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法律事務就業問題是什麼

  法律事務是一項專業來的,每年大專畢業的法律實務生也是挺多的,因此隨之而來的就是就業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大專法律事務就業問題相關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大專法律事務就業問題

  法律事務專業以培養適應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高階專門人才。

  就業崗位適用範圍為:公、檢、法等各級政法機關的執行員、書記員、法警、內勤、辦事員;政府各級各類行政執法機關的公務員;公證處、律師事務所、仲裁機構、法律服務所的法律助理、法律工作者、接待員;公司、企事業單位的法律事務工作、經理助理、辦事員、文員等。

  法律事務專業主要課程:思想修養、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中國論文建設、哲學、體育、英語、法學理論基礎、憲法學、中國法制史、刑法學、司法鑑定、刑事訴訟法、民法學、婚姻法、經濟法、涉外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法學各學科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

  2.掌握法學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術;

  3.瞭解法學的理論前沿和法制建設的趨勢;

  4.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

  5.具有運用法學知識去認識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能力。

  法、行政訴訟法等。

  法律事務就業形勢的分析

  自2002年開始,從事法官、檢察官、律師、公證員職業必須通過國家統一的司法考試,只有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後才能從事這四大法律職業。而對於法律專業的就業形勢,隨著社會形式也在變化。

  在九十年代,法律專業畢業生在社會上比較搶手,社會需求旺盛,當時社會輿論也似乎一邊倒,法學是熱門專業似乎已是不爭的事實。加上辦學成本投入不大,於是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許多高校紛紛上馬興辦法律專業。近年來法律專業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似乎是門庭冷落,一些學生紛紛抱怨社會需求的有限以及法學教育繁榮下面掩蓋的“氾濫”現象,一些法律專業畢業生甚至被迫放棄法律專業而從事其他工作。

  應該說在依法治國方略的背景下,從長遠來看,法律專業作為朝陽學科,其畢業生的就業大有發展前景。從法律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來看,他們擁有紮實的專業基礎,能夠在檢察機關、審判機關、行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仲裁機構以及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服務工作。法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前景非常廣闊,做警官、檢察官、法官、行政機關公務員;到大公司主管法律事務、做律師;到高校做法學教師;到研究所做法學研究者都是不錯的選擇。

  而從能力和綜合素質來看,社會各界對法學人才的要求更高了。這種要求不僅侷限在傳統的學歷證書、學位證書上,更多地體現在能力和綜合素質等方面。“凡進必考”的政策是畢業生就業求職中的公平競爭、一視同仁原則的體現。而能否“過關斬將”,更多的是靠自己的就業競爭力。國家司法考試製度的的實施,便是法律專業畢業生從事相關職業必須首要攻克的“難題”。

  法律事務就業的建議

  ***一***調整心態,提升與人溝通的能力

  我所在的部門是商品房售後服務部門,負責處理房地產開發各個環節中客戶、業主以及合作商家提出的異議和投訴。應該說,房地產開發企業是粗放的加工業,建築材料檔次、工程施工質量、監理責任心大小等都會對房屋質量帶來影響。千萬不要以為大發展商房屋質量就一定很過關而小的發展商質量一定就不行!

  售後服務人員每天都要與房屋出現問題的業主打交道。有時候還要受業主的氣,代公司接受業主的責難和批評!這種局面對於初入行的人來說,一下子可能接受不了,甚至與業主產生言語衝突,但不管怎樣,這種工作還是很富有挑戰性的!不僅工作態度要好,更重要的是要有判別政策、法律的能力,因為做客服工作僅僅態度好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要為投訴人解決問題。當投訴人怨氣很大時,還要與他們分析問題的成因、處理的方式以及法律對此類問題的規定,這樣才有可能說服對方,讓對方心平氣和地配合問題的處理,所以做這類工作,法律還是有用武之地的!

  南方經濟比較發達,人們的法律意識都比較高,遇到不能及時解決的問題,他們知道尋求法律途徑解決,比如仲裁、訴訟,有時會藉助新聞媒體、消委會的力量討說法。客服人員就要有一定的政策、法律水平。在這樣的部門工作,收穫最大的是大大提升了與人溝通的能力和技巧,鍛鍊了應付困難、解決困難的能力!

  ***二***在工作中學習管理

  當時售後服務部門是剛剛組建的,我參與了該部門成立到正常運作的整個過程,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很佩服那些有管理經驗的職場人士!新招聘的部門經理有那麼多的想法,至今還讓我難忘!從部門的架構到崗位責任,從售後服務的職能到對產品品牌的提升,一套一套的!

  原來這些通過實踐掌握的東西在書本上還真學不到。那時我懂得了為什麼用人單位不願招聘沒有工作經驗的人,確實單位沒有培養人的義務!招人是希望這個人能為公司創造效益,不是培訓!優勝劣汰,雙向選擇,這是市場經濟社會必然的趨勢,也是成熟的用人機制中人才普遍感到壓力大的原因。在廣州,每到雙休日,購書中心都會擠滿渴求知識的人!沒有別人逼迫他們看書、買書,是他們自己在逼迫自己!

  既然在企業謀生,就得謀求在企業的生存、發展之道,我開始琢磨個人努力與團隊合作的關係,專業與管理之間的關係。以前,總是說外行不能領導內行,可現在覺得這句話不完全正確,所謂的“外行”可能專業知識沒有你專業人員精通,但有管理經驗的人卻可以很好地將內行人士凝聚在一起,形成合力,這應該就是“管理”,就是“團隊合作”。

  除了做專業分析方面的筆記,還堅持做管理學習心得方面的小結。部門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鏈條,重要性自不待言。如果連部門都不能管理好,何談企業管理?凡事從大處著想,從小處著手。先模仿,後創新。慢慢地,我好象悟出一些門道,經理外出讓我代行職責時,我不再有心虛和慌張,雖然管理手法不夠老道,但已經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


1.從事法律事務工作總結

2.公司2017年法律事務工作計劃範文

3.專科法律事務就業範圍

4.2017大專就業率高的專業排名

5.2017大專學什麼專業就業前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