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上冊調研測試試題及答案

  只有通過多做高三政治試題的練習,才能在高三政治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來做份政治試題的練習吧。以下是小編給你推薦的高三政治上冊測試試題及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三政治上冊調研測試試題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35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24.2011年11月,針對美國商務部對我國輸美太陽能電池***板***和元件進行的反傾銷和反補貼合併調查,中國商務部依法對美國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補貼措施啟動貿易壁壘調查,國內光伏企業也聯合起來“抱團”應對美國的“雙反”調查。這從一個側面表明

  A.經濟全球化是由少數發達國家主導的

  B.中國面臨越來越惡劣的外部經濟環境

  C.經濟的自由開放程度與實施貿易保護主義成正相關

  D.中國政府和企業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風險意識與利用規則能力在提高

  25.蘋果公司在銷售iphone、ipad等智慧終端的同時,搭建了一個開放的網路應用商店App Store,通過引入第三方應用軟體開發商,向消費者銷售手機應用軟體,不僅獲取了賣手機的收益,而且獲得了第三方分成收益。蘋果公司的成功祕訣是

  A.增加產品的價值量

  B.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

  C.通過經營創新延長產品產業鏈

  D.通過捆綁銷售實施規模化經營Ks5u

  26.右側庫茲涅茨曲線表明經濟發展與收入差距變化關係。中國近年經濟發展狀況處於AB區間,要加快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由AB區間轉向BC區間,必須

  ①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做大財富蛋糕

  ②完善基本經濟制度,保護公民合法財產

  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加強調節,力促公平

  ④增加居民的財產性收入,減少財政支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7.廣州一名高中生用“舉牌”的方式收集市民簽名,呼籲眾人反對花巨資統一改造地鐵車站,該事件被媒體廣泛報道,有關企業和政府部門一週之內連作三次迴應,最終表態改變初衷。該事件說明

  ①“舉牌”方式是參與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徑

  ②政府和公民的良性互動有賴於寬鬆的輿論氛圍

  ③公民的理性監督有助於規範公權力的行使

  ④重視基層話語權有助於推動科學民主決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8.在2011年的全國縣鄉兩級人大代表換屆選舉中,各地根據新修訂的選舉法,保障流動人口參選,組織候選人與選民見面,保證基層代表和婦女代表的比例有所上升和黨政幹部代表比例有所下降,促使少數民族代表比例按照法律規定予以保證等。這次選舉

  ①採用了直接選舉方式,實行普遍的差額選舉

  ②確保了縣鄉兩級基層群眾直接管理國家事務

  ③有利於優化代表結構,增強人大代表的民意代表性

  ④充分體現了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議行合一的特點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9.在南非德班召開的世界氣候變化大會上,由於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以及溫室氣體排放量不同,各方在如何採取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上分歧嚴重。經過艱難談判,各方勉強同意決定實施《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並啟動綠色氣候基金等。德班會議的啟示是

  A.競爭與衝突是現代國際關係的基本形式

  B.處理國與國的關係的出發點是共同利益

  C.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各自確定排放標準

  D.應求同存異, 承擔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

  30.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要大力發展特色文化產業,不斷壯大文化產業整體實力,努力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這一論斷是基於

  A.文化發展是經濟繁榮的基礎 B.文化與經濟相互影響、相互交融

  C.文化反映經濟社會發展狀況 D.文化發展與經濟發展同步

  31.梁祝傳說被譽為東方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表達了聰明善良的中國人民對純美愛情的美好追求。一千多年來,它經由口頭故事、戲曲及各種說唱文學等傳遍大江南北,還通過音樂、舞蹈、戲劇、電影等藝術形式傳播國外,使海外觀眾為之傾倒。這表明

  A.文化多樣性是文化創新的重要基礎

  B.文化的生命力在於各民族文化的差異性

  C.梁祝故事對外傳播是一個不同文化競爭與合作的過程

  D.梁祝故事廣為傳頌說明各民族文化具有共通的價值追求

  32.欣欣向榮的現代典當行除具備傳統的救窮解困功能外,還被不少都市人視為生活的“應急燈”、“加油站”,青年人的“淘寶聖地”和旅遊族的“保險櫃”。當然,個別典當行也可能成為一些不法分子***、銷贓的場所,須加強監管。材料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①典當行業隨著人們觀念的變化而變化 ②事物發展的不同階段各有其特點

  ③意識對物質的反映具有主動創造性 ④要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33.近年來,隨著城市美化、綠化的需要,許多大樹從深山老林被連根拔起運往城市。由於這些大樹與其所處的環境形成了穩定平衡的生物群落,“大樹進城”不僅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而且由於“水土不服”,不少大樹“進城”後枯死。上述事例表明

  ①發揮主觀能動性要尊重客觀規律 ②事物之間的聯絡是具體的、變化的

  ③人為事物的聯絡往往帶來不良後果 ④改造城市環境需要以生態價值觀為指引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4.一位著名畫家在藝術生命遭遇瓶頸時偶然來到偏遠鄉村,免費教小學生畫畫。從教之餘,他用當地附著力極強的紅泥土作顏料,畫風得以改變,藝術靈感層出不窮。孩子們的進步、老百姓的欣賞讓他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滿足感。畫家的經歷告訴我們

  ①社會實踐是藝術創新的源泉和動力 ②實現人生價值關鍵在於客觀機遇

  ③付出的代價與得到的回報是對等的 ④要在實踐中實現個人與社會的統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6大題,共160分。

  37.***25分***閱讀下列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位於廣州北部山區的某村,是一條具有800多年曆史、具有典型嶺南風格的古村落,曾獲得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保護獎。但過去很長時期內,該村的保護和發展面臨“無人看管、自生自滅、幹部對古村落漠視、群眾對國家政策不理解不支援、資金缺乏、旅遊設施落後”等問題。這幾年,全國興起了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和保護熱潮。當地政府意識到,必須本著高度的文化自覺,大力開展對古村落的搶救性保護和活態傳承,防止過度開發。他們在農民群眾中開展“文化遺產日系列活動”,在學校進行鄉土民俗教育,增強了民眾的保護意識。同時從政策和投入上加大力度,把古村落保護的內容列入新農村建設日程。在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古村落一樑一柱中所蘊含的歷史文化正綻放新的活力。

  ***1***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需要全民族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所謂“文化自覺”,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歷史圈子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並對其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就是要清醒地認識到文化和文明於人類的意義必不可少。請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談談樹立文化自覺意識對古村落保護的意義。***9分***

  ***2***該古村落的前後遭遇如何體現了實踐的觀點?***9分***

  ***3***針對古村落保護,有人說:“舊的不推倒,新的建不來,”運用辯證否定觀的知識加以評析。***7分***

  高三政治上冊調研測試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35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題號

  答案

  題號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D C A C C D B D A C D C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6小題,共160分。

  37.***25分***

  ***1***①文化自覺作為一種內在的精神力量,能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影響。從文化高度保護古村落,有利於促進當地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3分***②文化自覺不僅表現為對文化在歷史進步中的地位作用的深刻認識,而且表現在對文化發展規律的科學把握。樹立文化自覺意識,有利於正確認識古村落保護存在的問題,轉變觀念,落實政策,正確處理開發與保護的矛盾。***3分***③文化自覺還包括對發展文化歷史責任的主動擔當。當地以歷史的情懷,充分發掘古村落中的歷史文化價值,並將以發揚光大,體現了對歷史和未來的負責態度,有利於優秀文化傳統的繼承和發展。***3分***

  ***2***①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當地對古村落的態度從自生自滅到主動保護的轉變體現了這一點。***3分***②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該古村落前後遭遇,以及當地幹部和村民的不同態度,體現了人們實踐的歷史性和侷限性。***3分***③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實踐的發展促進了人們對古村落和傳統文化的態度的變化。***3分***

  ***3***①辯證否定觀認為事物發展的實質是揚棄,既克服又保留,既肯定又否定。古村落的保護應以保護為主,保留優秀的傳統,同時適應現代生活的變化,才能使古村落在時代變化中更好地生存下去。***4分***②“推倒重來”的觀點割裂了肯定和否定的關係,是一種機械的形而上學觀點。***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