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創業的典範
創業成功的光鮮亮麗下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苦痛與淚水,只要真正看清創業的過程,才能感受到創業的不易。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案例1:東北農大學子修腳創業,5年時間擁有30家足病修治連鎖店
來看一個東北農業大學畢業的大學生修腳創業的勵志故事。
這位大學生創業者叫胡志國,2004年畢業於東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專業,在拿到大學畢業證書的那一刻,他感覺到大學四年的美夢和對人生的憧憬破滅了,就業形勢嚴峻,幾乎沒有理想的崗位。找工作之餘,他也嘗試著做點小買賣,掙點小錢。賣盒飯、泳裝、手機,在校園裡磨過冰刀。慢慢的,在心中就孕育出了自己創業的念頭,“創業不好嗎?掙錢還快!還多!也沒有上班那樣拘束。”就這樣他決定不找工作了,自己創業做點什麼。
在一個電視訪談節目中,他第一次知道了修腳這個中華傳統的民間手藝。通過調查瞭解,患足病的人群比例非常之高,給患者帶來了非常大的痛苦,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可患者到醫院治療時,醫院卻沒有這一科門診,所以去醫院只能簡單的處理,無法治癒。去街邊早市,浴池裡修腳,又怕工具不衛生,得上傳染病,有時還存在很多江湖騙子,收完錢就人走高飛了。這時他真正意識到修腳這個行業的前景,它不是簡簡單單意義上的修腳,如果把這項技術傳承好,發展好,而是填補了中華醫學的空白—《足外科》。就這樣,我萌發了幹修腳的創業夢想。
他想,從事這個行業的師傅們基本上沒有什麼文化,而他是受過大學四年高等教育的時代青年,從事修腳這個行業應該比一些老師傅佔些優勢,如果能掌握這項技術,不但解決了工作問題,還能給更多的足病患者解決痛苦,把這個行業發展的更好。
南下拜師求藝七平米小屋開始創業
就這樣,胡志國南下拜師求藝,開始創業之路。見了師傅他才知道,拜師求藝可沒想象的那麼簡單,有本事的師傅是打死都不會輕易教外人的,絕技絕不外傳。由於沒有錢,夜裡他睡在工棚裡,當時正是南方梅雨季節,外邊瓢潑大雨,屋裡水流成河,他猶豫過、動搖過,“我這樣選擇,這樣付出,我的未來會怎樣呢?會成功麼?值嗎?”他問自己,突然心裡蹦出一個念頭:既來之,則安之!我認定這輩子就當個修腳的了!
就這樣,每天幫師傅燒水、做飯、擦地,能想到的活他都幹。慢慢的,師傅對我的印象就好起來了,最後終於接受了他。每天他五點起床,晚上十二點才睡,練功時雙手全是大泡,泡上羅泡,刀割的滿手都是口子。每當感覺特別疲憊時,就唱起“我不能隨波浮沉,為了我致愛的親人,再苦再難也要堅強,只為了那些期待眼神”這首那一年非常流行的《重頭再來》,這首歌流行了一年,他興奮了一年。就這樣,得到了師傅的真傳和好評,真正掌握了這門精湛的修腳技術,歸心似箭的回哈爾濱開始創業。
七平米小屋開始當老闆
沒有資金的胡志國,在七平方米的小房,開始他的第一家門店。一天,兩天,三個月過去了沒有幾個顧客,生意非常冷淡,可他對待每一位顧客的服務都十分熱情,從進屋幫顧客換拖鞋、陪顧客聊天、到送顧客離開,精湛的技術和細緻熱情的服務,得到了顧客的高度評價,也得到了很好的口碑。就這樣,他的顧客越來越多,小屋子都擠不下了,他的收入也越來越多,於是開了一家形象店《健足齋》。
經過五年的努力和拼搏,他的事業已發展到擁有全國30多家《健足齋》足病修治連鎖機構。擁有了自己的品牌《健足齋》和多項發明設計專利,並建立了全國修腳培訓基地。2006年我被評為感動中國候選人,2007年獲全國兩會大學生創業標兵稱號,2008年哈爾濱電視臺《創業》節目冠軍,2009年獲得了“中國修腳大師“稱號,2010年獲黑龍江省青年創業十佳,併成為黑龍江省青聯委員。日本國家電視臺NHK來華錄製《亞洲華人精英—足病專家胡志國》紀錄片。《健足齋》成為了行業內領軍企業,並樹立起了較好的行業口碑。現在慕名學習修腳技術的學員和治療足病的患者遍佈全國各地。
五年的創業中,他不僅自己有了工作,也有了很高的收入。我還幫助幾十個殘疾人和下崗工人,幫助他們創業,就業,給他們帶來了生活的希望。他義務到大學做報告,引導大學生改變就業觀念,要從基層做起,服務社會,創造價值,改變人生。義務為哈爾濱市近百家養老院老人免費修腳治腳。
案例2:80後創業者專注外語培訓創業,打造義烏最優秀的外語學校
異鄉創業,功夫不負有心人
歐文是年輕的80後,今年30歲出頭,與外語教育結緣,至今已有13個年頭。大一當外語老師帶學生,大二創辦“新陽光外語”,畢業後在瀋陽又做了3年的外語教育。從學業到事業,也許正是對一件事情的專注和堅持精神,造就了歐文如今在外語教育界的高度專業。
如果按照最初養家餬口的想法,當年瀋陽的事業和收入,完全可以滿足歐文的需求。但是在他心裡,總覺著做外語不應止步於此,還應該出去走走看看,去深造學習,去發現外語教育的新機遇。於是2006年,朋友告訴他義烏缺翻譯,來這邊工作或許還會有出國的機會。“抓住機會,走出去!”他毅然放棄已經小有成就的事業,隻身來到了浙江這塊陌生的土地。
作為國際貿易之都的義烏,商業發達,人群彙集,各國文化融匯交錯。這裡所缺的又何止是翻譯?這裡的環境,受眾和需求,為外語教育發展提供了巨大市場。歐文一眼便看到了商機,於是他暫時中斷了深造的念頭,開始著眼於義烏的外語教育。
按照歐文的說法,來到義烏,才是創業的開始。因為舉步維艱,因為四處碰壁,因為創業本身就是從苦澀中創造生活的經歷。身在異鄉,無親無故,只有一個共同創業的叫作Michael的老夥計。他們一起做小廣告,發傳單,聘教師,找生源。考察,摸索,詢問,前進,折返……只有經歷過創業的人,才知道親手創造,從無到有是一種怎樣刻骨銘心的體驗。
讓歐文記憶最深的是2007年的一天夜裡,他和Michael騎著摩托車上街發傳單。天黑加上勞累,他們沒注意路上的隔離墩,摩托車就徑直撞了上去,連人帶車都飛出去好幾米遠。“我們當時只是覺著很沮喪,到小賣部買了一包煙,不到一小時抽完,滿腦子就一句話:難!真是太難!可事後再想起來才覺著後怕,兩人當時腦子裡全都是辦培訓中心的事情,竟然沒人反應過來車飛出去的那一瞬間,其實是命懸一線。”
歐文說,類似這樣的經歷在創業之初遇到過很多,但他卻從沒想過放棄,並且原因很質樸。“我想讓父母家人過更好的生活,因為家裡條件不好,在家吃苦的日子,比這更難。‘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我們心裡很清楚,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走出來,必須做出個模樣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們的創業總算有所收穫。歐文和Michael創立的培訓中心,第一節課就有十幾個學生報名。歷經9年的時間,歐文外語的校舍經過了搬遷,擴大,目前已有稠北、江東、繡湖、南方聯四個校區,總教學面積2000餘平方米,教職工近60人,一躍躋身於義烏最優秀的外語培訓學校之列。
感恩感謝,共榮共助,有夢就去追
歐文外語一路走來雖然沒有飛速壯大,卻少有波折,整個學校發展穩得超出想象。
說起如今取得的成績,歐文對成績本身和自我總結少之又少,談及最多的,還是他的Michael,他的團隊。“現在條件好了,吃穿用的都改善很多,但最喜歡的還是和Michael去當初常去的麵館,吃一碗麵,隨意聊聊天。”
在歐文和Michael的口中,我們最常聽到的就是感謝。“回顧一路創業的波折與成績,我們感謝當初所有人的幫助,感謝兄弟的相互扶持,相互陪伴,感謝一路走來能相互包容,不離不棄。”在歐文心中,這份被視若珍寶的兄弟之情,也許是整個團隊穩定的基石。
談到教師隊伍,歐文更是津津樂道:“你知道嗎?曾經有人要高薪從我這裡挖老師,都沒有成功,團隊的穩定,是我最大的驕傲。”
載舟覆舟的道理,每個領導者都懂,但能成功維穩的卻很少。而且歐文外語的教職人員,來自各個國家,文化、理念差異都很大,究竟是如何做到在存異的情況下能夠求得大同?從歐文外語老師們的口中,我們便能找到一些答案。
學校有一位嫁給了中國丈夫的美籍外教,丈夫家境不佳,需要她來支撐家庭。偏偏中國媽媽又得了癌症,他們傾其所有給媽媽治療,整個家庭狀況雪上加霜。歐文知道了他們的情況後,在學校裡從各個方面為這個外教開綠燈,並且個人出資聯絡了在杭州的朋友為中國媽媽購買了上萬元的抗癌藥品送給他們。
對於身邊的人,但凡力所能及可以提供幫助的地方,歐文無不傾盡全力。他認為這是他的老師,他的責任。也正是歐文的這些善舉,讓正面影響和良性迴圈在學校中蔓延。
2014年暑假,一名初中生來學校學習,家長希望學校能為孩子提供住宿,因為家中的小二得了白血病需要在杭治療,倘若要照顧兩個孩子,作為家長實在分身乏術。學校的老師得知情況後,主動提出帶學生回寢室住宿並照顧。而學校方面,歐文則為學生免除了一切學費和住宿費。
這些義舉、善行在歐文這些年的成長路上比比皆是。源清流潔,本盛木榮,最初只是一兩個核心人物的為人處事理念,在經過身體力行的傳播和感染後,已然成為了整個團隊的價值觀——感恩感謝,相信交給,團結協作,共榮共助。
把最簡單的事情做好,往往可以得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就像歐冠教育的企業文化,就像歐文字人的堅持專注。
提起企業未來的發展,歐文回答依舊很樸實。“我只是眾多創業者中的一個,人生的軌跡很奇妙,至於未來,我和我的團隊會在共同價值觀的指引下,走出任何的精彩。”
2015年8月,歐文受邀參加中國教育聯盟澳洲國際教育友好訪問,學習考察了澳洲的中小學教育模式,私立貴族學校、墨爾本大學、悉尼大學等著名學府,同時得到了澳洲教育部部長的熱情接待。秉承著歐文一貫的做事風格,年輕就要去追求夢想,回國後,他又有了新的計劃:“我希望帶領學校走向國際化,培養世界公民,幫助中國家庭成功規劃出國留學和語言培訓一站式服務的外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