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骨刺

  關節退行性病變又稱骨質增生,即骨的退行性病變,是關節炎的一種表現。那麼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去了解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骨刺發病原因:

  1.增齡,增齡是骨關節炎發病最強的危險因素。據屍檢資料顯示,從20歲開始約5%的人關節就有退行性改變,40歲時,幾乎90%的負重關節都有或多或少的骨質增生改變。張乃錚教授等人對北京郊區2063名成人進行膝骨關節炎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16~30歲、31~40歲、41~50歲、51~60歲、大於60歲年齡組有膝痛者中,骨贅陽性率分別為10.6%、14.8%、29 .1%、5 1.8%、78.5%,隨年齡增長而陽性率增高。

  2.性別,從資料分析在50歲以前女性比男性的發病率高2倍,但50歲以後兩性之間基本相等。

  3.職業,骨質增生與職業有關。長期反覆使用某些關節,可引起這些關節患病率的增加。如鑄造工的肘、肩關節,礦工的脊柱和膝關節,裝卸工的膝踝關節,駕駛員的肩關節,修理工和紡織工的腕關節,芭蕾舞演員的跖趾關節,長期從事刺繡、打字、伏案工作者的頸椎關節,較長時間站位工作如紡織女工、營業員、迎賓小姐、儀仗隊員的跟骨。以上這些部位因長期反覆做某一個動作,使該關節經常受到磨損而引起骨質增生。1994年《風溼病年鑑》中指出,通過對年齡在50歲以上患有骨關節炎的109名男女病人與218名無骨關節炎的人相比較,發現每日蹲位或跪位超過30分鐘或每日爬樓梯超過10層的人有明顯的膝關節骨質增生高發病率。

  4.種族遺傳因素,英國人發病率最高而西非人最低,白種人比黑種人發病率高;伴有Heber den結節的骨關節炎婦女,她們的母親和姐妹患本病者分別為普通人群的2~3倍。並且骨關節炎病人的HLA-A1、HLA-B8 的檢出率增高。

  5.體質因素,體重增加使本來已遭磨損的退化的關節再加上重荷,當然就更容易破壞,所以骨質增生多發生於負重較大的髖、膝、跟骨、腰椎等部位。另外由於關節疼痛,患者不自覺地限制了活動而使體重增加,相互影響又加重了關節病變。美國《今日關節炎》發表一份研究資料指出:通過跟蹤觀察30~46歲的1178名男性,發現超過標準體重20磅的人發生骨關節炎的可能性比正常體重者多3.5倍的機會。發生部位多是髖、膝關節。

  6.姿勢不良,如長期伏案工作者、睡眠姿勢不良、枕頭不合適者頸椎骨質增生的發病率特別高。這是由於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平衡失調,張力大的一側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勞損,並由於頸椎的部分肌肉呈持續緊張狀態,久之這些肌肉發生靜力性損傷,進而使頸椎發生退行性改變而引起骨質增生。也與頸椎關節長期受力不均,使壓力應力集中於關節內的某處造成應力過度而損傷關節。

  7.骨內靜脈瘀滯及骨內高壓,以骨內靜脈瘀滯為特徵的骨血流動力異常及由此所致的骨內高壓,使動靜脈壓差縮小、營養血管的血流減少、營養障礙可引起骨小樑壞死,骨細胞壞死可能是誘發關節炎的原因之一。

  骨刺治療方法:

  一、藥物匯入熱療儀療法:目前國內國際上一般建議骨刺患者在日常的家庭護理康復治療中使用GZ-IIIC型藥物匯入熱療儀,它是利用低頻調製中頻脈衝電流,藥物導引,將中頻電和藥物匯入結合在一起,達到對疾病的治療作用,經臨床驗證證明具有確切的療效。適用於各種骨質增生頸椎骨質增生、腰椎骨質增生、膝關節骨質增生、足跟骨質增生等,本治療儀操作簡單易懂,使用安全,易於攜帶,特別適用於診所及家庭使用。

  對於如何治療骨質增生問題上,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還有以下幾種方法。按摩與牽引,按摩有助於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起到消炎止痛作用。牽引可減輕骨刺對區域性神經、組織的壓迫而起到暫時緩解疼痛的效果。鍼灸,鍼灸可通經活血並有止痛作用,可消除區域性的水腫和炎症,但對骨質增生來說,鍼灸只能起輔助作用。

  骨刺的治療方法

  西藥治療,目前西醫對本症尚無有效的治療藥物,常採用對症處理,如疼痛時可服一些解熱鎮痛的藥。麻木者可選用B族維生素類藥物。關節腫脹有積液者可給予區域性抽取積液或區域性封閉等療法。手術治療,手術治療不是骨質增生的首選療法。當選用保守治療無效且病情較重、嚴重影響患者生活時,可考慮手術治療

  二、紫外線療法:其治療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殺菌作用;

  2消炎作用;

  3止痛作用;

  4促進傷口癒合作用;

  5脫敏作用;

  6促進維生素D3的形成;

  7調解機體免疫功能等。

  三、按摩與牽引。適用於頸、腰椎骨質增生症。按摩與牽引完全靠外力的作用,只對區域性進行治療卻忽視了對人體內整體地調節,因此,只能起到暫時的止痛作用,而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

  四、鍼灸:鍼灸可通經活血並有止痛作用。可消除區域性的水腫和炎症,但對骨質增生來說,鍼灸只能起輔助作用。

  五、西藥治療。目前西醫對本症尚無有效的治療藥物,常採用對症處理,如疼痛時可服一些解熱鎮痛的藥;麻木者可選用B族維生素類藥物;關節腫脹有積液者可給予區域性抽取積液或區域性封閉等療法。但實踐證明這些治療方法均不理想,只是治標而不治本,病情易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