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平滑肌瘤的治療方法
食管平滑肌瘤是起源於食管平滑肌的良性腫瘤,那麼,患上這種疾病後該怎麼辦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1.手術治療
食管平滑肌瘤雖為良性,但有惡變傾向,且腫瘤長期生長可壓迫周圍臟器而帶來一系列併發症。因此一旦確診,特別是瘤體較大、症狀明顯者均應手術切除。手術切口選擇取決於腫瘤部位,食管中上段腫瘤多取右胸切口,食管下段及多發病變則應左胸切口。如息肉狀平滑肌瘤蒂部在頸部,可經頸部切口摘除;上胸段平滑肌瘤應用右側後外或前外開胸切口;中、下段病變應視病變所在的壁而決定右或左側開胸切口。切開食管肌層後,由於腫瘤有包膜,故剝離很容易,但是應小心避免破損食管黏膜,尤其在剝離陷入肌瘤的結節與結節相鄰部形成的“溝”或“谷”底的黏膜褶時。腫瘤摘除後應仔細檢查有無黏膜破損,可通過經胃管注氣後將食管浸泡在水中檢測。如有破損應妥善修補,若肌肉缺損面在3~4cm以下者,可用附近縱隔胸膜縫合加固,超過此範圍者可根據情況用大網膜、帶蒂膈肌瓣移植或胃壁等方法加固。當腫瘤體積大,擠壓相鄰的縱隔臟器及胸膜腔時,剝除有困難,或包繞食管全周***通常發生於食管賁門交界部***,且有表淺潰瘍時,或者下段巨大平滑肌瘤向下延伸超過賁門入胃時,或在剝除術中黏膜破損過多,無法滿意修復時,或合併食管癌時,均可行食管部分切除和食管胃吻合術。摘除術比較安全,手術死亡率1%~2%。術後尚未見覆發的報道,切除術死亡率2.6%~10%。
***1***手術方式:
①黏膜外腫瘤摘除加肌層修補術:該術式適用於瘤體較小、腫瘤與黏膜無粘連者,是公認的理想術式,即進胸後遊離腫瘤所在部位的一段區域性食管,再縱行剖開腫瘤處的食管肌層與腫瘤包膜,在黏膜外完整摘除腫瘤,之後間斷縫合肌層切口。
②電視下胸腔鏡黏膜外腫瘤摘除術:對診斷明確的食管平滑肌瘤,也可經電視胸腔鏡摘除。據認為良性平滑肌瘤大小在5cm×5cm×5cm左右者均可經電視胸腔鏡摘除。術中輔以電視食管鏡監測黏膜有無破損,同時通過內鏡充氣協助胸內解剖遊離平滑肌瘤。適用於瘤體小、腫瘤與黏膜無粘連且胸腔亦無粘連者。優點為手術損傷小,術後恢復快,但手術操作有一定難度。
③食管部分切除術:有些作者認為,對腫瘤較大,呈環形生長並與食管黏膜有嚴重粘連者以及術中食管黏膜損傷較重、修補有困難者,應擴大切除範圍,施行食管部分切除術。腫瘤有惡變者,也需要施行食管部分切除術。
④胃食管部分切除術:巨大的食管平滑肌瘤常見於食管下段,並能延伸到賁門或胃,與胃黏膜形成嚴重粘連,區域性胃黏膜有潰瘍,需行胃食管部分切除術。據Seremitis等於1976年對838例食管平滑肌瘤的分析,約10%的病例需要施行胃食管部分切除及消化道重建術。其主要
手術適應證為:
A.某些多發性食管平滑肌瘤或腫瘤發生惡變者;
B.巨大食管平滑肌瘤合併食管巨大憩室者;
C.腫瘤累及食管-胃結合部,施行單純黏膜外腫瘤摘除術有困難者;
D.腫瘤與食管黏膜形成緻密粘連,無法從黏膜外分離並摘除腫瘤的病例。
食管、胃部切除和重建術適用於瘤體大且不規則,並與黏膜嚴重粘連不易分離者,某些多發性平滑肌瘤不易全部摘除者及疑有惡變術中又不能排除惡變可能者。
***2***手術方法:
①手術切口:食管中上段平滑肌瘤,可以採用右胸前外側切口,即病人取仰臥位,右側背部墊高300°,經右胸第三或第四肋間進胸,可以獲得滿意的手術顯露。若選擇後外側剖胸切口,還要考慮到腫瘤位於食管的哪一側。食管下段平滑肌瘤,病人應取右側臥位,經左胸後外側切口第6或第7肋間進胸。準備施行胃食管部分切除及胃食管胸內吻合術者,應選擇標準的左側剖胸切口。頸段食管的平滑肌瘤,病人應取仰臥位,經左***右***胸鎖乳突肌前斜切口顯露頸段食管,切除腫瘤。
②摘除腫瘤:進胸後,根據腫瘤的部位和大小沿食管床縱行剪開縱隔胸膜,鈍性遊離出腫瘤段食管,用一紗布條將該段食管提起,用手指觸診腫瘤與食管腔內的胃管,明確和食管腔***黏膜***的關係以及腫瘤在食管壁內的活動度,以避免在切開食管肌層和摘除腫瘤時誤傷食管黏膜大部分病變處的食管肌層由於腫瘤的長期擠壓,區域性的肌層變薄,肌纖維疏鬆。沿食管縱軸適當轉動食管,使腫瘤儘可能直接暴露在手術野中並遠離食管腔,在腫瘤兩側的食管肌層各縫置一根牽引線,之後縱行切開腫瘤表面的食管外膜與肌層,即顯露出瓷白色的平滑腫瘤。使用銳性和鈍性分離緊靠瘤體進行分離。必要時,用4號或7號絲線貫穿瘤體縫合1~2針用以牽引,便於遊離食管;將腫瘤表現的食管肌層纖維、黏膜下層、黏膜層以及腫瘤包膜全部完整分開後,便能完整摘除腫瘤。
在遊離腫瘤時,可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捏住食管和腫瘤,將腫瘤從食管壁內向肌層切口處輕輕擠壓,使腫瘤與周圍組織的界限更為清楚,遊離更為容易。食管平滑肌瘤表面常凹凸不平,有時與黏膜下層的粘連較為緊密,分離時動作要輕柔,粘連嚴重之外儘量用銳性分離法,以免損傷食管黏膜。
將腫瘤從食管肌層內摘除後,如懷疑食管黏膜可能有損傷,可將胃管尖端從胃腔內向上拔並放置在食管腔內相當於瘤床的水平,再用手指壓迫食管創面的上、下兩端,手術野內注入生理鹽水。之後。從胃管內注入空氣50~100ml,同時仔細觀察。如注入空氣後發現瘤床部位的食管黏膜不膨出並有氣泡從食管腔內向外逸出,即證明瘤床黏膜有損傷,在確認損傷部位後吸除手術野內的生理鹽水,在食管黏膜破損處用小圓針細絲線或5-0可吸收縫線進行縫合修補。
如果腫瘤很大,與食管黏膜粘連嚴重,在切除腫瘤的同時可縱行切除一條與腫瘤粘連而無法遊離的食管黏膜,之後再縱行縫合修補瘤床的黏膜缺損處。食管黏膜的彈性及伸縮性較好,切除腫瘤後縱行縫合其黏膜切口,不會造成食管腔狹窄。
③縫合修補食管肌層切口或肌層缺損區:摘除腫瘤後,採用間斷縫合法縫合修補食管壁肌層切口,縫合不宜過密。如果摘除腫瘤之後瘤床有較大的肌層組織缺損***黏膜裸區***,可用帶蒂膈肌瓣、胸膜瓣、網膜、肋間肌或心包片覆蓋加固,以預防瘤床肌層缺損較大而引起併發症。一般而言,摘除食管平滑肌瘤後食管黏膜裸區不加修補,並不造成裸區黏膜發生壞死。Moor 和Bounous***1959***用兩組動物做實驗:實驗組***修補組***在手術切除大小為3.5cm×2.5cm的食管肌層後造成的黏膜裸區用尼龍網***nylon mesh***進行修補,對照組的黏膜裸區不做任何修補。術後1~6個月對兩組動物進行復查,二者的食管手術區未見差異。據我們自己的臨床經驗,遇到術中食管黏膜有損傷的病例,在修補黏膜裂口後再縫合肌層切口或用帶蒂膈肌瓣覆蓋加固,對預防術後食管黏膜裂口瘻具有重要意義。Nissen***1949***報道1例食管平滑肌瘤病人在摘除腫瘤後區域性形成一長約10cm的黏膜管***tube of mucose***,使用帶蒂的肺組織瓣加以修補,術後病人未發生併發症。
食管平滑肌瘤的預防方法
診斷平滑肌瘤時,必須考慮到食管惡性腫瘤的可能性以予鑑別排除, 食管鏡檢查時切忌行粘膜活檢,以免造成損傷及粘膜與腫瘤發生粘連,有礙於以後的手術摘除, 手術宜選用效果好,創傷小和併發症少粘膜外腫瘤摘除術,不應輕率行食管部分切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