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使企業精神成為一種精神
編者按:如果說提煉企業精神是一種基於實踐的創新,緊隨其後,推廣企業精神就是將創新成果進行“市場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決不能少,這個市場中的“顧客”首先就是公司裡的各級員工。
企業文化是經濟意義和文化意義的混合,即指在企業界形成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在人群中和社會上發生了文化的影響。它不是指知識修養,而是指人們對知識的態度;不是利潤,而是對利潤的心理;不是人際關係,而是人際關係所體現的處世為人的哲學。企業文化是一種滲透在企業的一切活動之中的東西,它是企業的美德所在。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組織的基本資訊,基本價值觀和對企業內外環境的基本看法,是由企業的全體成員共同遵守和信仰的行為規範,價值體系,是指導人們從事工作的哲學觀念。
企業精神真正成為一種精神,才能使企業長期發展。那
要想使企業精神真正成為一種支撐企業長遠發展的精神力量,它需要設計,也需要持續保養,兩者缺一不可。
一家龍頭企業的文化尷尬
A公司是一家從事畜牧養殖、家畜屠宰、肉製品加工及物流配送於一體的肉食品生產與加工企業,也是國家有關部門認定的行業龍頭企業。目前,公司擁有員工2000多名,總資產近8億元,主要產品在當地市場佔有率高達45%。公司總經理為獸醫專業出身,為人正派、善於思考、工作勤奮,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就從一名普通的技術員晉升到現在的職位。在公司高層、中層與基層管理人員中,2/3的人已為公司工作多年,學歷普遍在大專以下;另有1/3是近年逐漸成長起來的年輕骨幹,他們均為大本或碩士學歷學位。由於該公司的前身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型國有企業,多任領導勵精圖治,使公司逐漸養成了勤儉節約、艱苦奮鬥、勇於奉獻的傳統精神與工作作風。生產部門能想方設法保證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管理人員也不擺架子、雷厲風行。企業常常以臨時突擊、義務加班配合“假日經濟”。
但是公司發展也存在明顯隱患:勞動強度大,加班是常事卻收入不高,年輕工人流動性大;年長的管理人員知識陳舊、水平偏低,又看不慣年輕管理者的“個性張揚”、“個人主義”;年輕管理骨幹與技術骨幹有能力,也有更為現代的利益訴求,他們能夠愛崗敬業、艱苦奮鬥,但內心並不完全接受“無私奉獻”的企業精神。
A公司究竟需要什麼樣的企業精神呢?
企業精神要精心“提煉”
企業精神是一個企業由內而外透露出來的一種氣質、面貌,它橫貫於企業所有的子公司、分公司及職能部門,又滲透到了生產與經營活動的每一個環節中。企業精神和企業價值觀同屬企業文化的核心要素,因此,在規範組織行為和企業文化建設中,我們往往要對企業精神做精心提煉,並以標語或口號的形式呈現在企業最顯赫的位置以向全體員工昭示,使它成為指導企業發展、整合員工作風的思想利器。
但至今,我們相當多的企業對提煉企業精神仍過於草率。就如神州數碼***中國***有限公司總裁郭為在央視2001年的一期《對話》節目中曾即興談到的:“中國很多企業都在談自己的價值觀。但是這種價值觀的形成,往往是企業領導人一時頭腦發熱就寫出來的那麼幾條,然後要求員工背下來。”其實,提煉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企業精神,應當從以下幾個角度考慮:
1.緊扣企業實際
包括對企業的發展歷史、現實狀況、技術水平、規模大小做充分的評估。
A公司由一家小型國有企業轉制而來,多年養成了“勤儉節約、艱苦奮鬥、勇於奉獻”的優良傳統。如今,企業規模變大、技術水平提高、經濟效益很好,正是整合塑造企業文化的契機,企業精神也自然應該圍繞這些情況來進行提煉。同時也應該看到,新老員工之間的衝突實質是價值觀念的衝突,大家的共同點雖然都是“愛崗”、“敬業”,但最根本的差別在於奉獻是應該“無私”還是“有私”。
2.符合企業發展方向
在提煉企業精神時,不是撰寫一份過去經驗與教訓的總結報告,不僅要考慮過去,面對現實,更要展望未來,要與公司未來發展的總體藍圖緊密結合。
這時,企業的發展戰略、產業特色、行業定位等都要在充分的考量之中。如:北方某鋼鐵企業原來以鋼鐵生產和銷售為主業,“苦練內功,增收節支”是長期以來形成的優良傳統。而現在,該公司正在放棄鋼鐵業務,逐漸向高科技企業轉型,原有提法顯然就不盡合適了。
與上相反,在調研中我們瞭解到:A公司在可預見的未來都將堅持集中戰略——將優勢資源集中在畜牧養殖與屠宰加工上,一心一意要在國內市場實施“數一數二”戰略,並不斷開拓國際市場,謀求跳躍式發展。這就是提煉A公司企業精神需要“緊緊圍繞”的核心因素。
3.易於理解和接受
企業精神是為公司設計的,但歸根結底是為員工設計的。如果他們不理解、不接受,即便是背得再熟、喊得再響,企業精神也永遠只是一句掛在牆上的標語。
A公司是一家典型的生產製造型企業,在全公司2000多名員工中,一線工人約佔90%,這其中80%又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如果企業精神在表述上太過文雅,動輒引經據典,恐怕就不會有什麼好效果。
4.言簡意賅、朗朗上口
要使企業精神容易記憶、便於推行、易於傳頌,以便從對內和對外兩個角度來提升企業的形象與價值。
基於上述分析,我們的諮詢團隊以“頭腦風暴”的方式提出了十幾個表述方案,在優化組合、逐一排除、不斷完善的基礎上,最終將A公司的企業精神暫定為“鵬程萬里,點滴做起”。
鵬程萬里:公司的生產與經營不是為了一時一事的得失,而是有非常遠大的目標——不斷超越自我,成為行業標杆,通過跨區域乃至跨國經營,為國家和為社會造福。這是基於公司戰略所提出來的“口號”,它應當內化到A公司每位員工的心裡。
點滴做起:儘管公司有遠大目標,但每個人都努力從一點一滴做起,從滿足一個個的消費者做起,從產品品質與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做起,從每一個不起眼的細節做起;尤其,對員工的“人本”呵護也必須從點滴做起。由此,最終實現鵬程萬里的遠大理想。
“鵬程萬里,點滴做起”既體現了A公司的優良傳統,也能較為貼切地反映出公司員工應有的朝氣和進取精神。志在四方又不好高騖遠,這是其精神所要傳達的。抽樣調查的資料顯示,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一線員工,大都對該表述及其內涵給予了肯定。
“市場化”企業精神
如果說提煉企業精神是一種基於實踐的創新,緊隨其後,推廣企業精神就是將創新成果進行“市場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決不能少,這個市場中的“顧客”首先就是公司裡的各級員工。
1.從心裡打動員工
形式:安排非常優秀的培訓師進行系列培訓。出發點:不是要對員工灌輸什麼思想,而是要從內心深處來打動員工。難點:要以精彩的培訓和翔實的案例來向員工證明,塑造企業文化不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思想政治工作,而是為了實現企業長遠發展做出的系統安排。要向員工重點解釋:重塑企業文化的必要性,它們是怎樣提煉出來的,是基於怎樣的考慮,對企業有什麼好處,對員工個人有什麼好處,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實現企業發展,員工受益。
2.以制度激勵員工
為了使包括企業精神在內的企業文化得以持續有效推廣,根據我們的建議,A公司對其薪酬與獎懲制度進行了必要調整:首先,在薪酬分配上分步驟地拉開檔次,並適度向一線傾斜***重視生產***、向重要崗位傾斜***重視研發與管理***。以新來的大學生為例,他們在一線工作的收入要明顯高於在辦公室工作的收入,而當他們成長為公司的骨幹、晉升到更重要的崗位時,其收入又明顯高於做普通職員的收入。其次,不論員工***或團隊***的工種如何、級別高低,也不論他的新辦法、新舉措看起來多麼不起眼,只要能為公司創造效益或降低成本,公司就將以累進級差的方式對員工進行獎勵。再次,年底考核時,對在工作業績或群眾評議上不合格的幹部予以警告***正式警告,“私下”方式***,如第二年還不合格即行免職。最後,品德不過關的幹部一票否決。
新的分配製度和獎勵制度體現了企業的精神及文化,受到了員工歡迎,也使企業在管理、研發與生產的各個環節都不斷提高。
3.以行動感化員工
基本思想:上級為下級服務,管理為生產服務,生產為銷售服務,銷售為顧客服務。以“層層服務意識”和“內部問責制”來理順公司內外的各種關係,以上級的愛崗敬業換來下級的共同努力。
A公司員工有男有女、有胖有瘦、有“白”***白領***有“藍”***藍領***、有長有幼,可以說千差萬別,但他們已在整合一種共同的精神,那就是“鵬程萬里,點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