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創業者的奮鬥經歷
成功的比例幸運佔一半,另一半要靠人的智慧,勤以創業,儉以聚財,誠以待人,遜以自處。看看那些大學生創業的經歷,學習他們的方法,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侯雲洪:大學生創業賣猴賽雷小面,月銷量過萬份
大一暑假工地打工42天
侯雲洪,濟南大學2015屆畢業生,所學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是學校最有特色的專業之一。在同班同學的眼中,從一入校開始,他就是個愛折騰的人。
作為班長,他的學習成績一直穩居前列,課餘時間總有忙不完的事情:組織成立日照老鄉會,組織籃球賽、英雄聯盟比賽,擔任騰訊TG精英社負責人,擔任學校跑步協會負責人……對他自己而言,上學期間最難忘的一次經歷,發生在大一那年暑假。
侯雲洪的老家在日照莒縣,而他學的專業與建材水泥行業相關。在他看來,要想全面瞭解這個專業,必須去工地。大一那年暑假,通過親戚介紹,侯雲洪赴北京打工,從事最髒最累的水泥工。
“一共42天,我和那些工友們同吃同住,幹著同樣又髒又累的重活兒。”侯雲洪說,上大學之前,他基本沒出過遠門,也沒到工地上打過工。那年夏天,北京酷暑難耐,吃的是沒啥味道的大鍋菜,住的是髒亂不堪的板房;一天高強度的工作下來,他累得倒頭就睡。
“想過提前退出,想過放棄算了。”他說,“但是,既然出來了,退縮多不像話呀,還不被人笑話?”最終,一共50天的暑假,他在北京的工地咬牙堅持了42天。
站上山頂的人,不會再覺得山高。之後的暑假,侯雲洪都會去外地打工,北京、青島的建築工地都去過。“晒黑了,結實了,抗壓能力也更強了。”小侯笑了,臉上寫著得意。
找到好職位卻決心去創業
大學四年級時,各種網際網路外賣平臺開始興起,侯雲洪在學校附近的後龍美食街做兼職,給一些商家送外賣。
新興行業缺乏監管,一些黑作坊混跡其中,導致食品安全隱患;再加上很多店鋪都是夫妻店,整體素質也不太高。
注意到這些問題,侯雲洪心中萌生起創業的念頭,他打算依託濟南大學3萬多名在校生,打造一個與高校、網際網路、餐飲、外賣相關的品牌。
畢業季,同學們忙著東奔西走找工作,侯雲洪也不例外。南京一家水泥行業的上市公司來招聘,侯雲洪和系學生會主席等幾個人經過層層篩選,走到了最後的面試環節。幾番比拼過後,他成為最終被錄取的唯一人選。
就在大家都在羨慕他找了一份專業對口、收入穩定的工作時,侯雲洪卻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放棄工作,自主創業!
經過前期的考察、選址,2015年3月,他在濟南大學西南門附近開了一家名為“壹品居”的餐飲店面,準備給學校及周邊的居民送外賣。
對此,身邊很多同學都不理解,甚至有些懷疑,倒是父母給予了肯定。“父親是一個很懂我的人,他說只要你自己覺得對的,我們就支援你。”侯雲洪說,創業這一關,在父母那邊基本上沒有阻力。
為改良配方當學徒“臥底”
跑開店手續、進行店面裝修、招聘內廚和送餐人員……創業初期,事無鉅細,都需要自己來張羅。“現在回頭想想***
2015年開始風靡濟南的重慶小面,給了他極大的啟發。他到濟南的幾家店面取經,對方都說加盟費需要3萬元,否則不能洩露配方。“創業初期,資金肯定是大問題,3萬塊可不是個小數目。”侯雲洪說,大不了自己跑趟重慶唄。
說走就走。他獨自一人跑到重慶,在當地最有名的一家小麵店裡幹起了學徒工。半個多月下來,他就對原材料、配方以及各種工藝瞭然於胸了。
回到濟南後,侯雲洪又專門向學校的烹飪與營養教育專業的專家,請教如何解決麵條易糗的問題。“我的態度很誠懇,加上又是本校的學生,這些食品學方面的大腕們絲毫沒有架子,給我做了詳細的解答。”
通過反覆試驗證明沒有問題後,2015年9月4日,一款“猴賽雷小面”正式上市了!
店裡煮麵的鍋越換越大
產品沒問題了,但如何賣出去卻成了難題。“在美團外賣平臺上,一開始我們的店面排名很靠後,很難爭取到顧客。”侯雲洪說,那段時間他經常失眠,甚至整宿睡不著覺,腦袋裡想的全是如何把店面的排名提上去。
一天,他發現學生當中的口碑營銷非常關鍵,於是把目光投向了校園。
“上學的時候,認識不少各個學院學生會的人,還有很多各類校園明星、校園達人。”侯雲洪說,他邀請了各個學院各個專業的學生來試吃,根據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改良口味、調整價位,再通過他們把“猴賽雷小面”宣傳出去。
“營銷,有時候感覺和戀愛差不多,就是‘認識你、瞭解你、愛上你、娶回家’這樣的四部曲,線上線下的各種優惠活動開展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的產品。”侯雲洪說,第一批顧客很關鍵,我們對每個客戶每個訂單進行了電話回訪,根據大家的意見不斷改進產品和服務。
慢慢地,銷量上來了。從幾百份到幾千份,店裡的鍋也從普通的小鍋越換越大。直到有一天,月銷量達到了一萬三千份,創造了美團外賣濟南地區的新紀錄,並且至今無人打破。目前,每個月的銷量穩定在一萬份左右,排名穩居餐飲行業榜首。
二
鎮小龍:未畢業大學生創業2年從零到千萬
大學生“談”來生意
批發新生用品淨賺16萬
高高瘦瘦、戴副黑框眼鏡的鎮小龍,說話簡潔乾脆。
他隨身攜帶的手提公文包裡,一本16開記事本、4個手機是標配。“每天都有各種談判,一天談八九場是常態,手機不多帶幾個根本不夠用。”鎮小龍直言,目前團隊裡具體事務都已交給其他人去執行,他最主要的工作則是負責跟一些重要客戶談判。
一個團隊,創始人是靈魂。經過近三年的積累,鎮小龍儼然成了“談判專家”。他的口才和經營管理能力,除了受經商家庭環境的影響外,更多得益於他從大三開始的創業經驗。
2013年暑假,他打算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賺取學費。像很多大學生創業者一樣,他決定從棉被、床單、熱水瓶等新生用品入手。別人擺小攤,他就搞批發。在七、八月裡,他繞開漢正街商販,直接找到江蘇、浙江的200餘個生產廠家,硬著頭皮談下最低價格,“除了口才外,人家最看重的是武漢百萬學生市場”。
當時賣新生用品時,鎮小龍還是“光桿司令”,所有員工都得臨時請。“3輛4.2米長的卡車運貨到湖北經濟學院倉庫,從下午4點卸貨卸到凌晨4點。我只睡一個小時,凌晨5點又得起床配貨。”鎮小龍回憶,當時近20人卸貨卸了12個小時,一直沒吃飯,卸完貨所有人都累癱了,倒頭就睡。今年,部分員工成了他的合夥人。
鎮小龍說起生意經頭頭是道,一些生活用品價格並不貴,拼的就是薄利多銷,要賺錢必須控制成本,進貨渠道十分關鍵。一個蚊帳,從廠家直接進貨,比從漢正街拿貨要便宜近一半。床上三件套、蚊帳等商品直接從江蘇南通那邊廠家進貨。棉衣架等小件才從漢正街進貨,運輸方便。
而宣傳、銷售、物流、記賬等所有環節的工作,全部由他一個人承擔,一個月下來,鎮小龍瘦了20多斤。
好在,一炮打響。在新生開學的15天內,他做出了200多萬元的營業額,淨賺16萬元。
創業路上也曾兩次失敗
初戰告捷,讓原本只打算小玩一把的鎮小龍信心倍增,他感覺,“大學校園是一個無限大的市場,就像阿里巴巴的寶庫”。
他決定大幹一場,註冊成立了公司。做大學生用品市場,最重要的是把控成本,“像T恤之類簡單的服裝,我們自己採購了裝置,自己設計生產,成本更低。”鎮小龍談道,在今年的畢業季,他的公司幾乎“壟斷”了武漢高校的學士服租賃市場,利潤相當可觀。
不過,創業路上永遠不可能無波無浪。鎮小龍並不諱言他遇到的兩次挫敗:“去年10月,我看微信很火,也組織了一個40人的團隊加入進去,我們是武漢第一家可以查課程表的校園微信。雖然在一個半月也做到了2萬粉絲,但最後,發現很難用微信變現,於是放棄了;還有一次失敗,是做校園周邊卡,如果學生持卡消費,我公司裡的產品一律成本價賣出,我還說服了周邊100多家商鋪參與,提供打折服務。我的想法是,黃家湖大學城有四所高校,10萬大學生,我一張卡只賺10元,也是個可觀的數目。但結果是,買卡雖然只需要20元,但學生並不願意掏錢,他們持懷疑態度;此外,那麼多商家難以管理。這個專案我虧了十幾萬元。”
成學生創業帶頭大哥
團隊很快達200多人
新生用品生意告一段落後,鎮小龍本來計劃按部就班地安心上學,可就在這時,不少大學同學被他的行動力所感染,主動要求他牽頭,帶領大家創業。就這樣,創業團隊很快就發展到200多人。
可以說,他之後的所有創業專案都是被這200多人的期待推著前行。開學後一個月,他開發了電子產品銷售、服裝貿易、教育、人力資源、旅遊、租車等一系列專案,但是由於經驗匱乏,全部處於虧損狀態。
幾個月後,他又組織了40多人的研發團隊,開發了“大學盟”微信公眾賬號。通過策劃宣傳,一個月內便吸引3萬多粉絲。
有了專案,有了網路平臺,如何引爆消費?策劃活動!於是,他又組織了4所學校共120多人執行了周邊卡專案。周邊卡只做黃家湖校區的幾所高校,一張卡在高校周邊店鋪通用打折、積分,通過此專案將之前的虧損全部彌補回來了。
在經歷過多個專案的歷練之後,鎮小龍覺得校園內的發展有很大的侷限性,於是開始在校外尋找新的商業模式。
整合百家店“滾雪球”
資產已上千萬
很快,他就找準了方向——將商業地產規劃與高階資源對接。
一開始,開發商都不相信這個年輕小夥,但幾輪談判後,與其說被商業利益誘惑倒不如說被鎮小龍非同凡響的口才、商業模式和規劃所折服,一些老闆寧願捨棄既得收益與他合作,看中的正是這個年輕人過人的經營頭腦。
比如,黃家湖校區裡一個商業體3000多平方米,他整體中標後先規劃咖啡館、檯球室、圖書借閱等專案,再對外招商,而不是別人租下來由別人設計做什麼生意。僅此一個專案就盈利近百萬元。隨後,他又對這種模式進行復制,先後中標五六個商業綜合體。
如果僅是傳統形式的招商,那仍是“一錘子買賣”。鎮小龍想到放棄一部分租金利潤,所有店鋪自己均按比例入股。這樣不僅將商家與自己公司捆綁在一起,還有利於他的“大高校消費聯盟”的形成,後期統一活動策劃時也方便管理。此間,不斷有實力雄厚的老闆提供資金、資源的幫助,使得他的商業雪球越滾越大。目前,鎮小龍旗下自有實體店30家,參股駕校、檯球館、賓館等商業實體上百家。
鎮小龍感到很驕傲,短短兩年時間,自己不僅不再伸手向家裡要錢,還積累下上千萬元的資產。談及成功祕訣,他透露了自己的做法:每做一個創業專案前,他都會用圖形將所有的問題標註出來,然後權衡取捨,在這個類似於樹根的圖形上做減法。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