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如何養生

  生命的繁衍生息都離不開太陽。進入冬季後,天氣漸涼,陽光不像夏天那麼猛烈,可以說是最天然的保健品。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歡迎參閱

  晒太陽養生法

  不論老小都要晒

  中醫認為,晒太陽有三補,一補骨頭,二補陽氣,三補正氣。

  晒太陽可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生成,有利於鈣的吸收。對於小孩而言,晒太陽有利於生長髮育;對於中年人來說,可以減緩骨骼中鈣的流失;對於老人來講,晒太陽不僅可以防治骨質疏鬆,還可以改善抑鬱情緒。

  中醫有“採日精”的說法,顧名思義,其實也就是採集陽光來生清陽之氣,進而可以驅散體內的濁氣和寒氣,使我們的身體變得更好,這就是所謂的補陽氣。

  其實,所謂的正氣是相對於外邪來說的,冬季晒太陽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增強自身的免疫力,有利於我們的機體來很好的對抗病邪。

  因此,晒太陽對男女老少都有好處。

  一天晒三次身體棒

  早晨八九點鐘,太陽剛剛升起,陽光是金色的,照在身上可以活血化淤。練習的時候,可以站在環境較好、視野開闊的地方,面朝東方,閉上眼睛,張開雙臂,掌心朝向太陽,手指微微收攏,想象溫暖的陽光灑滿全身。配合深呼吸,重複這個動作,晒15~20分鐘後,可以搓熱雙手、暖臉部,再散散步,有清心安神、舒緩疲勞的效果。

  頭為諸陽之首,五臟的精華之血和六腑的清陽之氣都匯聚於此,是晒太陽的重點部位。午飯後,太陽當頭,讓陽光晒在頭頂,溫煦百會穴***位於頭頂中心***,晒一刻鐘左右,可以通暢百脈、養腦補陽。

  到了傍晚,太陽落山,可以將我們的身體背對著陽光。人體的背為陽,很多經脈和穴位都在我們的後背上,多晒晒後背,可以有效調理五臟氣血。最好的方法是能邊晒邊按摩,30分鐘效果最佳。

  晒太陽還能治病

  中醫講“寒從腳下起”,患有老寒腿或長期腰膝痠軟的老年人,往往是陽虛體質,秋冬季節常常手腳冰冷,這種情況不妨多晒晒腿腳,有助於驅走體內寒氣。同時,配合按摩小腿上的足三裡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還能抗衰老、延年益壽。

  經常腹瀉、肚子疼的脾胃虛寒的人可以利用“太陽灸”來調理身體,面朝太陽,邊晒邊用手反覆按摩肚臍、中脘穴***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中點***以及關元穴***臍下3寸處***,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此法對於宮寒的女性也有好處。

  晒太陽別盲目

  首先,秋冬陽光和緩,晒的時候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

  其次,體弱的人千萬別暴晒,容易虛脫。高血壓、心臟病患者也要量力而行,想晒太陽最好戴個遮陽帽。白內障患者需要戴防護鏡,以防紫外線直射眼睛。

  還要注意,老年人最好不要獨自躺著晒太陽,一不留神睡著了容易著涼感冒。幾個人聚在一起,邊晒太陽邊聊天,既能舒筋活血,又能調節情志。

  老人。

  大雪,人體陽氣收藏,氣血趨向於內,水溼不易外洩,無形中加重了腎臟負擔,容易導致水腫、腎炎、遺尿、尿失禁等疾病。冬季養生要注意腎的養護。

  大雪養生的重要原則是“養腎防寒”。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腎氣旺,生命力強,機體才能適應嚴冬的變化,而保證腎氣旺的關鍵就是防止嚴寒氣候的侵襲。人體陽氣冬季內斂,生理活動也有所收斂。此時,腎既要為維持冬季熱量支出準備足夠的能量,又要為來年貯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時養腎至關重要。

  大雪時節老人養生小帖士

  飲食上要多吃些動物性食品與豆類,補充維生素與無機鹽。狗肉、羊肉、鵝肉、鴨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紅薯、蘿蔔等都是冬季適宜多吃的食物。冬天腎臟功能偏旺,多吃鹹味食品會使腎氣過旺,使心臟力量減弱,影響人體健康。在冬天要少吃鹹味食品,以防腎水過旺。可以適當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補益心臟,增強腎臟功能,比如醋、茶、檳榔、橘子、豬肝、羊肝、大頭菜等。

  大雪作息時間應遵循“早睡晚起”。起床時間最好在日出以後。早睡可以保養人體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遲起可養人體的陰氣。日出後起床,能躲避嚴寒。睡覺時不要貪暖而矇頭睡。被窩裡的空氣不流通,氧氣會越來越少,容易使人體感覺胸悶、噁心、多夢、盜汗。

  大雪時節運動必須注意體育衛生。冬季易患感冒,患感冒或發燒時,千萬不要從事劇烈運動。否則會加重病情,甚至誘發心肌梗死或心肌炎。冬季運動前要進行充分地準備活動。因為在寒冷條件下,人體的肌肉僵硬,關節的靈活性差,容易發生肌肉拉傷或關節挫傷。

  冬季精神調養也要著眼於“藏”,即要保持精神安靜,防止季節性情感失調症。有的人在冬季發生情緒抑鬱、懶散嗜睡等現象,這種症狀主要是寒冷的氣候所致。正確的方法是多晒太陽,同時,要加強體育鍛煉,儘量避免緊張、易怒、抑鬱等狀態。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