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炎的自我治療方法
得 了關節炎後,如何通過自我治療呢?究竟有什麼方法嗎?別走開,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一
第一、煲去溼湯
患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煲一些驅溼湯,可以去除體內的寒溼氣。茯苓、淮山、白朮、黨蔘、薏米幾種藥材,可做煲燙或煲粥的材料。用上面這些材料靈活搭配就可以做出美味的養生膳食,在寒冷潮溼的季節多食用,不僅可以保暖還可以預防風溼。
第二、自我訓練
日常生活中穿衣、進食、衛生,上下樓梯、自主上下床、開關燈、步行等,是獨立生活中需要自主完成的動作。當患者通過完成動作的努力,在心理上可以建立在生活中獨立的信念,充滿了對康復治療的信心,最後取得成功。
第三、按摩法
按摩法也是類風溼關節炎的治療方法,具體的按摩方法:可先用推、理、揉手法,輕輕按摩,使患部肌肉鬆弛,氣血暢行;繼用點、按、捏、拿手法,達到舒筋活絡止痛的目的。每次30~50分鐘,2~3天1次。
二
艾灸療法:
一、斑麝泡灸
取穴:患部或痛點
藥物準備:雄黃30克,斑蝥30克,麝香10克。先將雄黃、斑蝥研成細末,用蜂蜜適量扮成糊狀,再加入麝香拌均勻,裝瓶蓋緊備用。
方法:找好患部穴位或痛點作記號。將膠布剪成一寸大小,正中放米粒大小藥糊,對準穴位或痛點將膠布貼好。每次貼4-8個點,全身關節最多可以貼20個點。
注意:藥糊不可以塗得太多,避免起大泡引起疼痛。貼後2-4小時有熱感和刺痛感,8-12小時起泡,不要碰破。斑麝藥糊貼穴或痛點必須起泡,否則無效。無效時要找原因,是不是藥物過期失效,或斑蝥用量不足。貼後1-7天不可洗患處,防止感染。若用藥過多起泡直徑超過3釐米,疼痛劇烈時,可挑破放液,塗紫藥水即可。
二、鋪灸
取穴:督脈***大椎穴至腰俞穴止***。
時間:暑夏三伏天
灸料:斑麝粉18克,去皮大蒜泥500克,陳艾絨200克。
方法:病人俯臥裸露背部,督脈穴***脊柱***上常規消毒後塗以蒜泥,在大椎穴至腰俞穴督脈經上敷斑麝粉,在斑麝粉上鋪5釐米寬、2.5釐米厚蒜泥一條,蒜泥條上在鋪上3釐米寬、2.5釐米厚長條艾絨。點燃艾絨,於頭、身、尾三點施灸,燃盡後繼續鋪艾絨灸治***一般灸2-3壯***。灸完移去蒜泥,用溼熱紗布輕輕揩乾。灸後面板潮紅,可起水泡,至第三天用消毒針引流水泡液,並搽以龍膽紫藥水***隔天一次***,覆蓋一層消毒紗布,直至結痂脫落、面板癒合,調養休息一個月。
經臨床研究發現,鋪灸能影響機體的免疫機能,具有提高細胞免疫和抑制體液免疫作用。長期使用,可以降低類風溼因子。
三、艾灸
取穴:患病關節中央距5釐米左右
方法:在患病灌酒中央距5釐米左右的部位用半個米粒大小艾柱灸3-5壯***直接灸***。每天一次,10次一療程。
作用:對晨僵,近端指尖關節、足趾關節腫脹、疼痛均有顯著療效。
四、薰灸
取穴:至陽、靈臺機背部督脈上的反應點。
方法:用普通艾卷放入到薰灸器中,固定在穴位上,使之作用幾種,熱力均勻,時間持久。開始時每日早晚各灸1次,每次一支艾卷,連灸5天,症狀緩解後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