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訊號推廣營銷案例分析

  如果沒有案例分析,企業就不能準確的把握市場狀況,及顧客狀況,對產品也不能夠得到充分的認識。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關於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浙師大大學生創業開送奶“微店”月銷售額兩萬多

  最近幾個月,每天夜幕降臨,在浙師大校園裡,經常能看到一些學生妹子,提著箱子,敲開各寢室大門,給學生送去鮮牛奶。原來,去年10月,浙師大文傳學院廣告學四個大三學生,在“微店網”上開了一家店,專門為學生派送鮮牛奶。別看這是小生意,他們每月銷售額也有兩萬多。

  四個大學生,怎麼會想到開“微店”送鮮牛奶?合夥人之一餘艾潔告訴記者,其實他們已經不是第一次“合夥”創業,此前他們曾在校園裡製作發行了明信片、建立了校園二手交易線上平臺。

  後來他們做了個300例樣本的小調查,發現超過一半的同學,喜歡睡前喝牛奶,這給了他們創業的靈感。

  他們想到了“微店”,在“微店網”上面開店,只需幾張商品圖片,基本的資訊介紹,不用設計網頁,也的不用繳納保證金,顧客直接在微店下訂單,使用支付寶付款,方便快捷,成本低,比較適合大學生創業。

  說幹就幹。

  他們僱了10來個學生,聯絡了本土一家奶製品企業。每天下午5點半接收鮮奶,8點半至9點半送奶。

  鮮牛奶4.5元一杯,20天一個套餐,每送一杯,他們能賺約9毛錢,3個月時間裡,他們已經有200多個學生客戶。浙師大共有3萬多學生,還有老師,在他們看來,市場潛力很大。

  為了擴大微店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四個合夥人還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做圖配文,掃樓發傳單;在學校最繁華的地方擺攤,提供試吃,在社交網站上推廣。

  除了送奶,他們還通過微信平臺,推送各種服務資訊,開展活動與學生互動,比如女生節送贈語,送驚喜,送禮物,推出各種精緻的牛奶杯、牛奶勺等等。

  “現在還是草創階段,微店還在推廣中,有這樣的成績也比較滿意了,”餘艾潔說,“也不光是為了掙錢,更多是創業的樂趣。”

  二

  果樂樂寧帥豪:大學生微信賣水果 日營業收入上千元

  夏末秋初,正是瓜果集中上市的好時節。隨著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在絕大多數的家庭裡已經不可或缺。過去,大家習慣在超市、菜市場、水果店購買水果。如今,在O2O***線上到線下***商業模式的席捲下,“手機、電腦下單,在家收貨”成為越來越多市民購買水果的首選。

  北京財貿職業學院畢業的大學生寧帥豪也和同伴一起加入到了“O2O賣水果”的創業大軍。他們創辦的電商平臺“果樂樂”,通過網站和微信公眾號接受訂單,每天的營業額最高超過千元。與幾乎所有電子商務模式一樣,寧帥豪的“果樂樂”也依賴風險投資的支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這群羽翼未豐的大學生創業者遇到了巨大的挑戰。寧帥豪說,他們會盡全力堅持自己的夢想——把水果“賣”到納斯達克。

  選擇高職

  把中學的創業夢延續下去

  “我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寧帥豪透露。他說自己從高中開始就“不務正業”涉足商業。那時候某品牌的智慧手機還非常流行。不少中學生都渴望擁有一部手機,但又苦於囊中羞澀。寧帥豪瞅準商機,聯絡省城鄭州的大批發商,批量進貨,以遠低於當地銷售商的價格把手機賣給自己的同學,“掙了大約一萬多塊錢。”寧帥豪說,這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2012年,寧帥豪高考。他的分數足以上當地的三本院校,但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來北京讀高職。“我當時就想得很清楚,要試著自己創業,上大學一定要去一線大城市,因為那裡可以獲得開闊的視野、第一手的商機。讀高職可以獲得更多實踐的機會。”寧帥豪說。最終他被北京財貿職業學院錄取。

  大學三年,寧帥豪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現。大一時他創辦了創業社團——大學生創業就業協會。三年間,協會從一個人發展到最多兩百多人,還作為北京唯一的專科院校代表參加了北京高校創業型組織峰會。帶領著協會裡的同學,寧帥豪把商業實踐發揮得淋漓盡致。愚人節,他們組織了假面舞會,出售門票、酒水,所得收入又向學校的春季運動會贊助了1000瓶礦泉水,免費供同學飲用。協會全校聞名。

  啟動創業

  微信營銷 用微信下單?水果當天送上門

  寧帥豪說,自己真正意義上的創業,得從一個名叫“北小財”的微信公眾號說起。那是在2013年初,微信公眾號剛剛開始流行。寧帥豪註冊了一個公眾號,命名為“北小財”,開始提供校內外商家的打折促銷資訊。“那應該是O2O的雛形。”寧帥豪說,公眾號得到了同學的追捧,粉絲人數突破了1000人,“佔到了我當時所在涿州校區全校人數的六成以上。”

  這一年的暑假,寧帥豪和同學搬回了位於通州的校本部。陌生的周圍環境讓他起初頗不適應,不知道哪裡可以聚餐、購物。這時他突然意識到商機來臨,“我不知道同學也不知道,何不製作一個APP軟體,打造一個吃喝玩樂的平臺?”他很快找到了附近北京物資學院軟體專業的學生,尋求技術上的支援。

  一番討論下來,對方給寧帥豪潑了一盆冷水。“做一個好的APP軟體,前期投入的費用就得好幾萬,一旦定位不準,很容易血本無歸。”寧帥豪說,這時他才意識到市面上那些五花八門的APP軟體,其實都是靠風險投資在支撐,“我也得找風投。”他暗下決心。

  他給這個吃喝玩樂的平臺做了詳細的商業計劃書,計劃書將水果作為銷售內容,“我最熟悉我的同學,水果對他們來說比糧食還重要,商機無限。”他們的方案很快獲得了投資人的青睞。一位投資人給予了20萬元的風險投資,另一位投資人則答應提供網站、微信公眾號銷售的技術支援。

  2014年7月,寧帥豪和夥伴們創立北京創銳時光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併入駐中關村創業大廈。公司旗下建立了生鮮電商平臺“果樂樂”,該平臺基於網站、微信公眾號,為使用者提供鮮果當天下單、當天送達服務。

  站穩高校

  跑遍市場?嚐遍水果?每天收穫超300訂單

  “果樂樂”最先進入的高校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寧帥豪找到了靠近學生宿舍樓的水果店,和老闆談判後商定:學生下單付賬,平臺向水果店派單,水果店送貨至宿舍樓下,學生收貨,水果店獲得貨款和提成。

  這一模式的好處是送貨時間飛快,通常學生下單後一個小時內就能收到水果。但問題也很快出現,由於水果是由水果店採購,“果樂樂”無法控制其品質和價格,一些反映水果質量的投訴開始出現。寧帥豪和夥伴意識到這一問題後立即對營銷模式進行了糾正,改為自營採購、自主送貨。這樣一來,雖然學生客戶的收貨時間從一個小時延長為“當天內”,但水果的品質大大提高。

  寧帥豪說,為了保證水果有最低的價格、最優的品質,他和夥伴跑遍了豐臺新發地、朝陽來廣營等多家水果批發市場,“一樣樣品嚐,從西瓜到榴蓮,從蘋果到楊桃,從捂著嘴吃完了吐到最後吃出了經驗。”他笑道。

  在他們的努力下,“果樂樂”逐漸在高校站穩了腳跟。除了對外經貿大學,“果樂樂”還進入了中國農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收到師生的普遍好評。生意最好時,平臺每天收穫超過300份訂單,營業收入上千元。

  遭遇打壓

  血拼下堅持?創業遭遇“李鬼”

  “果樂樂”在高校的發展很快引來了競爭對手的關注。去年下半年,各路風險投資人紛紛選擇進入高校水果、零副食銷售領域,一些APP軟體應運而生。寧帥豪坦言,與那些APP軟體相比,自己的資金實力完全不在一個檔次,“我只有20萬元的風投支援,對手的風投資金則是數百萬甚至千萬元。”

  價格戰很快打響。之前寧帥豪和夥伴們通過精耕市場,少量進貨快速銷售,水果的平均價格能比水果店便宜20%到30%,但是“果樂樂”的競爭對手直接打出了“買一斤送一斤”的招牌,競爭最激烈時甚至是“買一斤送兩斤”。“這樣的價格戰我們實在耗不起。”寧帥豪說,去年下半年是他從高中有創業行動以來最艱難的一段時光。“每天晚上都睡不著,盤算著自己的資金還剩多少,還能撐多久。”他說。

  除了深陷“價格戰”。寧帥豪還發現自己的“果樂樂”品牌在被一家大型果蔬物流企業使用。“我之前已經申請了商標專利。”寧帥豪說,他曾經上門試圖和這家企業的負責人進行溝通,但“財大氣粗”的對方似乎並未把這個大學生創業團隊放在眼裡,“沒見到具體負責的人,更別說老闆了。”寧帥豪說。

  未來打算

  目標是納斯達克?做好從水果店起步的打算

  為了節省成本,“果樂樂”在今年初關閉了校園送貨點,改為專攻天通苑、北苑家園等大型居民社群,送貨方式也從上門送貨改為小區自提。“既保證了水果的新鮮,也減少了我們的物流成本。”寧帥豪說。

  如今,他和創業夥伴們每天都會駕駛著一輛金盃麵包車去批發市場進水果,然後根據網際網路以及微信公眾號上的訂單情況進行送貨。一有閒暇,他就會鑽研市場行情的最新變化,及時判斷調整銷售思路。“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一大批百萬元級別風投的水果銷售專案都已經死了,我們還活著。”寧帥豪說。

  他也坦言,現在明白了創業不是小打小鬧,除了靠譜的創業專案之外,必須具備極其強大的抗壓能力、永不放棄的精神以及縝密的分析判斷能力,加上良好的團隊支援,以及有一些好的運氣,才有可能不斷向前發展。

  在創業之初,寧帥豪的夢想是把水果“賣”到美國的納斯達克股市。現在他仍然說自己不忘初心。即使是重新回到起點,從一家小水果店起步,自己也會全力堅持走下去。他說,無論創業的過程如何的艱辛,無論專案最終能否走向納斯達克,創業者永遠都在痛中快樂前行。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