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要溫酒喝的原因是什麼

  古人飲酒多溫熱了喝。商周時期的溫酒器皿等,便是有力的證明。酒為什麼要溫了喝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白酒要溫酒喝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白酒要溫酒喝的原因

  元人賈銘說:“凡飲酒宜溫,不宜熱”但喝冷酒也不好,認為“飲冷酒成手戰***即顫抖***。”明人陸容在《菽固雜記》中記裁了自己的親身感受和經歷:“嘗聞一醫者雲:‘酒不宜冷飲’頗忽之,謂其未知丹溪之論而云然耳。數年後,秋間病痢,致此醫治之,雲:‘公莫非多飲涼酒乎?’子宣告以遵信丹溪之言,暑中常冷飲醇酒。醫雲:‘丹溪知熱酒之為害,而不知冷酒之害尤甚也!’予因其吉而恩之,熱酒固能傷肺,然行氣和血之功居多;冷酒於肺無傷,而胃性惡寒,多飲之,必致郎滯其氣。

  而為亭飲,蓋不冷不熱,適其中和,斯無患害。”

  此二人的說法是有道理的。因為酒中除乙醇外,還合有甲醇、雜醇油、乙酪、鉛等有害物質。甲醇對視力有害,十毫升甲醇就會導致眼睛失明,攝人量再多會危及生命。但甲醇的沸點是六十四點七攝氏度,比乙醇的沸點七十八點三攝氏度低,用沸水或酒精火加熱,它就會變成氣體蒸發掉。乙醒是酒的辛辣氣味的主要構成因素,過量吸人會出現頭暈等醉酒現象,而它的沸點只有二十一攝氏度,用稍熱一點的水即可使之揮發。同時,在酒加熱的過程中,酒精也會隨之揮發一些,這樣,酒中的有害成分也就閏少丁許多,對人體的損害也就少些。當然,酒的溫度也不能加得太高,酒過熱了飲用,一是傷身體,二是乙醇揮發的太多,再好的酒也沒味了。

  白酒的發展歷史

  唐以前

  中國人在商朝時代已有飲酒的習慣,並以酒祭神。當時稱為社會主流的是“杜康”,是一種低酒精含量的釀製而成的米酒。

  唐代

  在唐代文獻中,燒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現。李肇***公元806年***寫的《國史補》中的:“酒則有劍南之燒春”***唐代普遍稱酒為“春”***;雍陶***公元834年***詩云:“自到成都燒酒熱,不思身更入長安。”可見在唐代,燒酒之名已廣泛流傳了。田錫寫的《曲本草》中說:“暹羅酒以燒酒復燒二次,入珍貴異香,其壇每個以檀香十數斤的煙燻令如漆,然後入酒,臘封,埋土中二三年絕去燒氣,取出用之。

  元代

  元時中國與西亞和東南亞交通方便,在文化和技術等方面多有交流。有人認為“阿刺古”酒是蒸餾酒,遠從印度傳入。還有人說:“燒酒原名‘阿刺奇’,元時徵西歐,曾途經阿刺伯,將酒法傳入中國。”章穆寫的《飲食辨》中說:“燒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語也。”現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為譯音,是指用棕櫚汗和稻米釀造的一種蒸餾酒,在元代曾一度傳入中國。

  明代藥物學家李時珍***1518—1593年***在《本草綱目》中所寫:“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敗之酒皆可蒸燒。近時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和曲釀甕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

  現代吳德鐸先生則認為撰寫<<飲膳正要>>的作者忽思慧***蒙古族人***當時是用蒙文的譯音寫成“阿剌吉”,而並未使用舊有的漢文名***燒酒***。故不應看成是外來語。忽思慧並沒有將“阿刺吉”看作是從外國傳入的。

  至於燒酒從元代傳入的可信度如何,曾縱野先生認為“ 在元時一度傳入中國可能是事實,從西亞和東南亞傳入都有可能,因其新奇而為人們所注意也是可以理解的。”***曾縱野:我國白酒起源的探討***<<黑龍江釀酒>>,1978年******明代時稱白酒為火酒。

  明代

  1998年8月,在成都市錦江畔以外發現的明朝初年的水井街坊遺址,這是我國迄今發現連續生產白酒長達800年的酒坊實證。我國有著世界上獨創的釀酒技術。日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阪口謹一郎曾說中國創造酒麴,利用黴菌釀酒,並推廣到東亞,其重要性可與中國的四大發明媲美。白酒是用酒麴釀製而成的,為中華民族的特產飲料,又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蒸餾酒,通稱烈性酒,成為全球酒類飲料產銷大國,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等領域發揮著積極作用。

  清代

  清朝是白酒發揚光大,逐漸替代“杜康”的朝代,絕大多數的蒸餾酒名牌都創始於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