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績效指標有哪些內容

  時間績效指標是指用來衡量採購人員處理訂單的效率以及控制供應商交貨時間的指標。不管是提前交貨還是延遲交貨,都可能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成本和費用。那麼?

  時間績效指標內容:緊急採購費用指標

  緊急運輸方式***如空運***的費用是指因緊急情況採用緊急運輸方式的費用。將緊急採購費用與正常運輸方式的差額進行考核。

  時間績效指標內容:停工斷料損失指標

  停工生產車間作業人員工資及有關費用的損失。除了前述指標所顯示的直接費用或損失外,還有許多間接損失。例如,經常停工斷料,造成顧客訂單流失、員工離職,以及恢復正常作業的機器必須做的各項調整***包括溫度、壓力等***;緊急採購會使購入的價格偏高,質量欠佳,連帶也會產生趕工時間,必須支付額外的加班費用。這些費用與損失,通常都沒有估算在此項指標內。例如,一汽大眾採用ERP系統後,在採購上根據計劃和物料清單對庫存量進行查對,由計算機快速計算出所缺物料的品種、數量和進貨時間,將採購進貨下達到各個廠,然後由採購人員從系統中檢視各供應商的歷史資訊,根據其價格、供貨質量、服務等指標來選擇供應商。這樣既能準確、高質量地實現物料採購,又大大縮短了採購週期。

  由於採購的準確和及時,使庫存量大大降低。以前,庫存資金佔用嚴重,僅國產化件資金佔用量就高達1.2億元。公司在使用ERP系統之後,庫存資金降低到4千萬元左右。同時,系統對庫存量的上限和下限有嚴格的控制,只要庫存量達到了上限,系統就會給出報警訊號,則物料無法再進入倉庫;而達到下限時,系統也會提醒採購人員立即補充庫存,起到了自動提示和監督的作用。

  延伸閱讀

  延遲交貨是指 賣方沒有嚴格按照 合同所規定的時間完成交貨任務,而是在 合同規定的交貨期後一段時間才履行交貨義務。雖然 賣方已經完成了他的交貨任務,只是 交貨時間往後推遲,但有時如貨物價格波動幅度較大時,會給買方帶來比較嚴重的損失。因此在實際業務中, 賣方不按時交貨,特別是延遲交貨為一種常見的 違約形式。

  直接費用是指直接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直接材料費、直接人工費和其他直接支出。

  間接損失就是可得利益的喪失,即應當得到的利益因受侵權行為的侵害而沒有得到,包括人身損害造成的間接損失和財物損害造成的間接損失。

  交貨時間:賣方按買賣合同規定將合同 貨物交付給買方或者承運人的期限。

  交貨時間是買賣合同的主要交易條件。

  公約規定:

  ***1***賣方必須在合同規定的日期或一段時間內 交付貨物;如合同未規定日期或一段交貨時間,則應在訂立合同後一段合理時間內交貨。

  ***2***如賣方在合同規定的時間以前交貨,或者遲延交貨,買方有權要求 損害賠償和/或拒收貨物,也可宣告合同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