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第八十二條的工資怎樣計算

  工資結算就是勞資雙方根據當地法規或者慣例簽訂書面的勞資合同或以完成一定工作量的口頭約定,對勞動者在一定時間***如一週、一個月、一年等,中國大陸一般是一個月發一次工資***內的勞動成果進行的結算。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勞動法第八十二條的工資計算的方法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計算可按照《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六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並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係,並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

  前款規定的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工資的起算時間為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截止時間為補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前一日。

  工資的應付計算

  應付工資的計算是工資結算工作的核心,工業企業應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工資總額組成專案計算對每個職工的應付工資額。

  1***計時工資

  計時工資是按考勤記錄登記的職工出勤、缺勤天數和每人的工資標準進行計算的。一般有月薪制和日薪制兩種方式。在月薪制下,不論各月日曆天數多少,只要職工出滿勤,即可得到相同的標準工資,若遇有缺勤,缺勤工資應從標準工資中扣除。計算公式如下:

  應付計時工資=標準工資-缺勤應扣工資

  缺勤應扣工資=事假和曠工天數×日工資率+病假天數×日工資率×扣款百分比

  日工資率是職工每日應得平均工資,一般有兩種計算方法:

  按全年平均每月日曆天數30天計算:日工資率=標準工資/30

  依照這種方法,廠休日、法定節假日照付工資,如缺勤時間跨越廠休日、法定節假日,視為缺勤,照扣工資。

  按全年平均每月法定工作天數21.17天計算:日工資率:標準工資/21.17

  依照這種方法,廠休日、法定節假日不付工資,如缺勤時間超過廠休日、法定節假日,不扣工資。

  2***計件工資

  計件工資是按產量記錄和計件單價進行計算的。產量包括合格品的數量和料廢品數量,料廢品是因加工材料的缺陷而導致的廢品。

  計件工資的計算公式如下:

  應付計件工資=***合格品數量+料廢品數量***×計件單價

  計件工資按計件物件不同分為個人計件工資和集體計件工資,集體計件工資以班組為計件物件,按上述方法計算出的計件工資為小組集體應得工資總額,集體計件工資還應在小組組員之間分配,計算出個人應得工資。

  3***加班加點工資、經常性獎金、工資性津貼和補貼及特殊情況下工資

  加班加點工資應按加班時間、工資率及有關規定計算;獎金按企業的獎勵條件和獎勵標準計算;工資性津貼和補貼及特殊情況下的工資應嚴格遵守國家的規定計算。

  4***職位補助

  工資的離職結算

  主動辭職,沒有其它經濟補償的。除非在公司沒有繳納社保的前提下,並以此為由,提出辭職,可以要求經濟補償,根據在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你的什麼時候辭職就什麼時候結算工資,不過一般來說用人單位是有一個固定的發工資時間,如果還沒到就按公司規定到下個月才可以領取。你可以跟用人單位協商,單位同意就可以領啦。

  勞動者因違法或者違約對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失的,還是要承擔責任的。但要注意的是:***1***勞動者必須具有主觀過錯;***2***賠償只算直接損失,不算間接損失。

  具體的賠償專案主要包括:

  ***1***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

  ***2***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但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

  ***3***對生產、經營造成的直接損失;

  ***4***勞動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

  上述兩點的主要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第四條。

  必要時可參照:《企業職工獎懲條例》***但須注意:該條例已經由國務院廢止***

  關於違約責任,你要注意《勞動合同法》中關於違約責任約定範圍的限制:

  僅限於專項培訓費的服務期條款、保密義務、競業限制三種情況。而且保密義務和競業限制的人員僅限於高階管理人員。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