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痛經的偏方

  痛經,這兩個字出現的頻率太高,以至於很多女性想當然的認為,痛經是很正常的,痛過就好了。今天小編帶你瞭解一下有哪些?下面小編帶你一一瞭解!

  

  玄胡益母草煮雞蛋,玄胡20克,益母草50克,雞蛋2個。將以上3味加水同煮,待雞蛋熟後去殼,再放回鍋中煮20分鐘左右即可飲湯,吃雞蛋。具有通經、止痛經、補血、悅色、潤膚美容功效。

  烏豆蛋酒湯,烏豆***黑豆***60克,雞蛋2個,黃酒或米酒100毫升。將烏豆與雞蛋加水同煮即可。具有調中、下氣、止痛功能。適用於婦女氣血虛弱型痛經,並有和血潤膚功效。

  姜艾薏苡仁粥,乾薑、艾葉各10克,薏苡仁30克。將前兩味水煎取汁,將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藥汁同煮至熟。具有溫經、化瘀、散寒、除溼及潤膚功效。適用於寒溼凝滯型痛經。

  益母草香附湯,益母草、香附各100克,雞肉250克,蔥白5根。將蔥白拍爛,與雞肉、益母草、香附加水同煎。

  山楂桂枝紅糖湯,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紅糖30~50克。將山楂肉、桂枝裝入瓦煲內,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時,加入紅糖,調勻,煮沸即可。

  痛經的概念簡介

  痛經為最常見的婦科症狀之一,指行經前後或月經期出現下腹部疼痛、墜脹,伴有腰痠或其他不適,症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者。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痛經指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的痛經,佔痛經90%以上;繼發性痛經指由盆腔器質性疾病引起的痛經。

  治療痛經的方法

  煲湯緩解,在月經期間可以使用當歸加枸杞進行煮水或者是泡水,加上一些紅糖;多喝幾杯。最需要注意的是,在來月經之前的一個星期進行服用。取丁香、肉桂、延胡索、木香各10g,將藥混合磨成細末。月經將行或疼痛發作時用痛經散兩克置膠布上外貼關元穴,若疼痛不止,加貼外側三陰交。隔天換藥一次,每月貼6天為1個療程。

  按摩穴位,以10次一分鐘的頻率,直至小腹內有熱感為止。共按摩5min。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對側三陰交穴,至有酸脹感為宜,1min後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沖穴1min。痛經時用熱毛巾或熱水袋敷下腹部15min左右。然後用4指慢慢輕揉關元穴10次,痛經一般都會減輕。如果依然疼痛,再用拇指輕輕壓迫腳踝骨上方的三陰交穴位,便可止痛。

  多喝熱水,可以適當的喝一些熱水,拿來熱水袋在腹部上進行熱敷;能夠有積極的緩解作用。在這段時間裡面,保持身體暖和非常重要。特別是針對痙攣和充血的部位。

  痛經的危害

  痛經可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一般少女的痛經都屬於原發性痛經,是一種功能性的疾患,主要與精神緊張,子宮痙攣和體質虛弱有關,一般不伴有盆腔的氣質性病變,多數婚後可自愈。而繼發性痛經多見於生育後及中年婦女,因盆腔炎症、腫瘤或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需要做針對性的治療。繼發性痛經有可能是這些疾病的訊號:

  子宮內膜異位症,多生殖器官病變會引起繼發性痛經,其中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引起繼發性痛經的罪魁禍首。主要表現為漸進性痛經。疼痛多位於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散至陰道、會陰、肛門或大腿部。

  子宮肌瘤,子宮肌瘤是突向子宮腔內生長的子宮瘤體,由於肌瘤表面覆蓋著子宮內膜,且在宮腔內佔位,影響經血排出,因此可引起子宮異常收縮,發生痛經,並伴有月經量多及週期紊亂。

  盆腔炎,盆腔感染是引起痛經的重要原因之一。所謂盆腔感染是指女性內生殖器及周圍的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發生的炎症。

  痛經的原因

  少女痛經的原因,少女痛經主要是由於子宮內膜分泌的前列腺素,雖能促使子宮的肌肉和血管收縮,幫助經血排出,但若分泌量過多,卻會使子宮肌纖維發生強烈的痙攣性收縮,從而引起疼痛。內分泌紊亂:其實女性內分泌紊亂會使機體出現不適變化,也會引發不少疾病。如月經不調、少女痛經、白帶異常、功血等,當出現上述情況時,建議及時檢查!精神緊張:有些少女因缺乏生理知識,一來月經就感到煩躁、焦慮、緊張和恐懼,所以 對疼痛的感覺比一般人敏感。即使輕微的不適,也會覺得疼痛,而且精神越緊張,越感到疼痛。這種疼痛主要是由心理作用產生或加重的。

  年輕女性痛經的原因,年輕女性所發生的痛經多為原發性痛經,原發性痛經患者一般無器質性病變,病情會因女性結婚或生子而緩解,如果婚後痛經狀況沒有緩解反而加劇,說明並不屬於原發性痛經,應該是其他原因所引起的。一些子宮先天性因素也會引起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