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村書記的一封信範文

  每個村鎮都有村書記,書記是村裡的帶頭人,應為全體村民謀福利才對,生活中有些常見而得不到解決的問題,向村書記反應吧!下面小編整理了寫給村書記的一封信,歡迎閱讀。

  寫給村書記的一封信篇一

  村書記:

  為確保城鄉村居單位長治久安,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治安問題的發生,真正實現“發案少、秩序好,社會穩定、群眾滿意”的目標,嘉祥縣**局計劃利用3年的時間,在全縣城鄉開展以技防建設為主、群防群治建設為輔的建立“平安家園”行動,全面加強城區和農村技防設施建設,最大限度地增強群眾的安全感。

  據瞭解,在城區,全面推廣小區監控和樓宇對講系統,推廣緊急求助警鈴、紅外入侵報警器、煙感探測報警器等多層次多種類報警系統,實現整個小區的報警聯網。在重點單位、要害部位,推廣視訊監控系統、紅外報警系統等相結合的多功能複合式技防建設,並實現與轄區***監控中心或區域聯網報警中心聯網。在農村,有條件的村莊要安裝監控探頭,並設立監控值班室,安排專人值守,重點村莊可直接將監控資料影象上傳***。對農戶,推廣 “十戶聯防”,由***、村委會引導群眾安裝自動報警終端,每10戶 ***或多戶***組成 “技防互助小組”,藉助無線報警系統,達到 “一戶報警、九戶救助”,形成鄰里守望、群防群治的全天候農村技防網路,用 “小成本”換來民安 “大效益”。對大型農機具、大牲畜,重點推廣價格低,使用靈活方便,操作簡單的 “電子狗”、 “氣死賊”等簡易斷線報警器。對變壓器、動力電纜、變電所、通訊電纜、通訊***等重要設施,安裝 “防盜聯網報警器”,解決電力變壓器、動力電纜、通訊電纜等被盜割、被破壞等問題。據介紹,今年該局計劃在每個鄉鎮推出6個技防村建設典型,全縣15各鄉鎮建設108個技防安全村居典型,力求把各類侵財案件的發案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增強群眾的安全感。

  與此同時,以***警務室轄區為界,將全縣劃分為45個巡控網格,以警務室巡防隊伍為主體,紮實開展 “警燈閃爍”工程,部署巡邏警力和巡邏車輛,對巡區內的背街小巷、人員密集場所及易發案部位,採取固定和彈性相結合的勤務模式,開展定點蹲守式巡邏防範。在農村籌建村居專職巡邏隊,年內全縣成立360個,力爭3年內全縣714個村全部覆蓋,併發揮積極作用,協助*****開展社群警務工作,平時守好自家院,看好鄰家門,遇到集中行動時,統一參與區域化聯防聯控。通過三級布警,分層布控,最大限度把警力沉到街面、村居的最前沿,擺在老百姓的家門口,切實築牢城鄉安全屏障,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治安問題的發生。

  XXX

  XXXX.X.X

  寫給村書記的一封信篇二

  安明書記:

  您好!

  您的身體好嗎?老父親、及子女們都好吧!

  11月10日,我回到離別三十六年的辛安故地,因為再過幾天就是我們下鄉插隊四十週年的紀念日了,選這個日子到辛安來看看是我們夢寐以求的事,四十年後的辛安村是什麼樣子了?

  首先我們看到了辛安村的變化,最重要的是辛安村民家家戶戶都通了自來水,再不用下山去井裡、河裡擔水了,水費不收,這真是一個很大的改變。在農家院兒我們見到了液化氣、電視機、電飯堡、摩托車、電話、手機,洗衣機,壓面機,有的家庭還有電腦,年青一代村民們衣著整齊、乾淨,穿著皮鞋。總之,一般城市中可見到的比較現代化的生活用品在辛安村幾乎都能見到,辛安村的村民們在向社會的現代化生活方式邁進,我們見了確實感到十分欣慰。

  我們也看到了辛安村的不足,首先是村民住房依然破舊,道路有小改沒有大改,四十年前的衛生習慣什麼樣,今天還是什麼樣,衛生條件依然較差。農家院落不整齊,家中不乾淨依舊,這也是令我們心中不暢的地方。另外,單純依靠農作物生產,仍以非經濟型和舊生產模式經營,年總收入人均不超五千元,這與同等自然條件的一些鄉村比較差距是很大的。

  總體上說:目前辛安村還缺乏活力,有點死氣沉沉味道。要知道,我們同是生活在一個改革開放的年代裡,如此的改變是不和時宜的。

  插隊四年,辛安村民給我的印象十分突出,村民聰明、能受苦,民風淳樸,四年裡未見過村民中有人動手打架,未見過粗野施暴苟且之徒。因此說四十年總體上未改變面貌說明村裡缺的不是政策、不是資源,而是缺少頭腦,缺少一個有文化,思路清、懂經營、有號召力與凝聚力,敢於帶領全村村民一齊打翻身仗的領路人,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那種“能人”。否則,眼見漳河下游的林縣人幾十年前就打了翻身仗而我們卻沒什麼動靜,安心的把資源***水***白白的送給了人家林縣,叫人家發了大財。多好的水呀,繞村而過了幾十輩、幾百輩卻沒有利用。

  這次回來我們見了到了您建的“華北泉域第一漂”碼頭,您的礦泉水廠的小院,聽了部分村民對您的評價,我認為他們對您是信任的,評價是好的,因為您是民主選舉出來的,民心看來在您這一邊。也就是說,您也許正是我們認為可以領導這個村改變農村面貌的“能人”,我同時相信有一天我們再回村時,這個村的變化會很大,因為從您身上和您的行為中我們看到了農村改革的希望所在。

  我們這樣關心辛安是因為我們在這裡生活過,所以心裡常常掛念它,看到總體變化不大的辛安我們同樣感到不安,因此提幾個建設性意見,妥否,請參考。

  一、辛安村除了漳河水之外其他自然資源相對潰乏,但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村子依山旁水,兩條公路環村而過,走旅遊開發並以旅遊帶動其他產業發展之路無疑是一條正確的選擇,而且您是兼村主任、支書、農民企業家為一身的中青年,這是您的優勢,您要充分的利用這個優勢,為村民作些大事、好事。但一個人的力量和智慧是有限的,能否組織一箇中青年領導班子***不是黨政的班子,而是能人班子,或者叫智囊團***叫這些人協助你,出點子,想辦法,走股份制的形式,把一些能人先捆在一起,由小到大的開辦農村企業並向多種經營型企業發展。少走家族企業發展的老路,別人走過的,被事實證明發展不好或者是錯誤的路就不要再重複的走了。

  二、必須形成企業的產業鏈,積漂流、娛樂、餐飲、觀光、農產品深加工、農產品製造為一體的產業鏈,分工越多,越細越好,吸收更多的農業勞動力就業,改變農村的產業結構。

  三、 必須著手培訓員工,走出去,請進來,你的房子***旅館***就要蓋好了,可沒服務員不成,沒有好的廚師不成,***沒有就留不住人***。要培訓出一些懂經營、懂管理、高素質的員工,因此培訓服務性人材已經是當務之急了。

  四、挖掘新老資源,參加產業鏈之中去,如:恢復原來的那個水車、油坊、磨房,不是為了用,是為了吸引人的眼睛,原來那個水車是辛安的標誌性建築,見水車就如同見到了辛安,拆了太可惜了,我在在南方好多旅遊區都見過水車,在北方就沒有,你有別人沒有的東西不是很好嗎?油坊、磨房是城裡人沒見過的,它的操作過程很新鮮,可以作為參觀點,即是供參觀用的,就要有樣子,拿樣子給別人看,就可以安排人講解,操作,同時也就是就業。

  五、 醋坊可以恢復,告訴城裡人醋是什麼東西作的、怎麼作的,作為一個點吸引客人,醋可以出售,作些精緻的包裝,可當禮品送給食客。一定只恢復好東西,越古老越好,一定要衛生、乾淨、整潔、醒目,可安排人操作。

  六、挖掘人材、人文資源,利用村裡的能人,如木匠、石匠、鐵匠、紡織能手等,把過去用過目前不用的紡花機、織布機拿出來,擺放在屋子裡,放一個會操作的人,把織布的全套工藝排成流圖,也是一個景點。

  七、 開展本村的飲食文化,如柿子做的疙瘩、拉麵、油麵、蕎麵等小秋作物,做成的吃食作為飯店的特色飯,不一定是大魚大肉,這些東西開發的越多越細越好。但一定要專業培訓,作的要精,要有品味,拿得出手***老人培訓就成***。

  八、 家庭養的土雞、土雞蛋、山裡的石雞子等能夠人工養殖就養,把它作為產業鏈的一部分,能養些山公雞***野雞***、石雞、老鱉,種些山菜***野生菜***最好,使家庭養殖變成專業養殖,搞別人沒有的產品、產業。

  九、 必須改變旅遊區域周邊的生態環境,衛生環境,髒、亂、差的環境是引不來旅遊者的,好的環境是宣傳媒介,差的環境也是宣傳媒介,我看村裡廁所的改造就重點。***男女一定要分開呀***招待所要有汙水處理系統,廁所的東西***排洩物***和生活垃圾決不能排到河裡去。前頭美后頭臭是不行的,風景就會被破壞掉。

  十、多數人要想富起來還得先從少數人開始,這是規律性的,少數人的富是多數人的樣板,產業鏈裡,家庭是富裕的源頭,如:有種植的、有養殖的、有公關的、有服務的、有管理的都能引來就業,有就業就得有人管,就得有收入,農民有了改入就可能改變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改善生存空間,就可以建學校、醫院、娛樂場所、文體場所,提高了生活質量才能有活力,這一切的形成全都要寄託在希望的基礎之上,因為看到了先那部分富起來的人就等於是看到了希望,眼紅是沒有用的。

  十一、 農民要有商品意識,他們手裡的一草一木都能變成商品,原本認為不是商品的也要想辦法把它變成商品,有了商品意識才能賣得出去,才能有錢,連意識都沒有就只能靠種那幾畝田過日子,好了不過是個溫飽,因此首先得敢去想,之後才是敢幹。

  第十二、學會用人之道,人無完人,村裡幾輩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沒有矛盾,有的矛盾是祖上留下來的,根本說不清,因此要學會寬容大度。

  第十三、建立資訊系統,電腦和網際網路一定要早一天的建立起來,有了這個你們的東西就好賣,損失就會小,年青人一學就會,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東西。

  第十四、各項規章制度、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安全制度都要隨著企業的建立而建全起來,不能出事兒,企業要發展,要從一開始就要完善制度,沒規矩不成方圓。

  第十五、學習待客之道,客人就是衣食父母,待客要熱情,要有禮貌,要有水喝,有飯吃,這些不是自然行成的,都要要學習。

  能想到的就是這些了,大多是紙上談兵,如真有用處,不過是拋磚引玉,一點心意。誰是農民改革的希望?黨的富民政策是希望,現在這個政策有了,缺乏的是能人,我想在這個村是有的。用五年時間,只用五年,辛安村就一定會有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改變面貌要靠辛安村民,我們只是想叫村裡人好過起來,因為辛安是我們生活的一個起點,是曾經改變我們人生道路的一個地方,關心辛安是我們的本份,只此而已,並無他求也。

  希望下次見到你們時,我們有地方住,有了地方吃、有了地方玩,我們也可帶下一代來看看這片曾改變過我們命運的地方。

  代我們向全村的、此次見到了的和沒能見到的鄉親們問好,希望他們的生活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謝謝您在百忙中抽出時間看信。

  XXX

  XXXX.X.X

  寫給村書記的一封信篇三

  村書記:

  本屬我們集體土地的用地補償原鄉、村辦企業用地卻在拆遷中經過腐敗分子串通***,這些企業有浙江精誠集團,浙江杭寶集團有限公司,浙江花卉市場,杭州東城電子有限公司,杭州榮華電器有限公司,杭州錦龍絲綢有限公司等轉製成私營企業。原村村委會和不法企業主與那些腐敗官員相互勾結,把原來一層的廠房變成多層,利用所有的空間變成廠房,大搞廠房建設,通過拆遷評詁,變現成腐敗分子的私有財產,從中騙取幾十億的拆遷補償款,使其不法牟利通過東站拆遷補償兌現***變成合法。

  我們一幢幢美麗住宅正在面臨政府推土機的壓碾,我們多次向上級機關投訴,甚至訴訟都不能制止杭州政府瘋狂的徵地拆房,一切保住我們家園的努力都已化為泡影,政府動用公檢法,用刑事、治安手段進行所謂保持強勢推進拆遷的態勢,甚至僱傭社會黑惡勢力,將我們的村民樊永生打成重傷,六根內肋骨被打斷,凶手一直逍遙法外。我們還遭到嚴密監視、跟蹤或者軟禁關押,陳寶根和徐桂枝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拘留。

  土地和房屋是我們一輩子血汗凝成的財產。房子、土地保不住,眼睜睜的看著家園被拆毀。

  我們希望新一屆領導班子,能夠糾正錯誤,還清上一屆當權者狂瘋徵地拆房對我們欠下的債務,取信於民,樹立誠信形象,恢復黨的形象,彌補受害百姓的損失。

  XXX

  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