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習太極拳的真諦

  若要悟透太極理,天地之間有真諦! 但願太極修習者能真正悟出太極心態,到底太極拳的真諦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拳道其實也很簡單,大都非常功夫多是平常的,無論行、立、坐、臥隨時隨地都可以練,拳決雲:行要歸一,力要歸一。行不歸一,力無所依。太極拳之磨肩就是所謂的“一”了。

  首先端正架子,含胸,腰軟,臥肛。意念空洞,凝神靜氣,掃淨情緣,呼吸正常,慢慢地磨動身體,長久之,筋骨,氣血不養自養,不練自練,人的各項功能逐漸發達。

  剛開始是外形放鬆,在放鬆的基礎上帶動身體,久之意、氣、力、形合一。這樣內家拳的基礎具備矣。

  拳學小論

  內勁生於氣血,發動由內達外,方能合乎自然。磨肩鍛鍊筋骨,氣血,為習綿拳之基礎。磨到一定程度,再把架子安排妥當,從靜到動,慢中求勁,使之內外合一,以達到能靈活運用。

  架子過關,基本功過關。再可談套路,套路並非一般呆板之拳套,是追求上下動作的連線身法的連線,及勁的收放的適時否。

  拳練到勁通之後,運用變化,始能隨心所欲,至於對敵之法,須實際研究,所以即便基本功過關,連線過關之後,實用功夫也未可鬆懈,否則不能致用。

  修習太極拳之關鍵------慢中求勁

  慢中求勁不光是練綿拳的關鍵,也是任何內家拳的關鍵.動作放慢,可以感覺身體各部,裡面的反映,外部的動作,及重心的轉換等.在動作不純熟的情況下,可以調整呼吸使呼吸不急噪,氣能下沉.慢時特別有體認,動作一快,連呼吸都無暇顧及,更談不上深沉次的感覺了.一錯就全錯矣.

  慢中求勁是讓神,形,意,力的高度的統一,如一快則各種感覺一滑就過,沒有效果了.慢以期達到身體的高度協調.

  當然不能一味地追求慢,慢是一個過程,認知的過程,只有在能慢的基礎上才可能有真正的快.只有在不散架,整體發動的快才是真快,否則手快身,步跟不上,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這就是一般人過招時只能打一下,接下去就動不起來了,即便跟上了.也只能發出梢節力,沒有殺傷力.

  其實現在大行其道的太極拳在慢的文章上做的很好的,只是大多數的練者以慢為目標,越慢越好,失去求勁,求整,求虛靈.搞的身法呆滯.失之毫釐,繆之千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