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健康吃法

  那麼應該給孩子準備什麼樣的“高考餐”呢?如何補充營養才恰當呢?專家指出,高考前不能盲目進補,均衡飲食最重要。

  :吃好早餐搭配蔬菜和水果

  專家認為,早餐在三餐中具有特殊意義,因為夜間長時間沒有進餐,早晨血糖水平是非常低的,而葡萄糖是大腦能直接利用的唯一能量。所以,如果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合理,勢必影響大腦的能量供應進而影響學習效率。

  葡萄糖來源於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糧穀類食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主食如麵包、饅頭、花捲、包子、米粥、麵條等,所以早餐一定要有此類食物。

  除此外,早餐還必須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果時間允許,也有食慾的話,早餐最好再搭配一些蔬菜和水果,這樣營養就更加均衡了。

  :大魚大肉不可取 易導致腸胃負擔過重

  根據門診坐診經驗,陳世佳說,常常有家長帶著小朋友來諮詢營養補充問題,這些兒童大多是因為挑食厭食,從而導致營養不良。而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大多已經成年,已經養成了較好的飲食習慣,挑食厭食的情況較少,但是好多家長還是擔心孩子營養不夠。

  由於考前學習緊張,體能消耗較大,所以家長們變著花樣地滿足孩子的要求,甚至不惜整天大魚大肉。

  陳世佳告訴記者,這其實是一個誤區。首先,每天的大魚大肉、山珍海味,孩子的腸胃並不一定習慣,弄不好反而導致不舒服、食慾不振、腹瀉等現象,而且吃得過雜反而容易造成腸胃疲勞。而吃的過飽,食物在腸胃中消化需要大量血液,腦內血液供氧減少,會導致大腦遲鈍,思維不敏捷,影響學習和複習。

  :補充優質蛋白 海鮮食品第一次少吃

  高考前,考生飲食中優質蛋白的攝入一定要得到保證。優質蛋白主要是從動物性食物和豆類食物當中攝取,但是隨著氣溫的升高,一些孩子面對動物性食物有一些牴觸,如果的確不願意吃肉,建議多吃些魚蝦、雞蛋、牛奶、豆腐、豆漿等食物。

  魚、蝦、貝類尤其是深海魚,都含有豐富的DHA,可以提高大腦功能,增強記憶。但要注意,如果以前很少吃這類食物的孩子,第一次少吃一些,看看有沒有過敏或者不適的情況,如果沒有可以慢慢增加。此外,還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油脂類堅果的攝入,如核桃、杏仁、腰果、芝麻、花生等,這些堅果中富含磷脂,也有助於記憶力的提高。

  :別輕信保健品 粗糧有助於減少焦慮

  面對高考,不少考生都會出現焦慮等輕微的症狀,為了讓孩子保持良好的狀態,有些家長會給孩子買各種保健品。

  陳世佳建議,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各類天然食物中已經包含了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只要不挑食、不偏食就能滿足身體和緊張學習的需要,不需要特意補充保健品。特別是很多孩子以前沒有接觸過保健食品,突然吃很可能會出現腹瀉、心慌、胃痛甚至身體過敏等反應,所以在最後的備考階段,不建議家長給孩子購買保健品,不要迷信健腦補品。

  如果考生在高考前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焦慮失眠,心理疏導其實比保健品更有效。除此外,粗糧中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可消除疲勞和緊張,減少焦慮和促進睡眠。因此,除了一般的大米、白麵之外,主食還可吃一些粗糧雜糧,如紅豆、綠豆、小米、玉米、黑米、糙米等。可以將粗糧與細糧摻雜在一起吃,如做成二米粥、雜糧饅頭等,做到粗細合理搭配。

  相比營養,更重要的是食品安全。在複習、考試期間,衛生問題不容忽視,吃東西前要洗手,不要在街頭小攤上買東西吃,不吃或少吃冷飲,家長可以在家中準備一些綠豆湯、涼白開或新鮮水果等供孩子消暑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