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人網的衰落案例看社交型產品如何運營

  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初期競爭的時候,騰訊微博的產品體驗一直優於新浪微博,為什麼是新浪微博最後成功了,因為新浪微博的運營能力搶佔了先機,牢牢地抓住了使用者。馬雲做的來往,丁磊做的易信,甚至更最早推出的米聊,從功能體驗上都不亞於微信,為什麼都沒有成呢?問題就出在運營上,社交型產品的產品功能差異化越來越小,決定成敗的是運營能力!

  當我們分析人人網的衰落時,很多人說是因為陳一舟只會炒股不會做產品,也有人說人人小祕書太討厭天天發騷擾資訊,還有人說是人人網產品體驗太差,好歹人家抄襲的是Facebook。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出在人人網的運營上。

  社交型產品該如何運營呢?主要包含以下三個維度:

  1.社交關係鏈:拿什麼吸引使用者?

  社交型產品,不管連線的是熟人關係還是陌生人關係,本質上都是在建立社交關係鏈。比如人人網,首要的還是熟人關係,所以人人網是實名制,新使用者註冊後馬上會去通過搜名字加系裡的同學、學長學姐,學生會社團裡認識的同學,這是一種線下社交關係往線上的延伸。還有一種是陌生人社交,比如陌陌,上面本來沒有他的線下關係鏈,陌陌提供的是一個陌生人建立社交關係的平臺,通過興趣、群組、活動給使用者一個認識新朋***pao***友的機會,這種屬於線上新拓展的社交關係鏈,甚至可以反過來成為線下社交關係。

  所以在定義產品時就要思考清楚,到底是熟人關係,還是陌生人關係。人人網的社交關係鏈得益於他的使用者群是校園這個相對封閉的小圈子,而面向大眾的新社交產品發展新使用者時,社交關係鏈如何建立呢?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藉助使用者在其他平臺上已有的社交關聯,主要有三種方式:手機通訊錄、第三方賬號登入,使用者資料填寫。啪啪和脈脈是兩個非常典型的例子,他們的使用者關係鏈都是藉助於第三方平臺的,比如新浪微博開放平臺的第三方登入介面、QQ登入介面,這些平臺都已經開放了部分社交關係資料,使用者利用微博賬號登入啪啪後就可以找到他的微博好友有哪些也在啪啪上。熟人社交中,微信是利用了手機通訊錄和QQ社交關係兩大渠道幫助使用者建立關係。而在陌生人社交中,陌陌則是引導使用者填寫更多的資料資訊,如地理位置、興趣愛好等,幫助新使用者找到社交圈子。

  社交型產品都有一個重要法則:20%的人是真正的活躍使用者,而80%的是圍觀使用者。把這20%的活躍使用者調動起來,社群氛圍就建立了。當一個社交平臺上被腦殘佔領,這個平臺的氛圍也就蕩然無存,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的“劣幣驅逐良幣”。

  2.社交載體:使用者進來幹什麼?

  使用者來社交網站做什麼?答案當然是社交了。首先來回想一下,我們生活中的線下社交關係是如何進行的,週末我們約朋友出來吃飯,約同事一起去爬山,約炮友去運***kai***動***fang***。這裡有一個很核心的問題:當我們談到社交的時候,一定有一個對應社交事件發生,原來我們需要一個具體的載體來承接社交關係,比如吃飯,爬山,運動,聊天,通訊,打電話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