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創業失敗經驗分享

  創業路上或許沒有高人大牛一路幫你把關,但是可以看看失敗者的經驗從而避免重蹈覆轍。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案例1:草根創業者:我是如何失敗的

  失敗如影隨形

  新聞說:“今年是史上最難就業季。”我已經畢業四年了,當年TMD新聞也說是史上最難就業季,估計是小編把時間改了改,把舊稿又重新發了一遍。這四年裡,我在小公司工作了兩年,創業花了兩年。都以失敗告終,都說失敗是成功的媽媽,但他媽的她就沒有帶兒子出現過。

  第一個供職的公司,是由老闆、老闆娘、做飯岳母加上員工組成的六人小公司。當時想著剛畢業的年輕人最主要的是學習,跟著這種“創業成功人士”可以學到創業經驗,所以當時也就不計較簽約不簽約,收入多少。半年後我學到的是忽悠客戶,給客戶送回扣,被客戶罵的時候要嬉皮笑臉。最核心的技能是找上家拿到低價產品,這個不能說太細,反正沒關係是行不通的。我離職的時候,老闆娘給我七扣八扣,得到的最後一個月工資是250塊,不多不少,她是故意的,但,沒關係,她一直都那樣。

  初創業,不是打雞血就夠了

  2011年,離職後,我跟一個客戶去創業了,當年我們看到了國外的團購網站已經相當的火爆了,而國內卻還沒有相同型別的網站,我們都以為自己發現了新大陸。於是很快成立了市場部,運營部等部門,相應的群發郵件以及論壇炒作也開始實施了起來。有些時候我們會圍在一起在辦公室看一些紀錄片,比如騰訊的成長,阿里巴巴的成長,但是打雞血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因為看完這些激勵人心的視訊並不代表第二天你來辦公室除了拍蒼蠅外還有別的事情可做,沒有訂單的公司是走不了多遠的。

  那時候我們還有一種信念:網際網路不是大魚吃小魚的時代,而是一個快魚吃慢魚的時代,我們自稱小快魚。如果我能回去幾年前的那間辦公室,我一定會對他們說,別想太多了,你們連企鵝屎都吃不著。本來以為團購這種模式可以給商家帶來消費者,給消費者帶去實惠,然後我們就是雙方的寵兒,他們會夾道歡迎我們;實際卻是因為給商家帶過去的消費者寥寥無幾而拿不到商家更多的優惠,拿不到更多的優惠消費者鳥都不鳥你,想象中的夾道歡迎很快變成了現實中的夾道送行。

  有一句話說得好:每個人照照鏡子都會覺得自己挺帥的。初級創業者很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我覺得這個專案一定可行,很快就能大賣,我們很快就可以樹立起自己的品牌。這種熱血創業者,身上流淌的不是雞血就是狗血。退一步講,就算你想到的專案確實有市場,你也是第一個投入市場的,馬上就會有很多人來模仿超越你的。網際網路相對於其他傳統行業來說市場化很高的,也是很開放的。好處就是在網際網路上有想法的話可以很快就投入去嘗試,不好的地方就是很有可能你還沒站穩腳跟,就被各種大魚小魚啃得你連骨頭都不剩。

  別太相信成功者的話

  個人覺得,創業者不要花太多精力去研究那些所謂的成功者的經歷以及他們說過的話,畢竟“時勢造英雄”時勢排前面,英雄在後面。有些時候那些大佬們說的一些話有很大一部分也是為了公司宣傳跟炒作需要,比如說我到現在都不相信馬雲說自己只會用電腦來接收電子郵件跟聊天,那只是他想讓普通的使用者覺得只要會打字就能夠用淘寶網而已。創業者不能被誤導成為:我使用電腦的水平跟馬雲差不多,所以不排除我能夠達到他那種高度。有這種想法的人你還不如去照著馬雲的面相整個容。他能夠達到這個高度是因為網際網路需要一個這樣的公司,而馬雲的公司正好有這個能力,而且他正好有這個能力當這樣公司的一個老闆。

  創業者要做的事情就是好好努力,少點坐家裡空想,多點出去瞭解一下市場,同時做好準備去迎接失敗,因為大部分都是失敗者,無論在什麼國家,什麼領域,成功都只是屬於少數人的。當你成功了,你應該感到幸運;當你失敗了,就多陪陪家人跟朋友吧。

  案例2: 草根網際網路創業者經驗分享:創業失敗到底為什麼?

      第一次創業:慘敗。

  09年,我和朋友做了一個網站,賣嬰兒用品和衣服。團隊分工明確、齊備,錢緊巴巴的但是夠用,技術略缺但是足夠startup,不缺渠道。但是還是在第九個月的時候散掉了。

  其實那時候,我們不圖做的多大,主要是賣貨嘛。投入20萬以內,虧了十萬。雖然不多,但是很心痛,後來反思良多,一輩子也忘不掉的東西:

  1.計劃書上一帶而過的一句話,可能在執行上是非常有難度的。致命的問題往往不是大的方向,而是很多細節的累積。

  例子:商品圖片拍好。這個事情,我們到最後都沒做到自己滿意。尤其是嬰兒衣服的拍攝,不能用麻豆,不能用模型,平擺沒感覺。總之,就tmd拍不好。諸如這樣的事情還是蠻多的。所以,專案整體的質量,是很多很多細節決定的。

  2.對行業的不瞭解,或者瞭解不夠全面,往往會帶來從來都沒考慮過的問題。

  例子:我們做的嬰兒用品、服飾。是因為大學在常熟讀的,很多嬰童品牌的江蘇總部都在常熟,也有幾家比較大型的品牌託管運營公司。我們談下了其中幾家。致命的問題是:在服裝行業,每一款衣服,在進貨的時候,必須要顏色、尺寸齊備的。比如,某一款,有三個size,三個顏色,那麼,你進貨的時候就要各自來一套。

  我們在做之前,就不知道這個行業規則,所以,銷量好的size的利潤,換回了一堆銷量不好的size。

  3.注意力沒有放到最核心的問題上面。

  例子:我們最開始,注意力都放到了網站體驗,商品包裝,圖片拍攝,商品種類齊備等等方面。電子商務最核心的部分:賣。倒沒有做多少實質性的事情。

  電子商務,輕電子,重商務。我們應該把大部分的注意力用來提高銷量上面,但是我們都浪費在很多並不是那麼重要的方面上了。

  4.對專案的預期,比實際情況更樂觀。

  例子:到決定關閉之前,我們每天能營業額在1400左右,雖然很少但是還不錯哈。在計算了之後,發現並不賺錢。

  5.最大最大的問題,不懂堅持,輕易就放棄。

  其實,以上的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我們團隊能力齊備,雖然艱苦,但是錢夠用,雖然做的不是很完美,但是後來銷量還好。至少看到一束光。

  我們最大的問題是,在面對那麼多讓人沮喪的問題後,在計算出並不是那麼賺錢之後。在恰好各自都有比較誘人的offer之後,我們竟然決定放棄了!!!!

  其實,在現在看來,當時如果我們堅持下去,現在應該是挺不錯的風景吧!

  可是,稚嫩總是要付出代價之後才可以變得成熟的。感謝這次經歷!

  第二次創業:丟人。

  在兩家公司呆過之後。我又按耐不住。覺得自己在思維上和能力上都不是那麼欠缺。

  又恰好遇到了前合作人。很快的時間裡就確定了做一個網站。

  兩個月前離開,也反思了很多:

  6.股份、分紅等等事情,說出來不算數,落實到白紙黑字。甚至有合約都不管用,要擦亮眼睛,選擇對合夥人。

  作為次要合夥人,和主要投資人之間商定的股份分紅等問題,一直都沒有落實到公司章程、協議裡面。到最後,直接閉口不談。很挫敗。

  7.員工的選擇,如果不能既能力牛,又合適。那麼要找最合適的人,而不是找到技能牛的人然後企圖讓他變成合適的人。

  越發覺得,在創業團隊裡,每個人都要在負責的部分裡可以獨當一面。各自把自己負責的事情做到最好。能力的要求就是這樣。其實不是那麼重要。

  最重要的是。你的員工,是不是有創業心態的。是不是把事情放到腦子裡的。

  下班之後,什麼都不記得,不在乎的人,堅決不要,一旦發現是這樣的人,立馬勸退。

  要對員工負責,以換取他對專案的負責。要對員工付出,以換取他對專案的付出。

  如果你做到了,他做不到。那就離開。

  有時候,創業不得不說出一些承諾。承諾將來。

  很多創業者都為怎麼讓不相信承諾的人相信他的承諾。我的回答是:不相信的,就不要留下來。

  是的,創業leader總是要描述一下未來,畫一些大餅。但是所有人都要明白,大餅是大家一起做出來才能吃得到的。做不出來,就是大餅,做的出來,就是未來。

  所以,要選擇最合適的人,能力夠用,態度足夠好,足夠負責人,足夠信任這個專案、團隊。願意付出,願意一起做出成績,然後分享成果。

  8.要選擇有想象力的市場。

  第四個月就拿到收入,後來也陸續收到了二十多萬。第一年。

  這個時候,我才沮喪的發現,這個專案做到最好,也只是一年一兩百萬。

  這樣的市場空間,真的是雞肋啊。我們預期的其實是千萬級別的。

  只是,我們預期錯了。

  甚至在除掉成本之後,都沒辦法拿剩餘的利潤對我的團隊負責。怎麼給他們過的更好,怎麼讓他們安家落戶。

  9.團隊leader一定要比任何人都努力,而且要讓團隊其他成員知道、認可leader的努力。

  我這方面犯了錯誤。

  我習慣晚上做事,每天晚上很晚,白天就起的晚一些。就懶散一些。

  可是,有的同事,就尼瑪學會了我白天的休閒,無視我熬夜到死啊!!!

  時間長了,不是那麼適合的人,就會更不適合。適合的人,也會有想法。切記這一點。

  案例3:為什麼草根創業失敗的多,成功的少?

  缺乏經驗

  很多人剛剛畢業出來,在缺乏社會經驗時候選擇了自主創業,他們往往會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顯得迷惘而不夠老練。在平常聯絡或交流客戶的時候,缺乏了人際關係的經驗,很有可能導致一個意向客戶的流失,這關根到底是社會經驗的不足所導致。還有就是貿貿然去投入一個新的行業當中,自己之前並未瞭解過該行業的一些行規,這樣的結果會導致創業初期的過渡期變得十分漫長,從而導致失敗。

  缺乏人脈資源

  在社會關係這個龐大而又複雜的圈子當中,人脈資源顯得極為重要。在中國無論我們辦什麼事,都會託用到人脈資源的關係,如果你選擇投身的行業中,連做該行業的認識的人都沒有,就算你有再好專案、再好的產品也很難推廣出去。舉個例子:甲乙兩家公司都是做同一款產品,效果基本一樣。甲公司的人脈資源非常好,首先將自身的產品推廣給自己的人脈資源,這些人用了產品感覺到效果好就會介紹給身邊的朋友,如此類推,就會產生了蝴蝶效應,從而達到了品牌效果的目的。而相反乙公司的資源相當缺乏,每次推銷只能靠自身銷售人員去說服消費者,因為現代社會人與人的信任度極低,當一個陌生人給你推銷一款陌生產品的時候,你會接受嗎?

  缺乏資金

  草根創業往往最缺乏的就是資金,本身他們自己就沒有太多的資本去運營一個公司,所以有很多專案在進行到一半的時候資金鍊斷裂,導致整個專案的失敗。

  不捨得花錢

  很多草根在創業時,由於資金的缺乏,有很多方面都不捨得花錢去投入。舉個例子:有一個人在某行業幹了幾年,對行業內的操作和人脈資源都積累到一定程度,想在網際網路上建立一個該行業的大型入口網站。但這個人初始的資金不太充裕,在經過多家公司對網站的報價以後,他決定不如自己來動手做,於是就開始學習html、模板、php...等等。最後的結果是,自己搞了差不多半年時間,做出來的網站根本不能用,最後不了了之。

  跟風

  中國人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跟風,在某一個專案突然火爆起來的時候,你會發現原本一個城市裡只有 2 3家在做的專案,突然變成幾十家。這是現在存在的一個普遍狀況,就好像幾年前的返利網,幾乎成千上萬家,到現在由於種種原因倒閉的倒閉、跑路的跑路。還有就在兩年前曾經紅火一時的家用榨油機,在某節目中播出了家用榨油機的技術,隨後家用榨油機工廠如雨後春筍般爆發,兩年過去了,不知道這些工廠現在是否還在盈利?

  堅持不下去

  馬雲有一句話說得很好”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意思就是我們堅持做下去,不能半途而廢。很多創業公司在頭一兩年開展業務起來很不順暢,導致公司不賺錢,最終堅持不下去,從而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