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後感二年級作文10篇

  《沒頭腦和不高興》這本書是一本非常有趣,又特別具有現實教育意義的好書。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後感,供大家參考!

  《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後感

  星期一下午我讀了《沒頭腦和不高興》一文。

  這篇文章寫的是一個12歲的少年,丟三拉四的習慣。例如他在朋友家寫作業,回家的時候忘了拿書包,回來拿書包時又忘記拿手套,又回來拿手套。後來他認識到自己的缺點,改掉了毛病。

  讀了這篇故事後,仔細一想我也有這個毛病。例如寫字缺橫少點的毛病,所以每次聽寫的時候總得不到滿分。讓老師一次又一次幫我糾正,我感到很羞愧。

  以後寫字的時候要認真,避免發生這種錯誤。

  《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後感 許景皓

  “沒頭腦”和“不高興”是書裡面兩位小朋友的名字,聽起來這名字也挺有意思的。“沒頭腦”這位小朋友不是不聰明,只是做事情會丟三落四。“不高興”這位小朋友不是不會笑,而是他的性格十分任性,總是不願意和別人溝通,喜歡獨來獨往,其實他的性格挺像我的一個好朋友的。

  書中寫到“沒頭腦”被神仙變成大人後,他第一件事情就給小朋友們設計了一座三百層高的大樓作為少年宮,可是這麼高的大樓居然沒有電梯。而看戲的樓層又在兩百二十五層,去看一場戲,來回要一個月,還要帶上乾糧、被褥。天天這樣爬樓梯,爬的每個人都無精打采了。

  我也會有他們的缺點,這本書,以後做事情之前要認真全面的考慮,一心一意,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團結有愛。

  《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後感 林煜博

  我很喜歡看《沒頭腦和不高興》這本書。“沒頭腦和不高興”說的是叫“沒頭腦”和“不高興”的兩個小朋友的故事。“沒頭腦”並不是沒有頭腦,只是他無論做什麼事都丟三落四,所以才得了個“沒頭腦”的外號。他的朋友“不高興”更是有意思,動不動就生氣。這也不高興,那也不高興,你說向東好,他偏說向西好,把人都煩死了。

  可他們想等長大了就好了。可是神仙把他們變成長大後,他們還是像小時候一樣的“沒頭腦和不高興”。沒頭腦當上了一位工程師,設計了一座三百層的少年宮,忘記設計電梯 “不高興”呢,他扮演老虎卻總不高興按劇本要求被武松打死,結果急死了臺下的小朋友,後來他們都認識了自己身上的缺點,改正了錯誤,養成了好習慣 !

  《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後感

  過中秋節前,老師給我們發了一本書叫《沒頭腦和不高興》,看到書名我就想:沒頭腦怎麼就沒頭腦,不高興怎麼就不高興了呢?我就帶著問題去讀。

  我讀完以後才知道,因為沒頭腦總是忘事兒,所以別人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沒頭腦”。不高興是因為他幹什麼都說不高興,所以別人叫他“不高興”。《沒頭腦和不高興》書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是“當心你自己身上的小妖精”,多多以前很乖,可是從多多生過病以後就不乖了。爺爺告訴多多他身體裡有脾氣精的時候,多多很勇敢把脾氣精給趕走了。我讀了這本書懂得了不要忘事,每天一定要開心才行。

  《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後感 潘舒嫻

  這學期,老師推薦我們看任溶溶爺爺寫的《沒頭腦和不高興》這本書。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就被封面上的兩個小男孩的圖片給吸引住了。我想著兩個搞笑的小男孩就是這本書的主人公——“沒頭腦”和“不高興”吧!

  接著,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開書本起來。書中寫了一個說他卻又恨聰明,說他聰明他又是一個什麼事情都記不住的人,那就是“沒頭腦”。說起“不高興”,他可是個很有趣的人,別人喜歡這麼做他就偏喜歡那麼做。可想而知,當這麼有趣的兩個人遇上一個搞笑的仙人會發生多麼精彩的故事呀!

  翻了一頁又一頁,看看他們,再看看自己,有時覺得自己彷彿就是書中他們的影子。平時老師叫我們帶東西來學校,我總是忘記,還要麻煩媽媽一趟一趟地來回送;媽媽總是苦口婆心地教育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而我卻不聽,甚至還唱反調。這本書以後,我徹頭徹尾地明白了自己以前是多麼的不懂事,不過從今以後我一定會改正的!

  任溶溶爺爺的這本書帶給我許多知識,陪我度過了美好的時光。好長一段時間,我對這本書都愛不釋手!

  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後感

  我讀了這一本書是沒頭腦和不高興,這本書有很多故事是任榕西爺爺寫的,以後,我笑的半死,真是太好笑了。

  故事裡兩個主人公的外號沒頭腦不是不聰明,只是做事馬馬虎虎,常常丟三落四。

  不高興不是不會笑,而是固執任性,總不願和他人配合。我覺得我也有沒頭腦和不高興這些壞毛病,比如丟三落四做事馬馬虎虎,如果現在不改正。這些壞習慣,長大就像沒頭腦和不高興一樣。

  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怎樣克服缺點,怎樣尊重長輩怎樣獨立思考,怎樣與人合作怎樣刻苦學習。

  《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後感

  故事講述了兩個孩子“沒頭腦”和“不高興”是兩個主人公的外號。“沒頭腦”不是不聰明,只是做事馬虎,常常丟三落四;“不高興”不是不會笑,而是固執任性,總不願意與他人協調配合。為幫他們改正缺點,暫時把他倆變成了大人。“沒頭腦”當上工程師以後,設計了一座三百層的摩天大廈作少年宮,忘了設計電梯,到兩百二十五層樓上去看場戲,得背上乾糧、被褥,上下一次要一個月。“不高興”呢,他跟人搭檔演“武松打虎”,他扮演老虎,卻總不高興按照劇情的要求被武松打死,結果急煞了臺下看戲的小朋友。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沒頭腦”和“不高興”就像我們身上的一些小毛病一樣,有時我們做事情會不動腦筋,這也想不到,那也沒考慮到,結果事情沒做成功。有時候我們做事情動了腦筋,卻因為這個不高興或者那個不高興,事情也沒有做成功。

  所以我們要在學習好每一門功課的同時,努力改正身上的每一處小毛病,從小時候開始,堅持好的習慣,這樣,長大才能真正成才。

  《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後感  胡飄予

  今天早上 ,我一本書,書名是《沒頭腦和不高興》。我想每個人都有頭有腦,難道他沒頭沒腦?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有一天沒頭腦去同學家玩,玩好就走出了門,同學把門關上了,過了一會兒同學聽到了敲門聲,開啟門一看發現是沒頭腦,沒頭腦說他書包忘拿了,沒頭腦去裡面找書包,找到書包後沒頭腦就走了。又過了會兒沒頭腦又來了,他說他把帽子落下了。

  到了第三次,同學懶得開門了,便把沒頭腦的一副手套扔了出去說:“你的!拿去!”同學轉身一看發現沒頭腦的書包又落下了。到了沒頭腦十二歲生日,同學的爸爸把沒頭腦的書包還回去沒頭腦說:“叔叔,你怎麼送那麼多東西給我啊,你看,鉛筆、本子、皮球。”沒頭腦仔細的看這些東西,發現都是自己的東西。媽媽說:“那你還不快說謝謝!”

  同學說:“不用謝了,都是他自己的東西。”媽媽聽了忍不住嘆氣,衝著他說:“瞧你這個沒頭腦,以後可怎麼做大事情!”看到這裡,大家可別學他,把東西忘在別人家,還要別人送回來。

  《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後感

  暑假到了,為豐富我的暑假生活,奶奶給我買來了《沒頭腦和不高興》這本書讓我讀,聽到題目我就充滿了好奇,所以奶奶一買回來,我就迫不及待的開啟這本書,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

  第一個故事就是《沒頭腦和不高興》,裡面講的是有個孩子總愛丟三落四,大家叫他“沒頭腦”,媽媽為他的將來發愁,他卻不以為然;還有個孩子叫“不高興”,他總愛跟人唱反調,天天嘴裡說著:不高興、不高興。後來他們發現自己的這些習慣很不好,並改正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知道了:做事不能丟三落四,天天都要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千萬不能學習他們兩個!

  《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後感 黃嘉怡

  這幾天,我一本幽默兒童故事《沒頭腦和不高興》,這是一本書很有意義的書,內容很好笑,也讓我很受啟發。

  書中有兩個小主人公,一個是“沒頭腦”,一個是“不高興”。沒頭腦做事總是馬馬虎虎、丟三落四,所以人家都叫他沒頭腦。另一個是他的同學“不高興”,不高興有個怪脾氣,他總是說的三個字就是“不高興”,不願意和別人協調配合。長大後,“沒頭腦”當上了工程師,設計了一座1000層的大廈,圖紙上只畫了999層,還忘了做電梯,到了999層樓去看戲,得背上乾糧、被子,上下一次要走一個月。“不高興”當了演員,他演“武松打虎”中的老虎,不高興被武松打死,變成了老虎打武松。

  對照自己,我平時有時也會丟三落四的現象:有好幾次忘記帶紅領巾了,考試的時候因漏加標點符號被老師扣分。以後我一定要加以改正。我們不能學習書中的沒頭腦和不高興,做事不能馬虎,做作業的時候要認真仔細,做完作業後一定要檢查,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能做的事情就要高高興興去做,不要總是說“不”,那樣讓別人不高興,也讓自己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