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關節炎有什麼治療方法

  痛風性關節炎是由於尿酸鹽沉積在關節囊、滑囊、軟骨、骨質和其他組織中而引起病損及炎性反應,那麼,該怎樣治療痛風性關節炎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痛風關節炎治療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痛風關節炎病因

  1.體內嘌呤物質和核酸物質分解的尿酸過多。

  2.含嘌呤的食物如動物的肝、腎、腦以及魚子、豆腐等攝入過多。

  3.腎臟排洩的功能降低,結果使體內尿酸積聚。

  痛風關節炎西醫治療方法

  對有血尿酸升高的患者,即使未發病,亦應注意節制飲食,禁吃含嘌呤高的飲食,避免酗酒、過勞及精神刺激。血尿酸超過80mg/L時,應服排尿酸藥物,如丙磺舒,1~2mg/d,分2次口服,同時多飲水。對已出現症狀者,應及時進行正規治療。

  1.一般治療 臥床休息,區域性冷敷,多飲水以增加尿酸的排洩。

  2.藥物療法 臨床上多用秋水仙鹼1mg,每2小時1次,至症狀控制或出現反應,表現為噁心、嘔吐或腹瀉為止,一般服藥12h後開始消腫,每天總量4~8mg。以後0.5mg,3次/d,1~2天后疼痛可完全消失。腎功能不良者每天藥量不超過3mg,服藥過程中,應查白細胞,減少時應減量或停藥。對胃腸反應重者,可改用靜脈注射,每次1~3mg,加入20ml生理鹽水中慢注,需要時隔6~8h重複1次,注射時避免藥液外漏。症狀緩解後,可間斷服用秋水仙鹼0.5mg, 3次/d,或用保泰鬆、吲哚美辛。禁食高嘌呤食物,多飲水;血尿酸高時,同上服用丙磺舒。其他藥物尚有:

  ***1***保泰鬆:首次劑量400mg,以後每4~6小時 200mg;症狀控制後,100mg,3次/d。本藥可代替秋水仙鹼。

  ***2***吲哚美辛:首次劑量150mg,以後每4~6小時 100mg,連服3~4次。次日起每次50mg,3次/d。

  應用藥物治療有較好的療效。

  注意事項:

  1***.急性發作時應注意臥床休息,區域性用冷敷。

  2***.不食含嘌呤量高的食物,如肝、腎等內臟及豆製品等。多飲水。忌酒,特別是啤酒。

  3***.禁用維生素B12和磺胺類藥物。

  4***.遵醫囑服藥。

  3.手術療法 如果痛風石有穿破危險或妨礙關節活動及穿鞋襪,應手術切除,對已破裂形成竇道者應刮除,並酌情植皮。有時,痛風性關節炎為了減輕關節疼痛和恢復關節功能,可選擇關節成形術,人工關節置換術等。

  二、預後

  一般痛風性關節炎經藥物治療及節制飲食,療效較好。

  痛風關節炎中醫治療方法

  1、治療中急性期常用西藥秋水仙鹼,該藥對急性痛風有特效,但其作用較大,不宜久用。故配合中藥治療,方中蒼朮健脾燥溼,祛風除溼;牛膝活血祛瘀,補肝腎,強筋骨,利尿通淋;薏苡仁、茯苓、萆?利水滲溼,健脾舒筋;秦艽祛風溼,通經絡,止痛,清溼熱;黃柏、白花蛇舌草、忍冬藤清熱燥溼,瀉火解毒,利溼通絡;絲瓜絡祛風通絡,解毒化痰;諸藥合用共奏健脾燥溼,祛風利溼,清熱解毒,通絡止痛之效。中西醫結合治療取長補長,可較快地解除患者症狀、體徵,降低血尿酸。緩解期用黨蔘、黃芪、白朮益氣健脾,燥溼利尿;補骨脂補腎陽,溫脾陽;丹蔘、赤芍活血祛瘀,通絡散結;蜈蚣,防己、威靈仙、海風藤祛風溼,通經絡,散結止痛;甘草補心益脾,緩急止痛,調和藥性。諸藥合用共奏健脾補腎,化瘀散結,祛風除溼,通絡止痛之效。急性發作期以祛邪治標為主,緩解期以扶正治本為主,標本分期辯治,能較快地控制症狀、體徵,降低血尿酸,減少復發,達到較好的療效,同時應告訴患者注意飲食宜忌,不要狂飲暴食,以免誘發或加重病情。

""的人

1.腳痛風的最佳治療方法

2.痛風的原因及治療方法

3.緩解腳痛風的治療方法

4.痛風要怎麼治療 快速治療痛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