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果種植技術

  佛手通常用作中藥,或因其果形奇特,而作為觀賞植物。佛手柑被大量製作成涼果食用及出售。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佛手栽植成活後,澆水要少而勤。夏季除早、晚澆1次水外,還要給葉面噴水2~3次,以增加周圍空氣溼度,利於生長髮育。人秋後適當減少澆水,防止枝條徒長和落果。冬季人室後,3~5天澆1次水,一般在上午11點左右澆水,盆土保持“稍溼潤多半墒”,盆土以稍幹些為好,葉面有沉積灰塵時要噴水洗去,切不可噴水過勤。佛手生長期需肥量較大,缺乏營養易落花落果。施肥分4個階段:春梢生長髮育期***3月下旬至6月上旬***,氣溫25~35℃,最適宜佛手生長髮育,芽萌發抽生大量枝條,每7天施稀餅肥水1次***稀餅肥水為500克餅肥加水20千克,腐熟後再加水稀釋***,促進生長和花芽形成。旺盛生長期***6月中旬至7月中旬***,正值開花、坐果期,每3~5天施1次礬肥水***硫酸亞鐵250克,餅肥2 500克,加水20千克,腐熟後加水稀釋***。若遇多雨連陰天,不宜用液肥,可在盆中埋入適量腐熟的餅肥渣,埋肥部位在近盆邊的中、下部土中。為促進果實發育和壯枝,每7~10天再噴1次0. 3%的磷酸二氫鉀葉面肥,此期不用尿素或其他氮肥。在果實生長期***7月下旬至9月下旬***,每10天左右施1次以磷、鉀為主且含有鈣、氮的複合肥,以促進果實著色充分。果竇成熟期***10月***,為使果實久掛枝頭不落和恢復樹勢,果實成熟後,可少量多次、分層分方位施,一定程度上促使果枝均勻分佈、枝條短粗和葉片深綠、肥厚。

  佛手的生長繁殖

  1、扦插繁植

  插條準備:扦插前應選7~8年生健壯的母樹,剪去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老健枝條,剪除葉片及頂端嫩梢,截成長17-20釐米的插條,扦插的成活率在90%以上,苗子生長也很健壯。凡幼樹枝條或徒長枝,不可用。因這類枝條栽後常常不易結果。 佛手

  整地扦插:苗床最好選擇土壤較厚的沙土,以便將來取苗。地選好後,深耕耙細,施人畜糞水,作成寬1.3米的高畦,畦溝寬約30釐米,深約20釐米。

  春季2~3月及秋季8~9月均可扦插,以秋季扦插最好。秋季扦插當年就可長根,第二年春季發芽後生長迅速;插時在畦上開橫溝,溝距23-27釐米;按株距15-17釐米將插條插入溝入,切不可插倒.通常每畝約需插條12000-15000根。插後覆土壓實, 使先端一個芽苞露出土面,土幹要淋水。

  苗期管理:插後要隨時澆水灌溉;並要搭棚遮蔭,雨水多時要做好排水工作。苗高7-10釐米時,將叢生的弱苗除去,每株只留壯苗一根。及時除草,追施清淡人畜糞水或 硫酸銨3-4次,培育一年即可移栽。

  2、嫁接繁殖

  在春秋兩季進行。用香櫞或檸檬作砧木較好。砧木一般用扦插或播種繁殖.嫁接方法有: 佛手

  靠接法:8~9月上旬進行,砧木選莖部直徑2-3釐米,根系發達,生長健壯的4~5年生植株,在莖基部分枝的下面切去分枝,僅留一個分枝, 再在切去分枝部位的一邊向下削去一些皮層,然後選上一年春季或秋季發生的枝條作接穗,粗細和砧木相似,長5-7釐米, 在接穗下部的一邊亦削去下面的部分皮層,再將砧木的切面靠在接穗的切面上,使兩面密合、中部用 塑料薄膜縛緊,約一週後即能癒合。愈後後剪去介面以上的砧木部分.

  切腹接法:在3月上、中旬將砧木在地面以上5-7釐米處剪平,用嫁接刀削光,選光滑部分稍帶木質處作斜切面,深1-1.5釐米.接穗要留2-3個芽,並將下端削成1-1.5釐米長的楔形, 然後將砧木切口一邊與接穗切皮對直,緊密地插入砧木之切口內,用塑料薄膜捆紮,一般半月後就癒合並抽芽出長。這時須鬆土除草.45-60天後, 開始抽梢,此時須將包紮物除去,否則新梢易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