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不會讀應該怎麼學才好

  很多同學學習英語,認識英語單詞,但是卻不會讀,這就是典型的“啞巴英語”,那麼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學習讀英語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學習讀英語的方法

  1 . 先找5篇跟自己論文最相關的外文文章看。花一個月的時間認認真真的看,反覆看,要求全部讀懂,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學和老師交流一下。一個月以後你已經上路了。

  2 . 如何讀標題:不要忽視一篇論文的標題,看完標題以後想想要是讓你寫你怎麼用一句話來表達這個標題,根據標題推測一下作者論文可能是什麼內容。有時候一句比較長的標題讓你寫,你可能還不會表達,下次你寫的時候就可以借鑑了。

  3 . 如何讀摘要:快速瀏覽一遍,這裡主要介紹這篇文章做了些什麼。也許初看起來不好理解,看不懂,這時候不要氣餒,不管它往下看,等你看完這篇文章的時候也許 你都明白了。因為摘要寫的很簡潔,省略了很多前提和條件,在你第一眼看到摘要而不明白作者意圖的時候看不懂是正常的。

  4 . 如何讀引言***前言***:當你瞭解了你的研究領域的一些情況,看引言應該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都是介紹性的東西,寫的應該都差不多,所以看文獻多了以後看這部分的內容就很快了,一掃而過,有些老外寫得很經典得句子要記下了,下次你寫就可以用了。

  5 . 如何讀材料及試驗:當你文獻看多了以後,這部分內容也很簡單了,無非就是介紹試驗方法,自己怎麼做試驗的,很快就能把它看完了吧。

  6 . 如何看試驗結果:看結果這部分一定要結合結果中的圖和表看,這樣看的快。主要看懂試驗的結果,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例如作者用不同的句子結構描述一些數字的結果***。有時看完以後再想想:就這麼一點結果,別人居然可以大篇幅的寫這麼多,要是我可能半頁就說完了。

  7 . 如何看分析與討論:這是一篇文章的重點,也是最花時間的。我一般把前面部分看完以後不急於看分析討論。我會想要是我做出來這些結果我會怎麼來寫這部分分析 與討論呢?然後慢慢看作者的分析與討論,仔細體會作者觀點,為我所用。當然有時候別人的觀點比較新,分析比較深刻,偶爾看不懂也是情理之中。當你看的多了,你肯定會看的越來越懂,自己的idea越來越多。

  8 . 如何看結論:這個時候看結論就一目瞭然了,作後再反過去看看摘要,其實差不多。

  9 . 把下載的論文打印出來:把論文根據與自己課題的相關性分三類:一類要精讀,二類要泛讀,三類要選擇性的讀,分別裝訂在一起。

  10 . 看過的文獻要溫習:看完的文獻千萬不要丟在一邊不管,3-4 個月一定要溫習一遍,可以根據需要,對比自己的試驗結果來看

  11 . 學會記筆記:重要的結論,經典的句子,精巧的試驗方案一定要記下來,供參考和學習

  12 . 有些試驗方法相同、結論不同的文獻,可以批判性的閱讀。我想要是你自己做試驗多的話,你應該有這個能力判斷誰的更對一點。出現試驗方法相同,結論不同的原因有下:試驗方法描述不詳細,可能方法有差別;試驗條件不一樣;某些作者誇大結果,瞎編資料。

  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建議

  1 . 注重摘要:摘要可以說是一個論文的視窗。多數文章看摘要,少數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並不多,過分追求全文是浪費,不可走極端。當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對的。多數文章題目、摘要簡單瀏覽後,直接把幾個Figure 及Title 與legend 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

  2 . 通讀全文:讀第一遍的時候一定要認真,爭取明白每句的大意,能不查字典最好先不查字典。因為讀論文的目的並不是學英語,而是獲取資訊,查了字典以後思維會非常混亂,往往讀完全文不知所謂。可以在讀的過程中將生字標記,待通讀全文後再查詢其意思。

  3 . 歸納總結:較長的文章,容易遺忘。好在雖然論文的句子都長,但每段的句數並不多,可以每一段用一個片語標一個標題。

  4 . 確立句子的架構,抓住主題:讀英文原版文獻有竅門的。我們每個單詞都認識讀完了卻不知他在說什麼,這是最大的問題。在閱讀的時候一定要看到大量的關係連詞,他們承上啟下引領了全文。中國人喜歡羅列事實,給出一個觀點然後就是大量的事實,這也是中文文獻的特點,我們從小都在讀這樣的文章,很適應。西方人的文獻注重邏輯和推理,從頭到尾是非常嚴格的,就像GRE裡面的閱讀是一樣的,進行的是大量重複、新舊觀點的支援和反駁,有嚴格的提綱,尤其是好的雜誌體現得越突出。讀每一段落都要找到他的主題,往往是很容易的,大量的無用資訊可以一帶而過,節約你大量的寶貴時間和精力。

  5.增加閱讀量:由於剛剛接觸這一領域,對許多問題還沒有什麼概念,讀起來十分吃力,許多內容也讀不懂。後來隨著閱讀量的增加,最後可以融匯貫通。所以,對新手而言,應當重視閱讀文獻的數量,積累多了,自然就由量變發展為質變了。

  學習英語的好習慣

  第一個習慣:

  無論想到什麼話,都在腦子裡過一遍“這話用英語怎麼說?” 比如這一句,你就可以在腦子裡過一遍“how to say this sentence in English”?如果幹脆說不出來,那就拿出本子記下這句中文;如果基本上能說,但卻不確定自己說的對不對,那就拿出本子記下這句中文,也記下當前想到 的英文說法;如果能說出來,那就把這句話反覆多說幾遍,直至完全熟練,能夠脫口而出為止。其實倒也不見得隨時這麼做,但可以用一切排隊坐車趕路之類的時間 碎片來做這種“免費練習”。***In fact, you don’t have to do this all the time, but you can utilize any time fragment to do such ‘Free exercises’ when walking, waiting lines, or sitting in a cab. 比如在想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就反覆組織了一下才說清楚。***

  第二個習慣:

  遇到那種你願意用“精煉”、“雋永”、“經典”、“優美”之類的措辭形容的好句子,一定要隻字不差地記下來,進而乾脆背下來。 比 如前幾天我記下來的這個Thomas Sowell的句子:“Concentrating power is much easier than concentrating knowledge.” 這個小習慣非常重要。其實,大多數人甚至在母語使用中都不見得有這類的習慣──也正因如此,他們總是顯得“不善言辭”。首先,以個人腦子裡要有足夠的句子 儲存量──管它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句子──才能夠說出完整的句子。其次,誰都一樣,90%以上的時間裡,我們要麼在轉述別人說的話,就在琢磨別人說的話。 另外,背句子總是比背單詞更有效率──這是鐵律。

  第三個習慣:

  遇到有趣的事情,要用英語講給自己聽。不管那是一個段子,還是一段精彩的文字,還是一個生活中發生的小故事,或 一個重要的道理。首先,你自己覺得有趣的事情,往往是你要用語言***英語***講給別人聽的事情。其次而又因為你自己覺得有趣,一會兒的翻譯整理過程你自己不會 覺得無聊。從三五句話的篇幅開始做起,以後熟練了,就很容易進入“可以長篇大論”的階段。剛開始說得不好沒關係,只要勤練,無論是誰都會進步的。過去寫得 不好得,將來經常改善就可以。這事兒的關鍵在於“不要相信自己可以信口開河,信手拈來”──事實上,就算用母語,你也不見得一定做得到。

  第四個習慣:

  增加自己的有效閱讀量。這裡的“有效”兩個字非常重要。閱讀材料是無窮無盡 的,而自己的時間精力卻是極端有限的。所以最好選擇那些文字質量好的材料看。讀中文的時候,“讀書”的文字質量就比“讀者”的強,而“知音”就更差一等。 同樣的道理,讀英文的時候,“The Economist”的文字就比“21世紀英文報”的好得多,而大多美劇的劇本***包括字幕***中的文字質量都不見得趕得上“The Economist”。語言學習多少有點像“計算機處理機制”──輸出取決於輸入。在語言學習中,“模仿”是王道,所以,請珍惜生命,遠離垃圾文字。

  第五個習慣:

  勤查搭配詞典。現在的搭配詞典是基於語料庫分析的,可以告訴你經常用來修飾某個特定名詞的形容詞究竟都有哪些?或者某個特定的名詞常常發出的動作都有哪些?有了搭配詞典,沒有老外陪練又怎麼樣?反正自己都可以查到。牛津有一個Oxford Collocation Dictionary for Students of English,朗文現代英語詞典第五版中也有搭配詞典,MS Word的英語助手中也有搭配查詢功能。我個人格外推薦牛津的那一本,甚至常常告訴學生,那個搭配詞典甚至應該“通讀”若干遍才好──其實內容並不多,總計才八千多個詞條***其中還有相當數量是你幾乎永遠用不到的***。

  第六個習慣:

  通讀至少一本語法書。不學語法是絕對不可行的***這話說了無數遍,就不再囉唆了***。這事兒越早做越好,否則就等於欠債,而這債跟錢債一樣,是有“利息”的,並且同樣是“利滾利”的──很多人在學生時代偷了一下懶,以後竟然一輩子“還不起”。這世界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胡說八道,誰信誰倒黴──“不用學語法”就是典型。

  第七個習慣:

  能自己做的事情一定自己做。無數次遇到這樣的學生:“老師,你能把你的本子給我麼?”這個要求看似無可厚非,但 實際上我做不到。首先,我的本子並不只是用來記英文句子的,裡面有無數我並不想讓任何人看到的東西。其次,每個人記筆記的方法都非常不同,我的筆記,別人 拿去甚至可能乾脆看不懂。最重要的是,“我想要說的話”和“你想要說的話”實際上更可能毫無交集。事實上,絕大多數人學不好英語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市面上的 任何一本書實際上都“不適用與任何人”──因為每個人都非常不一樣:真正的巨大差異就是那看似微不足道的1%之區別造成的。相信我,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做,這也是鐵律。

1.從零基礎如何學英語

2.如何從頭開始學英語

3.初學者如何學英語

4.英語的最佳學習方法

5.英語零基礎怎麼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