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育感言講話稿範文三篇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教育感言講話稿範文

  ***01***

  生之於世,要學會看人。

  更要學會看自己。

  如何看人看自己,讓自己於這混濁的世道間,逍遙快樂而幸福無邊涅?

  三個辦法:一是讀史書,二是讀人物傳記,此二者可以將人物的生平高度凝縮,讓你看到許多東西,學到更多東西。

  ……但這兩個辦法太專業,而且耗時巨長。有沒有時間短,見效更快的涅?

  有有有——你可以看史詩級別的電視劇。

  ***02***

  好多年前,有部國產電視劇,《大宅門》。

  這部劇,取材於現實,演的是一個古老的製藥家族,從晚清到民國、四代人長達百年的興衰沉浮史。

  整部劇中,玩的,莫過於這四代人不同的性格、及他們性格所帶來的必然結果:

  ***03***

  第一代人,出場就是位長鬍子老爺爺,不知道他是吃什麼東東長大的,又曾接受過何種教育,總之他出場就掌控著一個醫藥家族,富可敵國,傲比王侯。所以這位老爺爺,跋扈專橫,霸氣沖天,誰敢惹他,他就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大宅門白景琦的爺爺

  就在這背景下,王府大格格病了,請了這家人的二兒子去看病。二兒子診出是喜脈,大格格肚皮裡,有了小寶寶樂。

  萬萬沒想到啊,人家大格格還沒嫁人,怎麼可能有孕?王府震怒之下,認為二兒子浪得虛名,當場砸了他的車,殺了他的馬。

  於是老爺爺登王府門,替二兒子請罪。然後給大格格診脈,嘿,他發現大格格是千真萬確懷了身孕。這位老爺爺就樂了,心想,你王府有權就了不起啊?就可以瞧不起我們這些科研人員啊?

  你敢招惹我,我就玩死你。

  於是老爺爺就假稱大格格不是懷孕,但開的藥方,清一水安宮保胎丸——不久大格格生下一對雙胞胎,讓措手不及的王府,頓時雞飛狗跳。

  老爺爺報了仇,好開心。

  王府怒了,要報此奇恥大辱。

  ***04***

  王府密佈羅網,羅織罪名,把老爺爺的大兒子,打入天牢。

  老爺爺大怒,誓與王府周旋到底——這時候,劇中女主角,老爺爺的二兒媳婦苦苦相勸:咱們家是行醫製藥的,不適宜肝火太大,應該尋求與仇家和解,退一步海闊天空。

  老爺爺怒斥兒媳:我進一步多難啊,憑什麼退?

  老爺爺堅決不肯退。還託關係向慈禧太后遞了奏摺,說自己好委屈。

  慈禧見到老爺爺的奏摺,當即傳旨——封其藥鋪,斬其子!

  ——讓你較真,讓你跟權力鬥!

  ——讓你賭氣,讓你任性,權力比你更賭氣、更任性!

  聞知訊息,老爺爺哐嘰一聲,就趴地下了。

  崩潰了,才知道自己在家裡蠻橫霸道認死理,拿到門外,人家是不認的。

  ***05***

  家族第一任領導人,黯然謝幕。把治家權力,移交給了二兒媳婦。

  為什麼交給二兒媳婦,卻不交給二兒子?

  因為……二兒子,是個“***”。

  大宅門白穎軒

  由於上代人太過於專橫霸道,蠻不講理,嚴重的壓制了下代人的成長空間。老大是個遇事忍讓的性子,老二卻是個遇事退縮的性格。

  其實二兒子也非凡屬之輩,酷愛書法藝術,又是製藥高手——但唯獨,他有人際交往障礙,最害怕與人爭執。

  老二遇事,就是個忍字。

  自己被人欺負了,忍!家族被人蹂躪了,忍!大哥蒙冤入獄,忍!官府查封了自家藥鋪,忍!自己媳婦治家,被無數人欺負,甚至指著鼻頭罵,他忍……哪怕有人當面抽他媳婦耳光,他也絕對不吭一聲,忍!

  之所以忍,只因為心裡怕怕。

  他害怕所有人,怕所有事,恨不能挖個洞,鑽進去躲起來。

  因為怕,遇事特別的緊張。一緊張一恐懼,腦子就亂,明明是自己佔理,腦子卻是亂成一團,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為息事寧人,只能是忍。

  二兒子就是這麼躲著,忍著。躲了一輩子,忍了一輩子。到後來家裡被人欺負得不成樣子,他再不出來說句話,實在不行了。所以他怒吼一聲,衝出門外——然後摔個大跟頭,把自己摔死了。

  ——他實際上是嚇死的!

  ——如果他不摔死自己,就要上前和人理論。與其站出來說句話,他寧肯選擇死!

  ***06***

  風水輪流轉,性格也迴圈。

  ——由於第二代的窩囊,給第三代人騰出生長空間,導致第三代人,又是個無法無天的主兒。

  大宅門第三代,是劇中的男豬腳。這貨生下來就是個熊孩子,剛出孃胎時,笑而不哭。新出生的嬰兒必須要哭,哭才能學會喘氣,所以家人打他屁股,想讓他哭。可大巴掌上抽上去,他笑得花一樣燦爛。

  這不是孩子,是個熊孩子!

  大宅門白景琦

  這孩子落地就熊,天不怕,地不怕。囂鬧學堂,毆打老師,上房揭瓦,下地縱火,沒他不敢幹的事兒。

  這孩子還早戀,小小年紀,就逮到家族血仇、前面說過的大格格生的女兒,跟人家談情說愛,等家人發現這事,小公主都有身孕了。

  母親為了教育他,苦口婆心,說了沒用,棍棒抽打,卻打不過他——任何教育方法落到他身上,就一個字:熊!

  沒人管得了他,他也不聽任何人的話。最後實在是沒辦法了,母親只好忍淚宣佈:

  這不是我的兒子,是個***!

  你走,不要再讓我看到你!

  趕出家門。

  ***07***

  大宅門的第三代人,被逐出家門。

  他去了濟南。

  到濟南後,他卻突然間洗心革面,重新做熊孩子……真的是重新做熊孩子,他用了氣死人的怪辦法,於濟南白手起家,徒手創業,迅速賺了比大宅門世家還要多的錢。

  所有人都驚到了。

  大宅門裡,那麼多老實孩子乖孩子,卻只有個蹲飯桌前死吃的本事,都只是吃貨。為什麼偏偏是這個熊孩子,成就了事業涅?

  答案,在第四代人身上。

  ***08***

  大宅門的第一代,膽大包天,跟權力死磕,結果死於權力之手。

  第二代窩囊而死。

  第三代人,性格隨了第一代,但卻學會了與權力媾和,因而再創家業。

  但大宅門第四代,迴歸到第二代的窩囊,而且連第二代都不如。二代人雖然窩囊,但好歹有點藝術天資,精擅書法,更精於製藥,算是個性格沉悶的專業技術人員。而第四代,卻是個專業禍害人員。

  第四代人滿心恐懼,卻又不走正道。三代人的父親為了磨礪他,讓他跟家族企業的高管去採購藥材。結果這孩子出門就進了***,進門就輸掉12萬兩銀子——而他親爹當年濟南創業,是白手套來3000兩銀子,成就諾大家業。這孩子禍害的手筆之大,讓三代親爹當場就崩潰了。

  三代親爹決定採取點有效的教育方法——打斷兒子的腿。

  第四代腿被打斷,成了殘疾人士,但仍無絲毫悔改之意。

  直到劇情結束,三代父親才醒過神,要想教育好兒子,只能採用母親對待自己的辦法——趕出門去,讓你獨立,讓你成長!

  ——要成長,就必須斷奶!

  ***09***

  回顧大宅門裡四代人,你會發現一個奇怪的東西:

  教育生態學:

  ——教育生態學,是說一個孩子的成長,不是孤立的,是與環境互動而形成的特殊性格。比如說大宅門第二代,因為父親的專橫霸道,壓制了他的生存空間,導致了他淪為***。而第二代的窩囊,又給了第三代無限的成長空間,最終成就事業——可第三代人太優秀,又壓制了第四代。

  ——沒有完美的教育,只有度的把握。但天下爹孃,連自己的度都把握不好,更遑論把握與下一代博弈的度了。所以這世上孩子,只能於殘缺中成長。爸媽管嚴了,就懦弱到骨子裡。爸媽管鬆了,就無法無天一熊到底。

  ——所有人,終其一生的努力,不過是修復自我人格中的殘缺。不過是把握兩個東西:恐懼度與事理常識。

  人不能為恐懼所懾伏,更不能不存敬畏之心。大宅門第一代人缺失敬畏,結果毀了整個家業。第二代人和第四代人,則是恐懼過頭,喪失基本生存能力,因而無法成事。

  唯有第三代人,他有第一代的天不怕地不怕,又未失對他人的尊敬。所以他的恐懼度適中。此外最重要的是,他還有著基本的事理常識,知道做事的法則,也知道謀事的規律,所以他能夠成就事業。

  ***10***

  一個人內心的恐懼度,與他的成事能力直線相關。

  ——太恐懼的人,智力被壓抑,喪失了對人情世態的觀察能力。這類人或是故意把做事想得特簡單,認為別人都是趨炎附勢巧取豪奪,自己滿腔正義卻連飯也沒得吃,因而委屈得要死。或是騙自己說做事太艱難,自己就是個蠢材吃貨,心安理得的於恐懼中混吃等死。

  ——太膽肥的人、無法無天卻失去對基本規則的敬畏,往往如憤怒的螳螂,見到疾奔的車子就衝上前,舉起螳臂攔車。結果是被疾車輾為粉碎。

  所以這個做人呢,第一要知道點教育生態學,知道這世上根本沒有完美的教育,只有成長過程中見招拆招的博弈。良好的家境可能長出廢材,差勁的家庭也會飛出金鳳凰。

  第二是要知道凡事有度,膽子太小,會成為***,窩囊死也沒人同情。膽兒太肥,又會不知進退,小焉者誤人生,大焉者要人命。要無憂無懼,時刻存有敬畏之心。不恐懼人際,敬重每個人的努力與成就。只有尊重人家的努力,我們自己才會努力。只有尊重人家的成就,我們的人生,才有可能取得成就。

  最後一個,懂點成事道理。我們謀事,不是躲進地洞裡自摸自嗨,所有的事業都是個社會博弈過程。一如人生的成長,為父母者,不可失之平和。為子女,不可少了嫻靜。那些恐懼的人,雖然會釋放出你更大的生存空間,但卻讓你忘乎所以,失其分寸。茲非強硬之人,雖然會壓制我們,卻讓我們於中得窺人性悲涼。強大者往往能從自身的命運中跳出來,觀察自身所處的環境,以及自己在環境博弈下所形成的個性。膽子太小,就激發自己的勇氣。膽兒太肥,就培養自己尊重別人的敬畏心。只有當我們有勇氣,存敬畏時,才會恰到好處的析判事物規律,才能夠於人性的艱澀中,緩步前行。積日成年,聚沙成塔,終一日會迎來自己的生命之樹,開花結果,香滿人間。

  教育感言講話稿

  1、住我樓上的小姑娘

  經濟學中有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外部效應。通俗地說,外部效應是指某個經濟主體的行為,影響到了無關聯的第三方。如果能夠給第三方帶來好處,這個外部效應就是好的***外部正效應***;反之,如果對第三方造成了損失,這個外部效應就是壞的***外部負效應***。

  在我的課堂上,外部效應是非常容易講授的內容,因為生活中外部性的例子俯首皆是。但是,如果你稍微用心,就會發現這些例子中大量充斥的是外部負效應***例如汽車尾氣排放、河流汙染、夜半歌聲、隨地吐痰等***,而能夠帶來外部正效應的例子卻少得可憐。

  為何如此?

  經濟學給出了完美的解釋:外部正效應的“製造者”做出了對他人有益的貢獻,但是卻沒有因此得到多少回報。長期的“貢獻與收益不對稱”造成了TA積極性的減退,因此,久而久之,“好事”就越做越少,最終絕跡。

  那麼,如何讓外部正效應多起來,經濟學家們推崇政府的干預或者市場的力量。但是,在我看來,生活中還有一種提高外部正效應的方式——那就是表揚!

  教育學上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好孩子是誇出來的

  幾年前,我樓上住著一位非常可愛的小姑娘,大約八、九歲。每次她進出單元門,總會前後看看,如果發現後面有人,就一定拉住單元門,等著。這樣就方便了後來者,尤其後來者手裡提滿東西的時候。從廣義上理解,小姑娘的行為是標準的“外部正效應”!

  我第一次見到小姑娘這樣乾的時候,就覺得特別有意思,因為相當多的中國人根本沒有這種與人為善,方便他人的意識。沒有這種意識怎麼會體察到別人的好?

  果然,有幾次小姑娘拉著門,但是後面受益的人卻熟視無睹地走過小姑娘,一點感激的表示都沒有。我每次看到都覺得心頭不忍。於是,我只要一見小姑娘拉著門,就必然表揚她這種樂於助人的行為。看著她因表揚而興奮得紅撲撲的小臉蛋兒,我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很好的事情:讓這種外部正效應存續下去!

  多年以後,小姑娘上了高中,成績很優秀。有一次她媽媽和我聊了起來,說這孩子最認可我,因為我總是說她很棒!很懂事!很認真!將來必有大作為。

  哇!彼時我已研修過心理學,因此,我意識到我不但鼓勵了小姑娘的“善舉”,而且,我居然一不留神複製了一個“皮格馬利翁效應”!

  2、教育學上的“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是希臘神話中的塞普勒斯國王,同時他也是一位出色的雕塑家。他曾經大費周折地精心雕刻了一座少女像,美麗動人,皮格馬利翁真心地愛上了她。結果,奇蹟發生了,愛神被皮格馬利翁的真心打動,竟使塑像復活。兩人終成眷屬。

  教育學上的“皮格馬利翁效應”一詞,出自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之口。也因其60年代所作的一系列教育心理學實驗而聞名於世。羅森塔爾最的實驗是兩項:

  第一項,“聰明老鼠”實驗。實驗組織者告訴學生實驗者,用來進行“走迷宮”訓練的白鼠來自不同的種系,分別是:聰明鼠和笨拙鼠。實際上,白鼠來自同一種群。幾周後的實驗結果讓人稱奇,所謂的“聰明鼠”比“笨拙鼠”犯的錯誤更少,能夠迅速走出迷宮!而且這種差異具有統計顯著性。

  為什麼會這樣?實驗組織者發現,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拿到聰明鼠的學生比那些拿到笨拙鼠的“倒黴”學生更能鼓勵白鼠去通過迷宮,他們對白鼠更好更耐心,受到“鼓勵”和“優待”的白鼠果然不負所望,在接下來的一系列迷宮測試中表現優秀。

  第二項,“加州好學生”實驗。羅森塔爾考查加州某校,隨意從六個班級中抽出3名學生,把他們的名字寫在一張表格上,交給校長。他非常認真地保證:“經過科學測定,這18名學生全部都是高智商的優秀學生。”事過半年,羅森又來到該校,發現這18名學生的確超過一般,長進很大。再後來,這18人分別在不同的職業領域取得了傲人的佳績。

  羅森塔爾的心理學實驗讓人震驚,它似乎指明,一個人成功的初始條件是:TA是否被讚賞!周圍的人,尤其是相對有的人,如果認為某人是出色的,就會在行為或眼神中流露出讚美與期許,而這種讚美和期許就像一種有穿透力的能量,必能激發這人的潛能,TA有可能完成看似很難的任務,最終趟過人生的激流險灘,走向成功。

  有些時候,回想我的讀書經歷,深感幸運的是高中階段遇到了一位超級賞識我的物理老師。他的溢美之詞,讓我覺得不好好學習簡直就是“作孽”,對不起黨和人民!感謝這位物理老師,他就是我的“羅森塔爾”,是他讓寂寂無聞的我有了第一次小宇宙的爆發。

  曾經,一個朋友四十不惑之後,淚光點點地對我說了這麼一句話:“如果有一對認為你很牛叉的父母是多麼幸運而幸福的事情!”因是家中次子,上有兄,下有弟,他的父母長期忽視他,且經常斥責他既不如兄長踏實,又不如弟弟聰慧,而他自己也在很長時間裡認為自己確實不行。直到三十歲後,才在多次的創業中發現自己的卓然。如果有一對賞識和鼓勵他的父母,也許他的成功會提早到來。

  無獨有偶,女作家三毛和她父親的關係也並不好。在散文《一生的戰役》中,三毛寫道:“我一生的悲哀,並不是要賺得全世界,而是要請你欣賞我。”是怎樣的漠視與不認可,才讓三毛寫下這樣感性的言辭?而她又需要花費多少努力才能有如斯成長。而且,儘管已經如此成功,卻仍逃不過宿命的安排。

  如果所有人都認為你是朽木,你就很難突破這個魔咒成長為一顆大樹。反之,如果有人總是能夠看到你最獨特的方面,並不斷鼓勵你,你就會有積極的心態,最終走向成功。好孩子真的是誇出來的。

  認為你可以做到更好的父母是天下的父母;賞識你才華的師長會是提攜你的貴人;總是能夠發現你諸多優點的朋友必是值得深交的知音!

  漫漫人生路,願我們每個人的身邊始終有一位這樣欣賞而支援自己的人!

  關於教育感言的範文

  1

  我北京一個朋友,兩口子名校畢業,收入都很不錯,還沒孩子,按理說應該過得瀟灑自在,可他倆就是省吃儉用,能存錢就存錢。

  我說這是何必呢,把生活質量搞這麼低。

  她說,沒辦法,準備要孩子,得提前把錢安排好買房子。

  學區房再”天價“,也得硬著頭皮上,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讀好學校決定孩子一生的命運。

  確實,為孩子的教育投資,幾乎是每個家長的頭等大事。

  我以前當老師的時候,見到最多的就是家長天天愁孩子的學習;

  現在身邊的朋友親戚,只要有孩子,最操心的,就是教育問題。

  怎麼讓孩子分數更高,上重點小學,中學,大學,

  花錢上各種培訓班輔導班,

  為出國留學存一大筆錢,蒐集留意各種升學留學教育資訊。。

  家長們的焦慮,一方面確實因為教育對孩子們太重要,

  不說個人素質發展這些比較虛的,單說找工作,

  你看現在稍好點兒的工作,招聘條件動輒211,985,碩士研究生,有的還特別看重留學經驗,家長和孩子們能不急嗎;

  往深了想,其實更是面對現實的不安。

  首先,中國優質教育極度集中,好老師集中在好學校,好學校的數量又很少,

  只能通過激烈的考試競爭,花錢買學區房,甚至找關係,擠破頭才進得去;

  其次,面對社會階層固化的現實,覺得殘酷也好,不公也罷,都沒用,

  你沒法否認,階層越高,越有條件享受更好的教育,孩子的階層也可能越高,享受更好的資源和生活。

  想辦法通過優質教育,讓孩子未來階層升級,才是實實在在要考慮的問題。

  2

  從50多萬人口的小城象山,辭掉老師工作到香港打拼,幾年時間,彈指一揮。

  有時候我想,如果沒有當初的“來香港留學”的決定,

  我應該還是在高中課堂裡,指著黑板教英文,聽孩子們叫我“陳老師”。

  現在做自媒體,做金融,經營自己的品牌,開公司,帶團隊,開各種新媒體課程。

  大家對我的稱呼也是五花八門:Spenser,立飛,老闆,陳總,S叔...

  我最喜歡的,還是“陳老師”。對教育的熱情,一直在心裡。

  雖然不再當正兒八經高中老師,想想自己很多時候確實在扮演老師的角色。

  在行見自媒體學員,一塊兒聽聽做自品牌分享,開網際網路寫作課,傳遞價值觀和方法論;

  帶團隊,教新人,寫職場文章,也都是在做“傳道授業解惑”的事兒。

  每次聽大家由衷地說,跟著陳老師能學到很多東西,得到實實在在的成長,我都感動地驕傲著,內心有團火蠢蠢欲動,蓄勢待發。

  朋友給我分享讀書心得,她最近看楊絳先生九十多歲寫的《走到人生邊上》。

  楊絳先生說“如果有一天突然離開,什麼都剩不下來,可能剩下來的就是她的靈魂,是她為這個世界做了點兒什麼。”這句話打到我了。

  哪怕我能做的,只是一點點小事,如果可以真正影響一些人,讓他們的視野更大,思維更深,選擇更廣,助力他們的人生過得更好,是極大的意義和成就感。

  再多的錢和名氣,都比不了。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到香港讀大學有什麼優勢?

  3

  這幾年,不少人問我是否要到香港留學。雖然這是個見仁見智的事情,我認為香港高等教育的優勢確實很明顯。

  首先,香港名校眾多,排名高,2016年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分別排名亞洲第2和第4,超過清華;香港城市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分別排亞洲第7和第8,超過北大。

  其次,作為國際金融,航運和物流中心,香港的國際化程度是內地任何城市無法比擬的。

  香港高校的國際學生比例將近三成,採用的是英國教學體制,理論實踐結合得很好,

  學習過程大多通過小組討論,演講報告,或者獨立研究專案進行,對英語能力,獨立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和溝通合作能力鍛鍊都很大。

  我讀研那會兒,每週會和幾門課的教授約單獨見面,請教,聊天,教授們也特別敬業和藹,耐心解答問題,還會推薦符合我情況的學習材料和資源。

  這種學習方式能調動積極性,完全區別國內的“填鴨”教學。

  香港高校和國外大學的聯絡很緊密,在歐美受認可度很高。這就帶來兩個好處:

  一是能提供很多交換生計劃。孩子們本科三、四年級可以申請去各國頂尖大學就讀一學期或學年,學分互認,不影響畢業。既能增強背景,也可以為繼續留學做準備。

  二是學生可以把香港當作跳板,更容易去到國外大學深造。我認識好多朋友,都是在香港唸完本科或研究生,再申請到歐美名校繼續念碩士或博士。

  還有一點就是就業留港。

  隨著英美移民政策收緊,在英美留學,留下來工作的機會真的很少。香港對大陸學生留港工作的政策就寬鬆很多了。

  大陸學生在畢業之後可以獲得一年無條件逗留簽證,方便找工作。

  讀書加工作留港滿7年,就可以申請香港永久居民。以前投資移民可得1000萬港幣。

  可以說,留學是移民香港價效比的方式。

  4

  不斷有專案找到我,我一直謹慎。畢竟這樣的決定,關係到一個孩子的一生,甚至一個家庭的命運。

  從一線教師到組建教育公司,從行業參與者到觀察者;我一直思考,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我能參與到其中的角色是什麼?如何借勢個人品牌的影響力,把香港優質的教育資源對接到內地?什麼專案和資源能夠限度體現香港教育優勢?

  查閱資料的時候,看到前耶魯大學校長理查德·萊文的一段話:“真正的教育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責任,遠大的志向,是批判的獨立思考,時時刻刻的自我覺知,終身學習的基礎以及獲得幸福的能力。”

  結合我自己的經驗和觀察,我認為大學教育應該著重培養:

  獨立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和人際溝通協作能力。剛好這幾項,又是國內教育最缺失的部分。

  如果能夠把香港的大學教育推廣到內地,應該能發揮優勢,幫到很多人。

  5

  現在來香港留學,主要分兩類,

  一是讀研,這也不是新鮮事兒了,我收到的諮詢最多的也是關於碩士留學。其實這部分申請服務,市面上已經很成熟,DIY也問題不大,各種論壇一大把文書面經。。

  二是本科,但這不是普通人可以讀的,都是各省高考佼佼者在競爭。

  其實,在香港高校,還有一個體系,能讓孩子在背景一般的情況下,享受香港名校的大學教育。

  這個體系就是香港留學2+2專案,2年副學位加2年本科,最終拿到和直接入讀本科完全一樣的畢業證書。

  副學位***Associate'sDegree***是一種源自北美的學位等級,學生2年完成課程後,可以銜接香港、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大學的本科課程。

  香港開設副學位課程的學校,包括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等名校。

  我們一個學生,高考文科三本線,英語100分,到香港大學念副學士,兩年後升學到香港理工大學念本科,和他們班當時第一名做同學。

  如果這個孩子當時選擇留在內地,也就只能上三本院校。

  一個決定,改變了他的人生。選擇對了,手裡的牌再普通,也可以翻盤。

  這個孩子和我說,當年和他成績差不多的同學,大多不知道還有香港副學位這條路,如果和他一樣瞭解這個資訊,肯定也有機會翻盤人生。這就是資訊不對稱造成的遺憾。

  俞敏洪上個月在鳳凰衛視專訪裡,提到想用網際網路方法把新東方的優良師資帶到農村,當地配個輔導老師,提高升學率。

  其實這就是優化資源配置的思維。好的東西,讓更多人受益,才能發揮更大價值。

  所以,我決定在全國範圍召集合作招生機構,深度參與香港優質教育資源再分配,把副學位專案介紹到更多城市和學校,給更多孩子改變命運的選擇和機會,幫助他們升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