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薑的常用配方和相關知識介紹

  乾薑熬湯可以驅寒,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那麼除此之外它還能怎麼吃才能發揮它的功效呢?下面小編帶來了,歡迎閱讀。

  乾薑的常用配方

  ①治卒心痛:乾薑末,溫酒服方寸匕,須臾,六、七服,瘥。***《補缺肘後方》***

  ②治少陰病,下利清谷,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甘草100克***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乾薑150克***強人可四兩***。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傷寒論》通脈四逆湯***

  ③治中寒水瀉:乾薑***炮***研末,飲服10克。***《千金方》***

  ④治頭目旋暈吐逆:川乾薑100克***炮***,甘草50克***炙赤色***。上二味,為粗末。每服20-25克,用水二盞,煎至八分,食前熱服。***《傳信適用方》止逆湯***

  ⑤治妊娠嘔吐不止:乾薑、人蔘各50克,半夏100克。上三味,末之,以生薑汁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三服。***《金匱要略》乾薑人蔘半夏丸***

  ⑥治傷寒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太熱者:乾薑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傷寒論》乾薑附子湯***

  ⑦治脾寒瘧疾:一干姜、高良薑等分。為末。每服5克,水一盞,煎至七分服。二乾薑炒黑為末,臨發時以溫酒服三錢匕。***《外臺》***

  ⑧治寒痢青色:乾薑切豆大,海米飲服六、七枚,日三夜一。***《補缺肘後方》***

  ⑨治吐血不止:乾薑為末,童子小便調服5克。***《千金方》***

  ⑩治吐、下血:當歸、阿膠各4克,川芎2.5克,蒲黃5克,柏葉7.5克,炒姜炭七分。上水煎,百草霜末點服。***《觀聚方要補》斷紅飲***

  乾薑的相關知識介紹

  1. 炮製: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或塊,乾燥。炮製後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

  2. 姜按用途和收穫季節不同而有嫩姜和老薑之分:

  嫩姜多在八月份挖掘,一般含水多,纖維少,辛辣味淡薄,除做調味品外,尚可炒食,做薑糖等;

  老薑多在十一月份挖掘,水分少,辛辣味濃,主要用做調味。

  3. 姜是一種極為重要的調味品,同時也可作為蔬選單獨食用,而且還是一味重要的中藥材。

  4. 它可將自身的辛辣味和特殊芳香滲入到菜餚中,使之鮮美可口,味道清香。

  5. 姜的品質要求:修整乾淨,不帶泥土、毛根、不爛、無蔫萎、蟲傷,無受熱、受凍現象。姜受熱,生白毛,皮變紅,易爛;受凍則皮軟,外皮脫落,手捏流薑汁。

  乾薑適合人群:陰虛內熱,血熱妄行者禁服。

  乾薑食療作用:乾薑味辛,性熱;歸脾、胃、心、肺經;芳辣竄散,降中有升,走而能守;

  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漸肺化飲的功效;

  主治脘腹冷痛,嘔吐瀉痢,胸痺心痛,亡陽厥逆,寒溼痺痛,寒飲喘咳。

  乾薑食物相剋:乾薑惡黃連、黃芩、天鼠矢。

  乾薑做法指導:

  1. 脘腹冷痛者,多與高良薑配伍。

  2. 汗吐下太過,亡陽欲脫,四肢厥逆,脈微欲絕者,可與附子相須為用,即可增強附子回陽救逆之功,又可減低附子之毒性。

  3. 寒飲伏肺,症見咳嗽氣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者,可與細辛、五味子等配伍。

  烹呼叫途:薑片亦為烹任調料,其應用參見“生薑”條。姜粉則為“五香粉”和“咖哩粉”的原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