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藝術的表現方法

  影藝術中的虛和實,是指景物虛化的藝術效果。虛和實體現在攝影畫面上,實質上是藏虛露實的一種表現形式,是攝影藝術增加作品感染力的一種特殊手段。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

  攝在中國畫中,為了突出主體,特別注重對景物的虛化,如國畫中雲霧繚繞的山巒疊嶂,或隱或現,著墨的濃重輕淡等,都是表現虛化的方法。而攝影藝術上的虛化,也有自己的表現形式和風格。如攝影畫面上的光斑、光暈、虛鬆、亮點等形式, 虛和實的關係,在攝作品中應是相對而存在的,它們之間互為提攜,相映襯托,使畫面簡練集中,有利於突出主體 。

  但又不能一眼看到底,要實中有虛,故意留出一條“虛路”來,好讓讀者進入另一妙境。如果攝影畫面只虛不實,一片模糊,完全辨認不出主體的輪廓,體現不出作品的主題,這樣的“虛”是不能成其為作品的;如果攝影畫面全實無虛,甚至連物體的細節全無遺漏,不給讀者“留有餘地”,是實實在在的景物紀實,它的藝術感染力往往就會大為減色。我們進行攝影藝術創作,不能原樣照搬客觀景物,而是一個“化景物為情思”的過程。景物雖然是實在的,情思則是攝影家本人的審美觀和思想感情在藝術上的體現,這又是“虛”的。“化景物為情思”就是通過鏡頭前的景物,去撥動讀者的心絃,使之產生共鳴。德國文藝理論家萊辛說過:“藝術家的作品之所以被創造出來,並不是讓人一事,還要讓人玩味,而且長期反覆地玩味。”對攝影藝術來說,國畫中的虛化效果,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它完全可以利用雲霧繚繞的特殊氣候,去表現氣象萬千的大好山河,去表達攝影家對祖國的熱愛情感。攝影畫面的虛化,還能使動態增加動感和美感,使人像特寫鮮明和突出。攝影藝術對景物的虛化,之所以能收到較好的效果,是因為它符合真實的視覺感受,是客觀存在著的物像規律,是現實主義的藝術表現方法 。

  攝影藝術用虛虛實實再現客觀景物,虛實相生,變化而不呆滯,韻味無窮;作品畫面實中見虛,有藏有露,不但可催人浮想翩遷,而且能自然地把讀者引入畫面的意境之中去廣開思路。將主體以外的實景虛化,用虛虛實實來描繪生活,提煉生活,使生活中富有意義的瞬間現象,變成不平凡的、生動的、感人的攝影畫面。在攝影藝術中,如何進行景物的虛化,可有如下幾種方法 :

  一、焦虛

  攝影焦點清晰範圍以外的虛化模糊影象稱之謂焦虛。它有兩種情況:一是以焦點為中心,焦點前面虛化模糊的稱前焦虛;二是焦點中心後面虛化模糊的稱後焦虛。焦虛的表現方式是攝影畫面焦點以外的前後景物逐漸虛鬆,直到景物的原有形象模糊不清。造成焦虛的拍攝方法,是利用大光圈攝影。光圈越大,景深越短,景物虛化的效果越好。當景物處在前焦虛範圍內時,靠近相機物鏡的小型物體,可虛化成略能透視的光斑和光點;當近距離拍攝時,處在後焦虛範圍內的高光物體,也可虛化成亮的光斑和光點。另外,利用中、長焦距鏡頭,因其鏡頭焦距越長,景深範圍越小,故也可增加景物虛化的效果。《吹奏》是用80~200毫米變焦鏡頭拍攝的,為了突出主體的演奏員,採用焦虛的表現方法,用大光圈和長焦距,使焦點中心後面清晰範圍以外的人和物,都虛化成模糊不清的影象,從而使照片畫面具有明顯的焦虛效果。

  二、動虛

  由於被攝物體或照相機的運動而使畫面景物部分的虛化模糊稱謂動虛。動虛有三:

  1、物動虛:是指運動體在運動中進行拍攝,而致使攝影畫面部分地出現鬆虛現象。如飛鳥的翅膀、奔跑中的汽車、運動員的手和腳等在畫面上呈現出的虛鬆現象。這種虛化可使人們感到具有強烈的動感 。

  物動虛例項:模特韓靄齡的手快速潑水造成手虛化。

  2、鏡動虛:是指攝影者立於動體上***如乘車或騎馬***拍攝所造成的景物虛化現象。由於這些動體速度高,當相機追隨被攝景物時,前景產生高速後瀉,後景產生快速前移,只有當被攝景物的前移或後瀉的運動速度,同運動體保持同步時,被攝物體才是清晰的,除此之外,所有不同步於運動體的景物,都將出現不同程度的模糊線條。若用變焦法拍攝所產生的放射形模糊線條,也屬鏡虛之例。

  3、雙動虛:是指被攝物件本身在運動中,照相機鏡頭也跟著被攝體在運動而進行的跟蹤攝影***即追拍***,由此而產生的畫面中主體清晰,旁景虛鬆,呈模糊影象,在視覺上能給人一種速度感。

  三 、 物 虛

  物虛是指透過雲霧、煙塵、輕紗、透明薄膜等物質對主體進行拍攝,致使畫面部分產生虛化模糊,稱之謂物虛。物虛有七種情況 :

  1、雲虛:當被攝景物,如高山上的奇峰怪石、古松青柏,或被雲海半掩,或由流雲虛拂,被攝景物藉助雲的遮掩,使之虛實相生,這種虛化的變幻,給人一種蓬萊仙境的意境。

  2、霧虛:晨霧瀰漫,自然界一片茫茫白色。拍攝時能較好的簡化背景,突出拍攝重點,可使被攝的中、遠景物表現為虛幻,畫面影調柔和,畫意清新淡雅。

  3、氣虛:是指白色的水蒸汽而言。如冬季施工現場、食堂,由於水汽上升,虛化了部分景物,使人感到場地環境熱氣騰騰,蒸蒸日上。

  4、煙虛:濃煙密佈,硝煙滾滾,可用來揭示戰爭氣氛。在日常生活中,如在黑色背景上托出一縷縷虛化了的煙,大有生活的情趣。在勞動生產的景象中,也可以利用煙虛表現繁忙的勞動景象。

  5、塵虛:是指塵土飛揚。或因群馬奔騰,或因汽車急馳,或因風天所致,塵土在空中瀰漫,使部分景物虛化,造成一種特殊的氣氛。

  6、風虛:在大風天氣裡,由於風的吹拂,樹枝的搖擺,花莖的顫動等,都可在攝影畫面上呈現出虛化的影像。

  7、半透明狀物體虛化:常見的有三種情況:

  ①農用塑料薄膜育秧。雖然塑料薄膜遮掩了秧苗,虛化了的被攝物仍能交代出茁壯成長的內容。

  ②演出舞臺上的紗幕,若拍演員在幕間的優美造型,可產生虛無飄渺的效果。

  ③家庭中的紗簾,還有姑娘用以蒙面的紗巾,都能使被攝主體若隱若現,為畫面增加虛化的效果。

  物虛的形式多種多樣,如何運用攝影藝術的技巧,獲得物虛的藝術效果呢?對於雲、霧、氣、煙等這些氣霧狀物質,因其白,淺色居多,拍攝時一定選擇深色的背景,以便能襯托出氣霧虛化的效果。另外,還可以充分發揮各種濾色鏡的作用。如黃、桔黃、橙、紅等濾色鏡,它們都能壓暗天空淺藍色調,諸以突出白雲的效果。還應注意光線的運用,逆光照射很能顯示煙霧的效果,使遠景淡化,增加畫面的縱深感。

  在處理物虛的藝術效果時,不要迷信物質條件和特殊技巧,只要在視覺上看到的、非常明顯的雲霧虛化現象,用正常的光圈和快門速度拍攝,不加濾色鏡,同樣能得到較好的虛化效果。

  四、光虛

  由光造成的虛幻景象稱為光虛。如在密林中,由光的透射而形成的一條條明亮的光路,淡化了周圍的景物。這類情況在光線較暗的大型車間裡,只要有陽光射入,也會產生幅射光路虛化的效果。

  五、鏡虛

  是利用附加鏡虛化畫面邊沿的景物和柔化影調反差。如暈化鏡可使畫面四周出現光暈;霧化鏡則可使畫面部分地出現霧狀;利用變焦鏡頭可使主體以外的景物呈放射狀虛化;拍攝人像若加用柔光鏡,或用白紗、黑紗、紗網等物,自制紗鏡套在鏡頭上拍攝,也可獲得滿意的虛化效果。

  攝影藝術造型中的虛化,實際上是虛與實的藝術表現形式,一切虛化的手段,都是為了烘托主體,深化意境,加強攝影畫面的表現力。因此,在進行虛化時必須做到該實則實,應虛即虛,相映生輝,神韻豁達。虛景的安排要為主題服務,虛在攝影畫面上不能喧賓奪主,始終要保持從屬和陪襯的地位。如若一味地去追求虛化效果,就會適得其反,丟掉了畫面主體,失去了主題中心內容。對虛化的景物不能存在偏見或偏愛,不可唯虛是攝或見虛即棄,運用虛實關係要根據實際情況和攝影創作構思,利用實中見虛,虛中有實,虛虛實實的幻覺,增加攝影藝術的神韻,把人們的思路引入攝影作品的意境中去,提高畫面的美感和藝術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