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網融合下的電信與廣電比較研究論文

  三網融合是指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網際網路在向寬頻通訊網、數字電視網、下一代網際網路演進過程中,三大網路通過技術改造,其技術功能趨於一致,業務範圍趨於相同,網路互聯互通、資源共享,能為使用者提供語音、資料和廣播電視等多種服務。三合併不意味著三大網路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層業務應用的融合。以下是今天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三網融合下的電信與廣電比較研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閱讀!

  三網融合下的電信與廣電比較研究全文如下:
 

  隨著數字技術、光通訊技術、軟體技術等的發展和統一的TGP/IP協議的廣泛應用.業界呈現出技術融合、市場融合、業務融合的大趨勢。各種原先專門為某一特定業務而設計建設的網路之間的隔閡已經越來越不明顯,以業務來分割市場的技術基礎正在逐漸消失,網路正朝著融合的方向發展。“三網融合”正是潮流所趨。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形勢的發展,“三網融合”的目的不能簡單認為是電信網、計算機網和有線電視網三個網路的融合,其最終目的是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各種業務需求,最有效地利用資源,提高我國資訊產業的整體水平,為國民經濟資訊化創造條件。

  電信產業價值鏈及其分析

  所謂電信產業價值鏈,是以電信運營商為核心,由網路裝置供應商、網路運營商、內容服務提供商、系統整合商、終端裝置生產商、專業應用開發商、軟體開發商、終端使用者等上中下游多個部分共同組成的一根鏈條,這根鏈條上的每一個元素緊密聯絡,互相作用,創造出比單一企業更大的協同效應。

  下面按照由內到外的順序分層次分析電信產業價值鏈的構成特點:

  一、使用者為中心,競爭為主的核心鏈

  全業務經營、三網融合實現以後,能為使用者提供一攬子服務的有電信運營商、由有線電視網經營者轉變的內容提供商、由強大的應用開發商與區域網共同組成的新型運營商。後兩者經營更側重於體現其優勢的內容與應用,所以仍叫做內容提供商、應用開發商。電信運營商與這兩類“新型運營商”之間是“競爭為主”的關係。

  二、以電信運營商為主導,開放合作的新業務鏈

  首先,此層面產業鏈的規模將增大,內容提供商、應用開發商將如雨後春筍般地蓬勃發展。數量的增加必然帶來質量的參差不齊,這無疑增大了電信運營商控制產業鏈的難度。其次,電信企業實現全業務經營,追求的目標將是整體效益最大化,在思考新業務合作模式時,要考慮到新業務模式與原有業務模式的相關性。

  三、以電信運營商為控制點,逐步走向競爭的語音業務鏈

  語音業務鏈是電信產業最早的產業鏈,時間最長,發展最為緩慢,為電信運營商貢獻最大。語音業務的穩定發展是由語音業務的技術特點及其運營模式決定的。在電信技術進步、產業開放的大趨勢推動下,語音開放也是必然;以新的技術體制打破原有的以電路交換為主的技術體制已經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綜上所述,電信產業的產業鏈是個複雜的系統,由各子產業鏈有機構成,各個子產業鏈有其發展的規律;子產業鏈良性發展的結果必然是擴大對整個電信產業鏈的影響,這符合在快速變革的環境下采取邊緣競爭的戰略。

  廣電產業價值鏈及其分析

  廣電產業鏈的主要環節包括終端使用者、廣電網路提供商、內容服務提供商和內容提供商、應用軟體提供商、運營硬體提供商等。

  與電信產業價值鏈相比較,廣電產業價值鏈有如下的特點:

  一、產業鏈結構仍不夠清晰

  由於廣電業務起步時間晚,還沒有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只是初步形成了一個雛形,具備了一些基本環節,直接導致了整個產業鏈的具體結構不夠清晰,各類企業機構在產業鏈中的位置也不夠明確。

  二、還沒有找到令各方滿意的盈利模式

  從整個廣電產業鏈來看,包含了內容提供商、內容服務提供商、網路提供商和使用者四個主要環節。因此,只有讓前三個環節獲利,使用者受益,整個產業鏈才能發展起來。然而,現在的情況是,內容提供商害怕盜版氾濫影響收益,內容服務提供商害怕廣告收視率降低影響收入,網路提供商認為自己是龍頭老大應該拿大頭,終端使用者也覺得收視費用偏高。使用者不接受這種服務,整個價值鏈的價值就無法實現。

  三、主要環節力量仍然薄弱

  在現有的廣電價值鏈環節中,主要環節還仍然表現出力不從心。

  首先是內容提供商。

  內容是廣電業務利潤的源泉,然而電影、電視、網際網路等內容的匱乏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實,如何為廣電產業鏈提供精彩的內容,吸引更多的使用者加入到廣電消費者的行列中來,是內容提供商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其次是內容服務提供商。

  對於原有廣電內容服務提供商來講,不僅要求內容服務提供商具有較強的網際網路內容運營能力,還要求其具有較強的傳統電視內容運營能力。如何在相互競爭的情況下相互幫助,相互提高,為使用者提供安全、合法、差異化、個性化的內容,是其面臨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再次是網路提供商。

  相對於電信網路提供商來講,廣電網路提供商面臨的問題更為嚴峻。一方面,目前的有線電視網路還都是單向的HFC網路,需要進行雙向改造,這需要大量的投入。另一方面,廣電網地方割據、互不連通的局面幾乎無法打破,根本無法形成全程全網。

  四、已有環節間合作不暢

  在廣電產業鏈中,內容服務提供商需要從整個產業鏈的源頭——內容提供商那裡獲得內容才能通過網路提供商的網路為使用者提供服務。但是到目前為止,內容服務提供商與其上游環節——內容提供商之間的合作並不愉快。這是由於對於製片公司來講,DVD銷售和出租業務為製片公司帶來的收入遠遠高於票房收入,並且視訊點播業務可能會嚴重影響到DVD銷售和出租業務收入,因此大多數製片公司僅僅同意有限的視訊內容進入視訊點播渠道。這也是三十年前HBO公司就提出了視訊點播的概念,而直到現在它還不得不完全自己製作內容節目的原因。然而,對於內容服務提供商來講,也同樣擔心其自身的盈利問題,也就是他們的廣告收入。

  電信廣電產業價值鏈比較研究

  資訊產業視角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規定:“本條例所稱電信,是指利用有線、無線的電磁系統或者光電系統,傳送、發射或者接收語音、文字、資料、影象以及其他任何形式資訊的活動”。

  根據這一規定,廣電網路的所有傳輸形式都應當屬於電信業範疇。事實上,廣電和電信運營商所從事的業務活動,從技術角度看的確是相同或相近的,兩者是競爭對手。

  比較廣電和電信部門的情況可以發現,隨著技術的進步,電信與廣電已相互滲透到不可明確分割的程度。除基礎業務由於政策的原因劃分比較明確外,增值業務已基本重疊,特別是網際網路業務和租線業務,只是技術方式可能不同,提供的服務是完全相同的。

  網路結構比較

  國家、省級廣電幹線網為光纜環型網,全部為2.5Gbps的SDH數字傳輸;市一縣幹線網為光纜環、鏈結合網,大部分用SDH數字傳輸,少部分為1550模擬光傳輸;市、縣分配網大多數為光纜電纜混合網***HFc***,基本上為450-750MHz模擬傳輸入戶。由於分配網是有源網路結構,共享頻寬,因此安全性較低;以單向傳輸為主,是天然的單向寬頻網路。

  電信的幹線網和本地網全部為光纜環型網,全部為2.5Gbps及以上的SDH數字傳輸;接入網分有線、無線兩

  種形式,有線採用雙絞線入戶,無線大多采用蜂窩式結構;由於有線接入網是無源網路結構,使用者獨享頻寬,因此安全性很高;是天然的雙向窄帶網路。

  根據上述分析,廣電網路和通訊網路從幹線、支幹線來講,沒什麼區別,SDH是通訊行業典型的數字傳輸標準裝置,主要區別在分配網***通訊行業叫接入網***。HFC分配網是有線電視專有的一種傳輸方式。

  業務領域比較

  下面將以電信力推的IPTV與廣電產業全力倡導的數字電視這兩個形式相同,實質相異的業務為例,藉以分析兩個產業鏈的異同。

  一、技術體系

  IPTV系統又叫互動電視,它的系統結構主要包括流媒體服務、節目採編、儲存及認證計費等子系統,主要儲存及傳送的內容是以MP-4為編碼核心的流媒體檔案,基於IP網路傳輸,使用者終端可以是IP機頂盒+電視機,也可以是PC。

  有線數字電視的廣播網採取的是HFC網路體系,與傳統的模擬有線電視網路體系架構相同。有線數字電視VOD系統主要包括VOD服務、節目採編、儲存及認證計費系統,主要儲存及傳送的內容是MP-2 TS流,採用IPOVER DWDM技術。使用者終端是數字機頂盒+電視機。

  二、業務內容

  IPTV有很靈活的互動特性,因為具有IP網的對稱互動先天優勢,可以非常靈活地實現電子選單、節目預約、實時快進、快退、終端賬號及計費管理、節目編排等多種功能。

  有線數字電視採用廣播方式,如果要實現視訊點播必須將原來的HFC廣播網路進行雙向改造。一般情況下,只開通有關生活資訊的互動頻道。

  三、主要優勢

  IPTV的主要賣點是互動及Inter網內業務的擴充。數字電視的賣點主要為高清的影象質量。

  四、使用者群

  兩者的市場使用者群都是家庭使用者,只是一個依託寬頻,一個依託有線,給使用者帶來的利益類似。

  五、發展前景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會出現兩者並存的狀況。發展數字電視是國家早就計劃的政策,IPTV是在眾多的電視節目中增加一個節目頻道,並不代替有線數字電視。從資訊產業發展角度看,IPTV還是三網合一的最大切入點。

  結語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以及我國資訊產業的發展趨勢,電信網、因特網、有線電視網的三網融合已成必然趨勢。在這樣的趨勢下,電信與廣電產業價值鏈的融合也必然隨之而實現。電信與廣電之間應該摒棄成見,相互吸收先進成果,方能真正推動我國的資訊產業與文化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