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的症狀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於面板、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侷限性水腫反應,通常在2~24小時內消退,但反覆發生新的皮疹。病程遷延數日至數月。臨床上較為常見。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一起來看看吧!

  

  1、急性蕁麻疹。急性蕁麻疹常是急性發作,全身瘙癢、風團、皮疹,可伴高燒,嚴重者血壓下降甚至休克,病程1~2周內自然痊癒應積極治療。

  2、慢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是一種常找不到病因的疾病,患者常不定時地在身上、臉上或四肢發出一塊塊紅腫且很癢的皮疹塊,常常越抓越癢,越抓越腫。發作次數從每天數次到數天一次不等。病情輕重與發病情況也可因人而異,有很大差異。

  3、膽鹼能性蕁麻疹屬於人們常說的風疹塊的一種。多發生於青年期,當受熱、精神緊張、攝入熱的食物或飲料,或在運動後,體溫略增,增熱的血流刺激大腦體溫調節中樞,興奮膽鹼能性神經並釋放乙醯膽鹼。當停止運動或平靜以後,症狀即可消退,嚴重的話,症狀完全消退可能要經過數月或數年不等。

  4、寒冷性蕁麻疹。人體暴露在冷環境中引起的過敏反應,常在浸入冷水或接觸寒冷物質的部位發生水腫和風團,多見於面部、手部,也可累及其他部位,自覺瘙癢,有的還有頭痛、面板潮紅、低血壓等全身症狀,嚴重者可發生休克。

  5、丘疹性蕁麻疹。丘疹性蕁麻疹是一種好發於嬰兒及兒童的瘙癢性面板病。皮損常為圓形或梭形之風疹塊樣損害,頂端可有針頭到豆大之水皰,散在或成簇分佈。好發於四肢伸側,軀幹及臀部。一般經過數天到1周餘皮損可自行消退,留暫時性色素沉著斑。皮損常亦可陸續分批出現,持續一段時間。本病瘙癢劇烈,可因反覆搔抓而引起膿皮病等。

  6、蛋白腖性蕁麻疹。一次食量過多***過食豬肉和海鮮***,同時精神激動和大量飲酒時,蛋白腖可以通過腸粘膜吸收入血而致病,出現面板充血發紅、風團,伴頭痛、乏力。

  7、日光性蕁麻疹。主要表現為面板暴露於日光數秒至數分鐘後,區域性迅速出現瘙癢、紅斑及風團、血管性水腫,持續1~2小時。以女性多發。

  8、面板劃痕症。亦稱人工性蕁麻疹。用手搔抓或用鈍器劃過面板後,沿劃痕發生條狀隆起,伴有瘙癢,不久消退。可單獨發生或與蕁麻疹伴發。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常無明顯的發病原因,也可由藥物***特別是青黴素***引起。

  9、壓迫性蕁麻疹。面板在受到較重和較持久壓迫4~6小時後發生,受壓局部發生瀰漫性境界不清的水腫性疼痛斑塊,累及面板及面板組織。易發生於掌、跖和臀部,通常持續8~12小時。有時可伴畏寒、頭痛關節痛、全身不適等。發病機理與激肽有關。

  蕁麻疹病因詳情

  1、食物。以魚、蝦、蟹、蛋類最常見。其次某種香料調味品亦可引起。

  2、藥物。青黴素、磺胺類、痢特靈、血清疫苗等,常通過免疫機制引發蕁麻疹。而阿司匹林、***、阿托品、維生素B1等藥物為組胺釋放物,能直接使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引發蕁麻疹。

  3、感染。包括病毒***如上感病毒、肝炎病毒***、細菌***如金葡萄***、真菌和寄生蟲***如蛔蟲等***。

  4、動植物。如昆蟲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皮屑等。

  5、物理因素。如冷熱、日光、摩擦和壓力等都可引起。此外,胃腸疾病,代謝障礙,內分泌障礙和精神因素亦可引起。

  蕁麻疹的檢查專案

  1、疑為風溼病引起蕁麻疹者可檢查血沉、抗核抗體等,血清補體測定、面板活檢對有補體活化參與所致蕁麻疹的診斷有幫助。

  2、對寒冷性蕁麻疹應檢查梅毒血清試驗,測定冷球蛋白、冷纖維蛋白原、冷溶血素和冰塊試驗、抗核抗體等檢查。

  3、日光性蕁麻疹應檢查糞、尿卟啉等,應注意與SLE相區別。

  4、疑與感染有關,或體檢時肝大或病史存在肝炎史,可行血常規、乙肝抗原、抗體檢查、大便蟲卵、真菌、病灶部位X線等檢查。

  5、如懷疑有甲狀腺疾病應作抗微粒體甲狀腺抗體相關檢查。

  6、如懷疑吸入或食入過敏者,應行變應原檢查,如為陽性可作脫敏治療。

  7、血清病性蕁麻疹患者有發熱和關節痛,應檢查血沉,如血沉正常有重要診斷價值。

  8、蕁麻疹性血管炎發作時除有明顯的低補體血癥,血清Cl的亞單位Cla明顯降低、C4、C2和Cg中度至重度降低、血清中出現迴圈免疫複合物和低分子量Clq沉澱素。直接免疫熒光檢查可見面板血管壁有免疫球蛋白和補體沉積。

  9、自身免疫性慢性蕁麻疹可檢測自身抗體,採用自身血清面板試驗:常規抽血放入無菌試管凝結30min,離心,取血清100μl給患者行皮內試驗,以生理鹽水為對照,如1h後區域性出現風團直徑大於9mm即為陽性。其他如組胺釋放試驗、免疫印跡法及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均可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