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養生十大理由

  太極拳堪稱中國武術的代表,在華夏的歷史長河中發源,在世人的青睞中發展。如今,太極拳已經成為一種“健身符號”,強身健體、益壽延年是其發展的主旋律。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簡述

  一、精力充沛,能從容不迫的擔負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且不感到緊張、過度疲勞。

  二、處世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不厭煩、不挑剔。

  三、睡眠良好,善於休息,積極用腦並注意起居規律。

  四、應變能力強,能較快的適應外界的各種規律。

  五、保持標準體重,體重適當,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

  六、能抵抗一般性疾病,如感冒、流感等。

  七、眼睛明亮,反應敏銳。

  八、牙齒完堅,牙齒清潔無蛀齒、不疼痛、無出血現象。

  九、頭髮有光澤,頭皮屑少。

  十、肌肉豐滿,面板彈性好。

  太極拳養生要點

  ***1***養生太極拳

  太極拳是具有獨特運動形式和技術要求的內家拳術。練太極拳既可練武技擊,又能健身養生。太極拳採用身心兼修的鍛鍊方法,可以練拳習武為手段達到健身養生的目的。

  寓練拳習武於健身鍛鍊之中,寓健身於武術練功之中。因 此,無論是以技擊為目的還是以養生為目的練太極拳,都應當既練拳架的外形動作,又要練意氣運動。

  在當前‘太極操’太多、太 極拳太少的情況下,尤其要提倡用意運氣的鍛鍊。

  在現代,太極拳的武術功能已經遠遠地退居於其健身養生功能之下,人們練習太極拳主要是、甚至只是為了健身養生。為了養生 健身而練太極拳者更應注重意氣運動, 通過鍛鍊心理活動引起生理變化,達到養生健身的效果。

  我們將太極拳的這種注重意氣運動的鍛鍊方法稱之為太極拳的養生練法,簡稱為養生太極拳。

  養生太極拳以楊式大架太極拳為基礎。養生太極拳的姿勢舒展大方,動作柔順,立身中正,輕靈灑脫,架勢有 高、中、低之分,適合各種年齡層次、不同體質狀況的人練習。

  青壯年或體力較好的人練養生太極拳的架勢可以低些;體質較差的人,應以較高的架勢鍛鍊,待體質增強、腿腳的支撐力量增加後再降低架勢。但是,無論架勢高低,都應按照要領,注重意氣運動。

  ***2***學練養生太極拳的步驟

  ***一***首先要端正態度

  不要把練太極拳看成簡單的娛樂活動。要將娛樂寓於練武之中,娛樂寓於健身之中,在修身養性中享受樂趣。 因此,學練太極拳應認真學習、認真鍛鍊。

  ***二***首先單式學練

  有人喜歡先花較少的時間把整套太極拳學一遍,然後再跟著老師或拳友一起鍛鍊。結果乖謬成型,錯誤的動作很難糾正;長期處於學習狀態,沒有進入練功階段,“練”了很長時間也沒有明顯的健身效果。

  為了較快地取得治病、健身的效果,養生太極拳應從單式學習開始,學習一式練習一式;在學習外形動作的時候,同時要學習用意運氣,外形動作和意氣運動同時鍛鍊,從一開始就按內外兼修的方法進行鍛鍊。

  這一階段要求掌握單式動作要領,做到單式的各個動作之間能貫串一氣,做到鬆靜輕靈,上下相隨,初步做到形似;懂得用意,動靜皆有意,初步做到動作和意識相合;對“氣”有初步認識,有氣的初步感覺。

  太極養生三不練

  一、練理不練力“理”就是太極拳的道理、原理

  太極拳練的是大道,即太極陰陽轉換中陽極 生陰、陰極生陽的原理。太極拳剛中寓柔,柔中寓剛,剛柔相濟;虛極生實, 實極生虛,虛實轉換。

  通過精神集中、以意導氣、以氣運身、意到氣到形隨的練習,做到一動全動,周身相隨,內外相合。練功時循規蹈距,順其自然,不能急於求成。

  練力指的是練習氣力,這種練習雖然將區域性力量練得很大,但這 種力量是拙力、僵力,缺少靈性,為太極拳家所不取。

  二、練本不練標“本”是指本源、根本,即腎中元氣和下盤功夫

  腎藏元陰元陽,為先天根本、發氣之源。腎氣充足,則五臟得養,肝、心、脾、肺、腎各行其職,故能精力 充沛、力量充足、反應靈敏、身體協調。內氣充盈為本源之一。

  其二是指在周身放鬆的基礎上,氣納丹田,沉入湧泉,達到上盤靈,中盤活,下盤穩固,落地生根。

  “標”是指以練習身體各個部位的力量和硬度為主要目的的區域性練習方法。太極拳是內功拳,內外兼修,以練內培元為主,“培根潤源”,“培其根則枝葉自茂,潤其源則流脈自長”。

  三、練身不練招練身就是練整體功力,招則是每一動作的攻防含義

  初練太極拳的人,往往最愛了解每招每勢的用法。如果單從招勢上去解釋和理解太極拳用法及內涵,不 可能得到太極拳之精髓。練太極拳必須經過熟練套路、動作正確、去僵求柔的 過程,使周身相隨,內外相合,內氣充實飽滿,把功夫練上身。

  太極拳主要是訓練自身整體功力,在臨敵應用時則根據客觀形勢,捨己從人,隨機應變,並 不拘泥於一招一勢。內氣充實了,全身尤如充滿氣的球體,有感皆應,挨著何處何處能擊。如拳論所說:“到成時,敵人怎來怎應,不待思想,自然有法。”

  總之,太極拳行功走架要求鬆靜、柔和、緩慢,能耐下心來,心平氣和地練拳,產生急躁情緒,結果會適得其反。太極拳是一個長期的身心修煉過程,在行功走架上怡養浩然之氣,達到身心雙修,自然水到渠成。此做才能真正達到修養身性的養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