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耳神經痛怎麼回事

  耳朵痛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症狀,一般患者認為只是小問題,耳朵痛也就不注意了。專家指出,不要把耳朵痛當一種小病,這可能是按時一種疾病。下面給大家分析左耳神經痛的原因。

  左耳神經痛的原因

  1、耳神經痛:耳朵四周神經較多,在受到過強過久的噪聲或不明原因的刺激時會出現陣陣耳痛。

  2、外耳道炎:當耳內不適、發癢時,有人喜歡用指甲、髮夾、毛線針、短木棒、火柴桿等在耳內盲目掏挖。如果挖得過猛或被人碰撞時,很容易將耳道面板戳破,引起面板感染髮炎。此病不僅有耳痛,而且還可能伴有出血。

  3、外耳道癤腫:當外耳道炎得不到及時治療時,或者年老體弱、患有糖尿病時,或耳道面板較長時間受到水的浸漬,面板表面抵抗力減弱時,容易發生耳道癤腫。癤腫會逐漸腫脹、化膿,將耳道堵塞,引起逐漸加重的疼痛。在癤腫成熟破潰或手術切開引流後,耳痛就會明顯減輕。

  4、耳道小蟲:在炎熱的夏秋季節,蚊子、蟑螂、飛蛾等小昆蟲活動頻繁,有時會趁人熟睡之際,迷失方向,誤入耳道。小蟲在耳道內爬行,翅膀扇動,都會引起陣陣耳痛。這種耳痛隨著小蟲的活動而出現,尤其是當小蟲觸及到對疼痛十分敏感的鼓膜時,往往使人疼痛難忍,個別人還會有噁心、嘔吐現象。

  5、急性中耳炎:在中耳腔內發生細菌化膿性感染時,膿液不斷增多,並直接壓迫對疼痛敏感的鼓膜時,會引起耳內陣陣疼痛,可以隨著脈搏跳動而呈現搏動性疼痛。發生在半夜的中耳炎耳痛,常使人難以入睡。在中耳腔內膿液增多、壓力增高時,膿液可使鼓膜破潰、穿孔,膿液大量流出耳道,耳痛將會減輕。

  6、耳皰疹:這同病毒感染有關。在耳廓上比較多見,所引起的耳痛似針刺或燒灼樣,令人十分難受。少數人還可伴有面神經癱瘓、聽力減退、噁心、嘔吐等症狀。耳耵聹又稱“耳屎”、“耳垢”,由耳道面板下的耵聹腺所分泌。當耵聹不容易排出耳道而積聚時,可堵塞耳道,聽力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7、耳腫瘤:當耳道或中耳腔內長有惡性癌腫時,隨著病情的發展,癌腫向周圍組織浸潤,除了會出現耳道流血和聽力下降等病症以外,還會有程度不同的耳痛。儘管耳腫瘤的發病率較低,還是應提高警惕。

  左耳神經痛的處理方法

  1、耳朵痛的時候,應該及時就醫。

  因為耳朵本身是非常脆弱的,而且肉眼是無法觀測到耳內的情況,如果發現血跡,或者耳痛情況較嚴重的時候,應該立刻去就醫,醫院有非常專業的裝置來觀察耳內情況,加上醫生的專業知識,能確診原因和病症,好對症下藥。

  2、如果是輕微的耳內不適,可以滴幾滴醫藥酒精放耳朵裡面,過幾秒鐘後,用棉籤放耳朵把酒精吸出來。

  3、家中備好一些常用醫療品,出現意外情況可以先自身簡單處理。

  4、洗澡或游泳後,感覺耳朵有進水的情況,應該及時處理。個人喜歡使用棉籤,在外耳道旋轉,把水吸入到棉籤中,不可太深入。另外,可以把頭側一篇,然後跳動,使耳朵深處的水流出來。

  5、定期清理耳垢。當我們明顯感覺耳垢較多的時候,可以找專業人士進行耳垢清理。他們通過專業裝置,能有效的清除耳垢,也不會對耳朵產生感染。如果我們自己通過耳勺進行清理,切不可太深入,清理前一定要做好除菌處理。

  耳朵的保健方法

  1、提拉耳垂法雙手食指放耳屏內側後,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內向外提拉,手法由輕到重,牽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為限,每次3--5分鐘。此法可並治頭痛、頭昏、神經衰弱、耳鳴等疾病。

  2、手摩耳輪法雙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輪上下來回推摩,直至耳輪充血發熱。此法有健腦、強腎、聰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陽痿、尿頻、便祕、腰腿痛、頸椎病、心慌、胸悶、頭痛、頭昏等病症。

  3、提拉耳尖法用雙手拇、食指夾捏耳廊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發熱發紅。此法有鎮靜、止痛、清腦明目、退熱、抗過敏、養腎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壓、失眠咽喉炎和面板病。

  4、搓彈雙耳法兩手分別輕捏雙耳的耳垂,再搓摩至發紅發熱。然後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讓耳垂彈回。每天二三次,每次20下。此法可促進耳朵的血液迴圈,健腎壯腰。

  5、雙手拉耳法左手過頭頂向上牽拉右側耳朵數十次,然後右手牽拉左耳數十次。這一鍛鍊還可促進頜下腺、舌下腺的分泌,減輕喉嚨疼痛,治慢性咽炎。

  6、雙手掩耳法兩手掌掩兩耳廊,手指託後腦殼,用食指壓中指彈擊24下,可聽到“隆隆”之聲,回擊“天鼓”。此刺激可活躍腎臟,有健腦、明目、強腎之功效。

  7、全耳按摩法雙手掌心摩擦發熱後,向後按摩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覆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經絡,對腎臟及全身臟器均有保健作用。

  8、雙手掃耳法以雙手把耳朵由後面向前掃,這時會聽到“嚓嚓”的聲音。每次20下,每日數次,只要長期堅持,必能強腎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