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人的創業事蹟

  創業路上,口水是武器,汗水是代價,淚水是學費!看看那些女人的創業事蹟,感受她們的精神,激勵自己的鬥志,找到自己的創業之路。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美女寢室裡開美甲店 賺同學錢月入千元

  一張粉色小桌,掀開桌板,裡頭全是各類美甲用具,張秋熟練地從琳琅滿目的甲油膠中挑出兩瓶為顧客推薦。選好顏色後,她像是在打磨藝術品般認真地幫顧客做著指甲,40分鐘後,顧客的指尖閃耀出夢幻的光芒。您也許不會想到,這可是一家開在高校女生寢室裡的美甲店。

  “當時我手上有一筆報雙學位的錢,但沒發現想報的專業,於是乾脆拿這筆錢去進貨,開始了我的美甲生意。”昨日,回憶大二時開美甲店的契機,華中科技大學2011級德語系的重慶姑娘張秋眨眨眼睛,略帶調皮地笑著說。

  雖然這麼說,張秋可不是一個不務正業的學生。大學四年裡,張秋去自習室的次數不超過3次,成績卻始終位於班級前列,不久前還被保送到四川外國語大學讀研。“我的祕訣就是注重效率,我每天的學習時間表,都是精確到分鐘來安排的,當天的學習計劃就算熬夜也要完成。”這種習慣不僅讓她成為同學眼中的“美女學霸”,也讓她的創業順風順水。

  張秋的美甲生意,主要包括指甲油與甲油膠兩塊。“去光谷做一個普通的甲油膠都要198元,而我在淘寶上進材料成本在50元左右,我把價格定為58元,薄利多銷嘛!”別看利潤薄,從開美甲店的第3個月起,張秋每月都能賺1500到2000元。在寢室開店省了租金,而熟客口碑效應則讓她的顧客隊伍越來越壯大。“顧客的指甲如果有一次沒做好,很可能就再也不會來了,所以我總是小心再小心,將失誤降到最低。”張秋說,上個月她幫一名同學做指甲,那瓶甲油膠一直在用沒出過問題,可當天下午同學來電話說甲油膠起泡脫落了,她二話沒說就帶著工具重新上門修補。

  該校2012級電信工程專業學生喻亞賢告訴記者:“張秋課業也挺重的,但美甲的時間都聽我們安排。外面做美甲,產品質量和服務都不如她這裡。她的生活特別精緻,成績也好,經常給我提供幫助和建議,真心很佩服她。”

  雖然張秋已在川外所在的重慶找好店面,可她卻決定放棄開店計劃。“我在重慶讀研只有兩年時間,可能剛開始賺錢就得把店轉出去,這樣回報率太低。”張秋說,自己總在尋找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二:

  甘肅一農村婦女的電商創業故事

  王芳芳, 一位農村婦女的創業故事

  王芳芳,甘肅省成縣索池鄉大草灣村一位普通農村婦女,過去在縣城從事服裝生意,2013年她放棄原有生意,在網上開辦了成縣雲霧山土特產館,運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幫助鄉親宣傳和營銷農特產品,走出了一條由傳統產業向新電商農特產品的成功轉型之路。至目前,該網店信用已經成為五星級誠信網店,銷售當地核桃、土蜂蜜、松子等農特產品金額達到10餘萬元,使家鄉大山溝裡的農特產品通過電子商務走向了全國各地,有效增加了當地農民收入,也為自己走出了致富之路,並多次受到了省市領導的關懷和視察,成了遠近有名的農村婦女創業成功典型。

  不懂就學,在挫折中磨礪創業意志

  最初,她作為一名農村婦女,王芳芳對電腦並不熟悉,更談不上使用微博、微信了,如何在淘寶上開網店?買賣東西?這一切對她都是陌生的。在2013年成縣的電子商務剛剛起步期,她憑著自己一點QQ聊天上網的經驗,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別人給自己註冊了新浪微博,便開始自己的新媒體與電商之路。

  “第一筆交易是通過微博給廣東的顧客發了10斤蜂蜜和20斤松仁,但當時自己還沒有網店,也不會使用支付寶,然而這位顧客對我非常信任,通過銀行賬號給我匯錢,第二天我就認真地挑選優質的松仁和蜂蜜發給了客戶。客戶收到後對我們的農產品讚不絕口,通過哪筆交易,讓我認識了電子商務的可行性,更加增加了我的創業的信心,隨後就開始向身邊開網店的朋友學習如何在淘寶上開網店、如何利用微博和微信來做營銷。”王芳芳回憶說。

  然而,後來的發展遇到了很多困難和挫折,比如對電腦知識的不熟悉、網店圖片做的不美觀,無人問津;不懂得如何去做營銷,農產品在物流運輸中出現質量等一系列問題、、、、、她曾經一度想過要放棄。但就在要放棄時,她反覆問自己:難道這點困難就難倒你了嗎?晚上思來想去,不能輕言就放棄。在丈夫、朋友的支援下,她參加了成縣政府主辦的網店培訓班,瞭解了電子商務有關知識,掌握了網路營銷的基本常識

  永不言棄,在奮鬥中描繪創業藍圖

  創業的道路是曲折和艱辛的,王芳芳也正是在這艱難曲折的道路上一路走了過來。初期,首先遇到的是產品物流問題,對於生鮮農產品來說,要保持它的新鮮性和時令性,從田間摘採到客戶手裡,不能超過48小時,由於當地交通不便,往往新鮮的櫻桃、杏子等可口的農產品到達顧客手裡的時候已經不再新鮮、甚至會出現不能吃的狀況,如何解決物流的問題?成了制約生鮮農特產品銷售的主要問題。看到農民手中的新鮮農產品不能及時地銷售,她有時吃不好,睡不著,就在此時,她曾經運用的微博開拓了她的思路,在微博上進行呼籲和求助,終於開創出一種新的營銷模式。即對於時令性較強的櫻桃、杏子等農產品,積極與其他網路銷售平臺合作,將銷售的中心放到周邊的蘭州、西安等城市,採取預訂,確保採摘、物流、送到客戶手中不超過48小時的快速銷售模式。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解決了物流這個制約因素,而且通過與其他網路平臺的合作提高了網店的知名度和銷售額。

  通過這種有效模式,今年5月份她累計幫助當地群眾銷售鮮櫻桃1000多筆,銷售金額達到10萬元以上。使當地櫻桃很快暢銷一空,增加了農民的收入,解決了農產品買賣難題。同時,她的上門收購服務讓當地農民足不出戶就變賣了農特產品,既拓寬了農特產品銷售渠道,又真正幫助農民得到了實惠,讓自己豐富了銷售經歷和營銷思路。

  然而她並沒有侷限於獲得的滿足感,當她聽說成縣籍的畫家姚屹東在省城蘭州美術館要舉辦畫展時,她積極與對方聯絡,免費為畫展提供了“雲霧芳果”系列家鄉農特產品,成功將家鄉農產特品推向了省城文化市場,實現了銷售的多渠道,為家鄉的農產品也添上藝術的色彩。

  感恩鄉親,在回報中分享成功的喜悅

  王芳芳雖然取得了一點成功,但她沒有忘記當地父老鄉親,沒有忘記關心她、幫助她的當地黨委、政府,沒有忘記社會的支援。2014年6月,她與合作伙伴一起拿出6000多元為成縣索池鄉寨子小學的孩子們購置了書包、文具和圖書等學習用品。同時,她也加入了成縣當地的民間愛心機構--成縣愛心聯盟,經常幫助那些孤寡老人和困難群眾,正是這樣一種情懷,更加讓她堅信一定要帶給大家更多無汙染、純天然的農家產品,幫助身邊更多困難的人走向脫貧致富之路。

  王芳芳的成功創業,為全縣乃至全市廣大農村婦女、青年開展電子商務、勤勞致富樹立了榜樣。她是廣大農村青年就地致富和轉移致富的模範和榜樣,是全縣農村婦女、青年中具有新時代精神的佼佼者。她的創業事蹟也必將對進一步推動全縣電子商務的發展,幫助當地農特產品銷往全國,助推縣域經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