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家伍爾芙的簡介

  伍爾芙,英國女作家、文學批評家和文學理論家,意識流文學代表人物,被譽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艾德琳·弗吉尼亞·伍爾芙***Adeline 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她是倫敦文學界的核心人物,同時也是布盧姆茨伯裡派***Bloomsbury Group***的成員之一。最知名的小說包括《達洛維夫人》***Mrs. Dalloway***《到燈塔去》***To the Lighthouse***等。

  弗吉尼亞·伍爾芙,生於1882年,英國倫敦肯辛頓人。家庭為書香世家,父母都是著名的學者。年幼時期,父母離異,15歲父母相繼離世,成了孤兒,留下一堆的同父異母的哥哥,不幸被哥哥長期性奸,留下了黑暗的心理陰影,造成神志不清,經常企圖自殺,童年的悲慘經歷,奠定了伍爾夫是個什麼樣的人。

  1897年無意在報刊上發表書評,一時大火,頗受好評,成為了學校的任教,小有名氣。1906年之後,陸陸續續結識了一批有才華、有思想的學術界的文化者,結識這些學者,讓伍爾夫備受學習,漸漸的發展成一個文學藝術中心,著名的布盧姆斯伯裡集團。這個集團包括了家倫納德·伍爾芙、藝術批評家克萊夫·貝爾、傳記作家利頓·斯特雷奇文學藝術創作者等。融入了這個集團的影響就決定了伍爾夫是個什麼樣的人。伍爾夫漸漸開啟心扉,融入正常人的世界,讓她短暫的忘記童年不愉快的經歷。文學上的小成就使她變得自信,變得有思想,也收穫了友誼。讓她深入瞭解平等自由的觀念,也讓她以後的作品更加精緻埋下伏筆。

  自1907年的伍爾夫開始創作《遠航》到1927年的《到燈塔去》,期間伍爾夫擁有了婚姻,從最初作品到巔峰時期,伍爾夫性格依舊敏感,有評論者言“她的一生都在優雅和癲狂中游走。”多次病發,多次企圖自殺。最後於1941年自殺跳河離世。

  文學家伍爾芙的寫作特點

  伍爾芙一生勤奮,著述豐富,除小說創作外,還有大量的散文、日記等,供後人研 究的第一手材料收集得已經十分完全。伍爾芙認為寫作要摒棄紛繁的物質表象,在對自然與生命本質的探求中定格人類“存在的”“有意味的”“瞬間”,通過人物的瞬間感悟揭開生活的面紗,觸探 生命的哲理。

  伍爾芙的文學創作注重人物的 精神世界。她在《論現代小說》一文中指出“心靈接納了成千上萬個印象——瑣屑的、奇異的、倏忽即逝的,用鋒利的鋼刀深深地銘刻在心頭的印象”,而作家的任務就是將這些印象記錄下來,從而描繪出“這種變化多端、不可名狀、難以界定、解說的內在精神”,來揭示內心活動的本質。伍爾芙的這種創作理念也決定了海洋這一意象,在《到燈塔去》中正是人物在不同階段對現實生活的內心感受和情感反映。

  她的 意識流小說創作開始於小說《雅各的房間》。她比較推崇 哈代、 康拉德等作家,認為他們的作品更加接近於人的內心世界。哈代的作品是 自然主義和 宿命論的混合。她最推崇的作家當然是詹姆斯·喬伊斯。伍爾芙把喬伊斯的創作稱為“精神主義”,事實上,伍爾芙的創作,就是在喬伊斯的影響下完成的。她在小說中嘗試意識流的寫作方法,試圖去描繪在人們心底裡的潛意識。有人在一篇評論裡講到她將英語“朝著光明的方向推進了一小步”。她在文學上的成就和創造性至今仍然產生很大的影響。伍爾芙在寫作中逐步確立並完善了意識流小說創作技巧,使之成為意識流小說理論的集大成者,也使其本人成為當之無愧的意識流小說的代表作家之一。在散文方面,伍爾芙以其“誰也模仿不了的英國式的優美灑脫、學識淵博”,而被譽為“英國散文大家中的最後一人”、“英國傳統散文的大師”以及“新散文的首創者。”

  伍爾芙的創作也從詩歌、音樂、繪畫中得到很多啟示。詩歌和音樂的意象運用充滿了她的創作,印象派繪畫對她的影響表現在她致力於捕捉瞬間印象,也使她的感覺更加細膩靈敏。在《夜行》、《夜幕下的蘇塞克斯》、《倫敦街頭歷險記》等文中,她更是色調鮮明地描繪了大自然留給她的印象與感受。在《倫敦街頭歷險記》中,作者的如椽之筆像一隻碩大的攝像機鏡頭,無所不知、無孔不入地給人們展示了一幅幅行雲流水般的畫面:從倫敦街頭一扇窗戶裡的一個沏茶女人到靴子店裡買鞋的矮子,從頂樓的金箔匠轉過街角碰到的猶太人,從小市民家裡的小地毯到陽臺上高談闊論的首相,從舊書店到月光下奔跑的貓,直至最後飄落到一家小文具店遇到吵架的店主老夫婦。時間、地點、人物的變換如天馬行空、鳥飛無痕。主題似乎越扯越遠,直到最後僅有若有若無的 文思把整篇文章貫穿在一起。看著那一幅幅由文字塗抹出來的明豔畫面,不由人不想到稱她為“印象派文學家”確是非常合乎實際的。

  伍爾芙的文學評價

  伍爾芙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是英國文壇的前衛開拓者之一,現代主義文學與女性主義潮流的先鋒,即使她本人並不喜歡某些現代主義作者***如喬伊斯***。她大大地革新了英語語言。她在小說中嘗試意識流的寫作方法,試圖去描繪在人們心底裡的 潛意識。她和當時的 詹姆斯·喬伊斯,還有法國的 普魯斯特等創作意識流文學作品的作家一起,把 意識流文學推向世界,極大地影響了世界範圍內傳統的寫作手法,他們的出現成為了傳統文學和現代文學的一個分水嶺。愛德華·摩根·福斯特稱她將英語“朝著光明的方向推進了一小步”。她在文學上的成就和創新性至今仍然產生影響。

  弗吉尼亞不幸的生活經歷,使她如含羞草一般敏感,又如玻璃般的易碎,她是優雅的,又是神經質的,一生都在優雅和瘋癲之間遊走。有人這樣描述弗吉尼亞,準確地把握住她的精神氣質:“她的記憶有著隱祕的兩面——一面澄明,一面黑暗;一面寒冷,一面溫熱;一面是創造,一面是毀滅;一面鋪灑著天堂之光,一面燃燒著地獄之火。”

  對於伍爾芙的女性主義,英國作家 多麗絲·萊辛認為:真實的弗吉尼亞,像其他女性作家一樣,追求真理。但是追求真理的女作家當時並不被人理解,而筆記中對詹姆士·斯特雷奇及其劍橋朋友的描寫,便是例證。萊辛認為,弗吉尼亞的尖刻,也是她面對敵視女性的社會的一種反應,“後人似乎不得不使弗吉尼亞變得溫柔、可敬、平和、優雅,於是便看不到那粗魯、苛刻、聲音刺耳的部分,而這些也許是創作的源泉。弗吉尼亞最終以文質彬彬的女文人告終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我認為我們當中誰也沒有想到扮演伍爾芙的會是一個年輕漂亮時髦的姑娘,不苟言笑,永久的蹙眉,顯示證明她有許多艱深的思想,正在深思……天哪!這個女人不生病的時候享受生活;喜歡聚會,朋友,野餐,遠足,短途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