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景觀規劃案例
校園景觀品質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學生身心的健康全面發展,良好的校園環境不僅能為師生提供生活、學習、交往和成長的空間,而且能夠折射出學校獨有的辦學理念和歷史文化內涵,發揮校園景觀的育人功能。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校園規劃經典案例,一起來看看吧!
校園規劃經典案例篇1
愛爾蘭都柏林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簡稱UCD***建於1854年,是愛爾蘭規模最大的高等學府之一,其優質教學和創新科研享譽國際。UCD有超過2萬4千名在校師生,約19%學生來自世界各地。有約400名在校中國學生,他們廣泛分佈都柏林大學的各大學院,其中以商科與法律、工程和科學等學院居多。
2012年底,由Fitzgerald Kavanagh合夥事務所設計的UCD學生中心在都柏林大學學院的Belfield園區開放。這座中心已經成為該校體育、社會和學術生活的新中心。該專案將成為原總體規劃當中最大的單個專案,也是整個由學生出資的首個專案。
學生中心的面積為1.1萬平方米,包括一座50米長的泳池、辯論大廳、體育館、三維電影院、表演劇院、廣播室等,為愛爾蘭大學建築樹立了新的標杆。新建築當中的空中步行道連線著現有的體育中心和老的學生中心,三座建築合起來,成為一座混合型的體育與休閒設施,適合每一個人使用。
校園規劃經典案例篇2
松花江路14號-37號位於華南理工大學校內,原為老中山大學時期教授的居住區,現已被列為歷史保護建築。在完整街塊內,北面一列是6棟1930年代建成的1層坡屋頂別墅,南面一列是4棟1970年代建成的2層高雙拼別墅。由於年久失修,整個街塊的建築破敗,更有部分建築已成危房。為更好的保護和利用這些歷史建築,同時改善該區域的校園環境質量,我們從2004年起至今,經過三次漸進式的更新改建,將這一破敗的歷史街塊逐漸轉變為一個獨具嶺南地域特色的、充滿朝氣活力的建築師工作室。
在總體佈局中,我們通過梳理街區肌理,去除一些過去在使用中無序加建的臨時構築物,獲得較為完整的歷史空間架構;再適度加建,在各獨立建築之間建立必要的空間聯絡;在外部空間的關鍵位置嵌入新的功能模組,從而劃分、圍合庭園空間。庭園是整個建築群的核心,我們通過園林化的概念建立場地秩序,將原來孤立的各單體建築整合為整體的園林空間,建築與庭園景觀緊密結合,融為一體。
在建築機能更新中,我們按照建築師工作室的需求,將功能用房分為以辦公功能空間為主的基本模組、以交流討論功能為主的共享模組、以輔助服務功能為主的輔助模組等三種功能模組,通過功能模組的組合來組織使用空間,從而獲得了一個滿足新功能需求的、能夠激發創新活力的實用空間。
在與周邊社群的關係梳理中,我們保留了原建築之間的巷道、通廊,使內向式的庭園空間與周邊環境形成隔而不斷、相互滲透、相互溝通的內外空間關係,這不僅改善了社群的自然通風環境,也使建築群有機融入社群,達到提升周邊環境品質、激發社群活力的帶動效應。
在建造過程中,我們儘量回收、再利用原建築的磚、木等建造材料,並使用生態木、透水廣場磚、植被磚、佛甲草等環保材料,在低造價前提上實現生態環保的目標。
校園規劃經典案例篇3
明尼蘇達大學德盧斯校區校園景觀,新的科學實驗大樓***LSB***的整體規劃靈感來源於“展示科學”這個概念。其涵義為:“看見”了才能“理解”。因此,大樓的設計中包含了一箇中庭和多個玻璃牆面教室,還有供學習和思考的室外場地。建築的外圍為鋼鐵,巖板和磚塊。它將成為校園***處三個地標性建築之一。從南面校門進入校園,科學實驗大樓是必經之路。它將扮演連線校園主要幹道的橋樑的角色,將新的公共空間和已有的科學大樓融為一體。內外部房間的設計上適當添加了一些透明設計,讓來往的人們可以瞭解建築的功能,至少挑起他們的一些好奇心。
景觀設計師發揮利用透明性這個概念,處理好室內外的關係,將室外的實驗室安排在合理的、相關的區域內。這樣做的結果是產生了兩個室外庭園,成為人行環道和學生、教師還有其他工作人員聚集區中間的過渡區域。設計中上方的庭園位於建築的西北轉角,是一個公共空間。上方的這個庭園邊緣將種上一排落葉林木,安放一個坐牆,還有最引人注目的穿孔金屬製成的立方雕塑。這些立方雕塑一年四季都立於此,成為廣場在視覺上的對應物。
景觀設計師將一個異常複雜的結構化成了一個看起來非常簡潔的效果,讓人歎服。兩個庭園的設計靈感都來源於環繞著德盧斯北部的林木景觀。森林北邊新栽種的樹木對兩個庭園的設計起到了補充作用,將大樓和其室外空間融入了校園景觀和具有北明尼蘇達特色的鄉土植物,含蓄地強調了明尼蘇達大學德盧斯校區是一個具有北明尼蘇達獨特風格的大學。大樓的設計之所以能夠獲獎是因為景觀設計師們完美地解決了許多複雜的問題。設計從美學角度上看,簡潔美觀,從科學角度來看,十分實用。一個有視覺衝擊力的校園***景觀就在設計師們的手中誕生,透明的理念也成功地詮釋了“展示科學”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