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適合野鴨飼養方法有哪些

  野鴨是優質的保健食品,那麼你們知道野鴨是怎麼飼養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野鴨飼養方法,一起來看看。

  野鴨飼養方法

  一、種野鴨的選擇與繁殖特點

  ***一*** 種野鴨的選擇

  選好種野鴨是發展野鴨生產的首要環節。

  1、雛鴨的選擇:鑑於肉用種禽體重大,生長迅速,6~8周齡雛禽的體重與生長速度有強大的相關。因此,種用雛鴨應在6~8周齡時,選留生長迅速、體重大、羽毛豐滿、身體健康、精神保滿的個體;淘汰精神不好,羽毛稀少、體況弱小的雛鴨。

  2、育成鴨的選擇:選留外貌美觀、身體健康、生長髮育健全的育成鴨留種;淘汰發 育不全,瞎眼、跛腳、傷殘和消瘦的個體,時間在19~21周齡進行。

  3、成年鴨的選擇:成年鴨的選擇包括種母鴨和種公鴨的選擇。

  ⑴ 種母鴨的選擇:種母鴨選擇的原則是:頭部清秀,頸細長,眼大而明亮,體軀長、寬且深,前胸飽滿,兩恥骨間距寬、末端柔而薄,高產鴨兩恥骨間距常在3個指頭以上,恥骨與胸骨末端的間距寬闊而腹部容積大;高產鴨恥骨與胸骨末端的間距常在4個指頭以上,面板有彈性,喙、脛、蹼的色澤鮮豔,臀部發達,腳稍高,兩腳間距寬,蹼大而厚,羽毛緊密貼身,體型勻稱,活潑好動,覓食力強。

  ⑵ 種公鴨的選擇:種公鴨選擇的原則是:頭大,頸粗、中等長,喙寬而直,胸部豐滿、向前突出,背長而寬,腹深、但不垂地,腳粗稍短,兩腳間距寬,體形大;其頭部和頸上部的羽毛和鏡羽應有鮮明的翠綠色光澤,雄性羽發達,明顯向背部彎曲。

  ***二***種野鴨的繁殖特點

  掌握好種野鴨的繁殖特點,是提高繁殖效能的重要環節。

  1、繁殖季節很強:種母鴨產蛋集中在3~6月份。這第一個產蛋高峰期的產蛋量要佔全年產蛋量的70%~80%,這時的種蛋受精率與孵化率均較高。第二個產蛋高峰在9~11月份。其產蛋量只佔全年產蛋量的30%左右。

  2、性成熟期:公野鴨約150日齡左右,母野鴨為150~160日齡。母野鴨年產蛋量100~150枚,高者可達200枚以上,蛋殼為青色或白色, 蛋重55~65g。

  3、公母鴨配比:公母鴨配種比例一般為1:10,種蛋受精率可達85%~90%。

  4、野鴨的人工孵化:野鴨在野生狀態下,還存有抱性,孵化靠母鴨自孵。而在家養條件下,都採用人工孵化,孵化期為27~28天。其孵化機具和孵化制度等都與家鴨相同。根據其胚胎髮育的生理要求,孵化溫度略比家鴨低0.5℃。並要求使用變溫孵化,以剌激胚胎髮育。另外,在孵化後期,要增加涼蛋和噴水次數,以提高孵化率和出雛率。

  5、種野鴨的利用年限:種野鴨的利用年限一般為2~3年,種母鴨第二年的產蛋量最高,第一年和第三年的產蛋量次之,但養到第三年以後就不經濟了,主要表現為產蛋量下降、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下降。

  二、野鴨的飼養管理

  野鴨的飼養管理技術基本上與家鴨相同。為了獲得高質量的野鴨,應創造與其自然生活條件相似的環境。充足、乾淨的水、乾燥的鴨舍、通透性好的土壤和綠蔭作運動場,是野鴨生存和生產的基本要求。但野鴨有幾個特殊點,在飼養管理上應加以注意。

  1、根據野鴨的生活習性,應在偏僻、安靜、防疫條件好的池溏或河道邊,搭建半水半旱的圈棚式簡易鴨舍。按以上條件建的鴨舍,一定要設有水、陸運動場,比例為1 :1。人工建的水上運動場,水深要求30~40cm,池水要經常更換,

  1、根據野鴨的生活習性,應在偏僻、安靜、防疫條件好的池溏或河道邊,搭建半水半旱的圈棚式簡易鴨舍。按以上條件建的鴨舍,一定要設有水、陸運動場,比例為1 :1。人工建的水上運動場,水深要求30~40cm,池水要經常更換,保證水質清潔。從陸上運動場進入水上運動場之間應有15度的傾斜度。不論建用什麼形式鴨舍,運動場周圍和頂部都要加金屬或尼龍網罩,防止飛竄。

  2、注意不同發育階段的營養需要。家養野鴨一般分為育雛、生長、種鴨三個階段,各期的營養需要和飼料要求,目前尚未有一個完善、通用的標準。可根據實際情況,參照家鴨的飼養標準擬訂。野鴨的營養需要:

  階段 粗蛋質***%*** 代謝能***兆焦/千克***

  育雛期 20~22 11.29~11.70

  生長期 14~16 10.45~11.29

  種 鴨 16~20 10.45~11.29

  3、防止野性暴發,提高仔鴨合格率。根據野鴨在60~70日齡為野性暴發期,而且含脂肪愈高,愈肥大,其暴發野性愈強的生理特點,在這個時間應適當限喂,增加15~20%的粗纖維飼料喂量,可以推遲或減輕野性發生,並可節約飼料,促進羽毛生長,提高肉料比。使出售的肉用仔鴨肥度好、屠體美觀。

  野鴨飼養技巧

  營造適宜的野生環境建造野鴨場舍,必須符合野鴨的野生習性,應一半搭棚作休息室,一半作露天活動場地。活動場地應是池塘或人工水池。活動場上可栽些樹木、草叢,在池塘中培植些藻類,營造一個適宜的野生環境。假如採用養放結合的飼養方法,飼養場地必須選在河道、湖泊旁等水域開闊、草木茂盛的地方。同時,要建造圍網和天網。天網高度距水面2米左右,四周加圍網至水底,與天網聯成封閉體,以防飛逃。天網與圍網孔眼3釐米×3釐米,用尼龍網或繩網均可。一般每100只野鴨飼養面積為60平方米左右。

  滿足野生食性需要雛野鴨開食時,須在飼料中加進少量魚粉,幾天後可飼餵配合飼料,同時加進適量青綠飼料和小魚蝦、蚌肉、蚯蚓等鮮活動物。飼餵1個月後,要將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降到10%,適當減少魚粉、豆餅的比例,逐漸增加粗飼料,比例可達20%。同時,天天喂足100克菜葉、苜蓿、青草等青綠飼料,促使野鴨生長骨架,推遲發育。兩個月後,須減少粗飼料,將蛋白質飼料進步到18%。並繼續增加青綠飼料。

  加強馴化治理精心飼餵雛鴨1~30日齡的雛鴨要嚴格控溫,1~3日齡27℃~29℃;4~6日齡25℃~26℃;7~10日齡24℃~25℃;11日齡以後17℃~19℃。同時,地面要展鬆軟稻草,並隔欄餵養。雛鴨有堆睡習性,須晝夜值班,防止壓死、悶死。開食時,要先飲水,保證足夠的飲水。天天飲水5~7次。

  馴化治理成鴨31~70日齡,飼養密度每平方米為10~15只,50天后開始學飛,需嚴格防逃。要安排水盆,提供活動場地和野性棲息物。60~70日齡,要防止野鴨吵棚。野鴨由於體內脂肪增加和生理變化,野性發作,激發翱翔。這時,鴨群表現騷動不安,採食銳減,體重下降,須限制飼餵,增加粗飼料比重,飼養員要穿素色衣服,忌穿鮮亮衣服。同時,要避免外人進進鴨舍驚擾群鴨。馴化半個月後,均會轉進正常。

  人工野鴨飼養技術

  育雛野鴨馴化

  剛出殼的野鴨要經近一個月的育雛。育雛期主要抓兩點進行馴化,第一是聲音記憶的強化,第二是環境條件的強化。雛鴨水池設定和使用要求。水最深處50釐米左右,面積以佔圈地的1/4即可,水池四周岸邊要有緩坡,不得超出20度,開始少注水,經幾天熟悉後方可注滿水,一般頭天下午注水,利用井水時更要如此。以後雛鴨依據天氣情況可自行入水嬉戲。具體操作方法:

  由專一飼養員進行育雛期的正常飼養管理;

  餵食或飲水的同時要不斷地給予口令或用“鴨鴨”的歌聲來伴隨,使之形成條件反射;

  雛鴨落地大群飼養時,飼養人員適當接觸或驅趕,做好戶外運動。注意:要選擇晴朗天氣驅趕雛鴨下水,使鴨子儘快適應環境。

  育成野鴨的出牧訓練

  進入育成期的野鴨攝食量逐漸增大,表現出向人要食、搶食的行為,此時還不具飛行能力,因此,正是出牧訓練的最佳時機。具體操作方法如下:從圈捨去放牧場的道路兩側設食槽、水槽,由原來的飼養員誘導或驅趕出圈放養,飼餵由原來的四遍改為三遍,早上和中午均在圈外飼餵,夜間圈入舍內休息。以後除陰雨天均在圈外放養,持續一週後,即可趕入最終放牧場中進行放牧飼養管理。野鴨最終放牧場地的基本條件要求:

  放牧與圈舍的距離以不超出300米為宜;

  放牧場中的飼餵地要整平,設定食槽、水槽,野鴨子出入水面處的地面坡度不得大於30度;

  放牧場水池水面積可在1公頃左右,水深不超過3米為宜。要求水肥,無化學汙染,池水的背處栽種楊樹、柳樹、榆樹等,以利於鴨子遮陽、避雨等,四周生長的野草豐厚、肥嫩,或種植優質蔬菜、牧草等,補充飼料的供給,以保證野鴨自由採食;

  鴨舍與放牧地間的路上應避開高聳的建築物和高壓電線等,有利於野鴨拓寬視野,使之行走和飛行時方便自如;

  野鴨群放入牧場中一週時間即可熟悉整個水面及四周環境。育成後期和成鴨期的鴨子可風雨無阻地全天放牧。可通過控制野鴨飼餵時間和飼料量來保證正常放牧和歸牧。育成期或非產蛋鴨放牧的具體操作方法如下:每日清晨空腹出牧,趕入放牧場。上午7時~8時在放牧場喂飼。達八分飽即可,中午11點左右補料,喂六七成飽來控制歸牧時間,傍晚日落前一個小時歸牧,在圈舍內喂第三遍,要使之吃飽。陰冷、雨天時要餵飽,以抵禦溼冷涼氣的侵襲;夏季夜間可留鴨群在圈中宿營,春秋季均可圈入舍內休息,嚴禁在放牧場中野外過夜,以防天敵或養成惡習,不利經營。

  商品野鴨的放牧和停牧時間

  肉用野鴨是育成鴨放養至60日齡時停止放牧進入圈養育肥的。

  絨用野鴨的放牧和停牧時間

  絨用野鴨的放牧是育成野鴨放牧的繼續,只是野鴨逐漸具有了飛行能力,一般結冰後即可停牧,可在臘月屠宰取絨取肉。

  種用野鴨的放牧技術

  在南方種用鴨可常年放牧;在北方冬季則需要停牧進入圈養越冬期的飼養管理。所以說北方種用野鴨的放牧是翌年春暖、冰融後的再放牧過程。其操作要領如下:

  從頭開始馴化,循序漸進,不可急躁,經過幾天時間便可步入正常的放牧程式;

  開產後要求在舍內產完蛋後,再放出圈內餵食,出牧時間可在上午9時~10時,通過控制中午料量而使野鴨在日落前正常歸牧,要求全部歸牧後方可在圈內飼餵,日落後圈入舍內,同時補充夜間飼料,以保證產蛋量;

  因產蛋野鴨均具有飛行能力,出牧時要求環境安靜,不得有生人或其他突如其來的動物或動作干擾,避免炸群而造成損傷。每日歸牧後要再次檢查放牧場,如有未歸的野鴨要及時趕回,以防丟蛋而造成損失。

>>>下一頁更多精彩“野鴨的養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