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成長的勵志故事

  一個個,告訴我們怎樣才能正確地認識人生,達觀地看待人生,成功地把握人生,快樂地享受人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我高中三年級的時候,母親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搬到首爾照顧二哥。我和妹妹因為要讀高中,只能暫時留在浦項。父母為了籌措在首爾的生活費,把房子和做買賣的用具都賣了,只給我和妹妹準備了一間很小的房間。我們倆一邊讀書,一邊還要想辦法養活自己。父母每個月寄來的伙食費根本不夠我們吃飽,天天喝稀粥也很難維持一個月。妹妹實在餓得受不了,就央求我:“哥哥,咱們哪怕前10天吃個飽,後20天餓肚子也行啊。”但我知道如果那樣做,我們倆一定會餓死。我找來30個紙袋子,把一個月的糧食分成30份,一天就拿出一份,讓妹妹去煮粥。直到現在,妹妹見到我還總是苦笑著說:“哥哥當時真殘酷,我差點離家出走。”

  1959年12月,18歲的我和妹妹終於踏上了開往首爾的火車。一路上,我心裡有種說不出的孤獨與迷惘。離開艱難生活了14年的浦項,從今往後,陌生的首爾又將拋給我怎樣的面貌?父母似乎還沒有在首爾***下來,貧窮開始糾纏不休。但是,我心裡總還期待著首爾能有和浦項不一樣的東西在等待著我。

  父母在梨泰院的棚戶區租了一間小屋子,每天到市場上賣蔬菜,和在浦項時沒什麼兩樣。我那時沒本錢做買賣,倒是難得地清閒起來。我曾經坐著電車,從始發站坐到終點站,再從終點站坐到始發站。不知不覺間,我會走到東崇洞?安巖洞?新村這些大學街。看到穿著校服的大學生們來來往往,我的心裡忍不住一陣難過。唉,連飯都吃不飽,跑來這裡幹什麼?

  有一天,我突然產生了一個奇怪的念頭:“中學時班主任曾經說過,高中畢業證比初中畢業證有用,那麼,大學中途退學的話一定比高中畢業還強些吧。要不我就考一次試試。如果考取了大學不去上,不就算是大學中途退學了嗎?”

  在這個想法的鼓動下,我竟然真的著手準備考大學了。我報考了高麗大學商學院。考試日期迫在眉睫,我一邊利用有限的時間拼命複習,一邊還要到市場上幫父母幹活。他們不攔著我參加考試,我已經很感激了。

  離考試還有一個月時,我開始熬夜複習,用當時流行的***來調節睡眠。但在臨考試的前3天,我終於還是病倒了。考試那天,我勉強爬起來進了考場。不管考取與否,能夠參加大學考試,我已經心滿意足。

  但是,我竟然考取了。

  還沒高興多久,我就被迎面潑了一盆冷水。

  “至少要上一個學期才能算大學中途退學啊,光是考試合格,沒註冊是沒有用的。”

  這下糟了,我去哪裡找入學的費用呢?這可比考試難多了。就在我想放棄的時候,梨泰院市場的人們幫我安排了一個工作:凌晨清理垃圾。只要肯賣力地幹活,交學費是沒有問題的。

  於是,每天天未亮我就開始忙活起來,把裝得滿滿的垃圾搬到推車上,經過三角地?解放村?普光洞的岔路口,再從美軍營地的右側繞過去,把垃圾倒在指定的空地上。每天我要往返6次,上坡時累得氣喘吁吁,下坡時更吃力,也更危險。

  本來只打算掙夠第一學期的學費,沒想到靠著這份賣苦力的工作,我順利地讀完了大學。

  篇二

  1791年秋天,他出生在薩里郡紐因頓的一個鐵匠家庭,父親由於體弱多病,不得已將鐵鋪轉讓給他人而自己當幫工,他從小就在別人的吆喝聲中長大。為了補貼生活,他只讀了幾年小學就輟學了,還不到12歲他就開始做報童,次年在一家書店學習。

  一天的勞動之後,大家都筋疲力盡,唯有他一聲不吭地找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在暗淡的燭光下苦讀。有時,實在是太累了,他就用冷水澆頭,還用指甲在手上劃過,以保持頭腦清醒。漸漸地,他迷上那些奇妙的電的現象,那些化學試驗也令他痴迷不已,他常常在工作中傻傻地呆立,腦子裡想的都是改善試驗的方法。

  當他看到一些偉大的科學家都有自己的實驗室時,他也夢想著能有一間自己的實驗室,可是這對於他這個窮孩子來說又談何容易?但他向來就有一股犟脾氣,他暗暗發誓一定要擁有一間自己的實驗室。他向店主要了間小小的空房,開始把這間空房佈置成自己的實驗室。他撿回那些別人不要的空瓶子等廢物,還省吃儉用買一些最便宜的藥品,並把這些東西統統放在他的“實驗室”裡,慢慢地,“實驗室”裡的東西就堆積如山了。在理論書後,遇到一些模型試驗,他都親身實踐,並且在昏暗的光線下仔細觀察並記錄著整個試驗的過程以及結果。他沉迷於這些試驗的直觀感,併為自己能印證前人的定理而歡欣。慢慢地,下班後的所有時間他都用來讀書和做試驗。這樣的日子,他堅持了整整8年!

  儘管他有時神情專注得似乎在想著什麼,還帶著幾分傻氣,但他裝訂書的手藝絲毫不含糊。這家書店在當時的倫敦享有盛名,不少皇家的會員幾乎都定點把他們的科技書籍送來這裡裝訂,而他精湛的技藝也為他贏得了良好的人緣。一位叫當斯的顧客就很欣賞勤奮好學的他,見他沉迷於化學試驗,就把當時一代化學大師戴維在皇家學院的講座入場券悉數贈給了他。

  他收到這些入場券後欣喜若狂,他曾多麼希望上大學,多麼希望能聆聽大師的教誨和指點啊,而這一切卻那樣不期而至,這讓他幾乎不敢相信!

  1812年2月的一個晚上,他異常激動地第一次跨進皇家學院的大門,坐在階梯形的講演廳裡。為了這一天,他拿出幾乎所有的積蓄買了一套像樣的衣服,還買了上好的鋼筆和筆記本,準備好好享受這一精神盛宴。他的目光一直盯著講演廳的***處,終於,戴維出現了!戴維講座的主題是發熱發光物質,他的談笑是那麼的舉重若輕,講述是那麼的鞭辟入裡。他沒想到科學竟然能給人如此享受!

  他側耳聆聽戴維的每一句話,並飛快地記錄著,一堂講座下來,他記了一頁又一頁。聽完4次講座,他那厚厚的筆記本居然寫滿了。戴維帶他遊覽了崇高而神聖的科學殿堂,讓他感受到那裡的春暖花開,使他明白真正的科學就像是一首韻律優美的詩篇,能散發出一種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由於是現場記錄,字跡難免潦草,為了整理筆記他又反覆抄過多次講座的內容,以至於這些內容他都默記於心,出口能誦。他從小練就了一手好字,他把筆記認真細緻地整理在一起,並用精緻漂亮的封面裝訂成冊。他有時出神地想,要是自己能成為一個和戴維一樣令萬眾矚目的科學家,那該多好啊!

  只是,科學在那樣的年代是屬於貴族的,而對於像他這樣貧苦的孩子來說,科學似乎離他遠了點。

  理想和現實的差距讓他又犯了一貫的犟脾氣,他鼓足勇氣給當時的英國皇家學會會長班克斯爵士寫信,希望能在皇家學院裡找份工作,即使是打雜也可以。他忐忑不安地等待著訊息,一週過去了,音信全無。為了能在皇家學院找到工作他乾脆跑到皇家學院去打聽,得到的答覆是:“班克斯爵士說,你的信不必回覆!”聽到這話,他非常失望。但是他想,科學的神聖殿堂應該是向所有嚮往它的人而開的,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邁進這神聖的殿堂。他的腦海中又浮現出了戴維那和藹可親的笑容,這笑容似乎在頻頻鼓勵他:孩子,堅強一些,科學的殿堂就在前方……對,戴維在皇家學院有很高的聲望,我何不給他寫信試試呢?

  於是,他連夜給戴維寫了一封書信,還把裝訂成冊的戴維4次講座的筆記一併寄去,他在信中激情澎湃,寫滿了一個年輕人對戴維的崇拜,寫滿了一個年輕人對科學的痴迷……

  如火般的熱情終於開始融化阻擋他前進的冰山,不久,他便被戴維招到皇家學院化學實驗室當了自己的助手!

  這一刻,他雀躍歡呼!神聖的科學殿堂終於向這一位學徒招手了。

  他叫邁克爾·法拉第。他在1831年發現的電磁感應現象,預告了發電機的誕生,開創了電氣化的新時代。他畢生致力研究的科學理論——場的理論,引起了物理學的革命。據說,戴維在瑞士日內瓦養病時,有記者問他一生中最偉大的發現是什麼,他絕口不提自己發現的鈉、鉀、氯、氟等元素,而是說:“我最偉大的發現是一個人,他叫法拉第!”

  戴維所見的青年才俊何止萬千,那麼法拉第又是如何為戴維所發現呢?對此,戴維也有自己的答案:

  一次,他和父親一起去公園,看見好幾只孔雀,其中一隻最美,父親告訴他這就是孔雀開屏,孔雀因開屏而美麗。隨即,一隻麻雀飛過來,也學孔雀呈開屏狀,卻無絲毫的美感。他問父親,為何麻雀開屏不美,父親笑了笑說:“世界上從來只有孔雀開屏,想要開屏,首先要做一隻孔雀,其次才是開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