滲,細胞外液向細胞內轉移。可造成細胞內水腫,如此時輸入大量水分就可引起水中毒。

  水中毒可分為急性水中毒和慢性水中毒:

  1、急性水中毒

  發病急,由於細胞內外液量增多,顱腔和椎管無彈性,腦細胞水腫造成顱內壓增高症狀,如頭痛,失語,精神錯亂,定向力失常,嗜睡,躁動,譫妄,甚至昏迷,進一步發展,有發生腦疝的可能,以致呼吸、心跳驟停。

  2、慢性水中毒

  症狀一般不明顯,往往被原發疾病的症狀所掩蓋,可有軟弱無力,噁心嘔吐,嗜睡等,體重增加,面板蒼白而溼潤。

  如何治療水中毒?

  1、輕症限制進水量

  記錄24小時出入水量,使入水量少於尿量。或適當加用利尿藥,以依尼酸***利尿酸***和呋塞米等袢利尿藥為首選。

  2、急重症水過多和水中毒

  治療要以保護心、腦功能為目標,以脫水和***或***糾正低滲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