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管理的八大誤區害人害己

  理財注意到,近來有條荒誕無比的“理財”口號莫名地紅了起來:四川省遂寧市蓬南鎮三臺村村民何洪和妻子張杏子總共生育了11個孩子,被當地人稱作“超生游擊隊”,而他們並沒有為這麼多孩子繳納***,還為其中10個孩子都上了戶口。他們被相鄰厭棄,自己也覺得孤獨。有人超生是為了生兒子,但是這對夫妻的超生理由卻令人啼笑皆非:存錢不如存人,他們11個人裡面總有一個會發達的,到時候全家就都有好日子過了。

  問題是,你們精力那麼有限,11個孩子能有精力照顧?他們能成長起來嗎?即使有人真的發達,這麼多兄弟不會拖累死他嗎?這樣的教育方式教出來的,即使發達了,你真的確定他會管? 其實理財還有很多誤區,最大的一個就是“養兒防老”,光為了防老而養兒是非常蠢的。養好一個孩子的錢完全夠你通過理財投資過好下半生;不花錢養孩子,到老了還不知道誰養誰呢!還有七大理財誤區也絕對要不得:

  1、過於偏好風險,忘記保本的初心

  理財投資首先要保障投資本金的安全,保本是第一要務。我們可以通過投資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來達到這樣的效果。比如年化收益率在5%左右的貨幣型基金,或者年化收益率為10%-13.5%的宜盛財富宜盛寶,如果資金量大,也可以投資更加安全穩健的信託。

  2、有不良嗜好

  不良嗜好就是理財的無底洞。賭博、酗酒、養小三等都屬於這一類。

  3、離婚或者不考慮清楚就結婚

  離婚是對財產的最大浪費。但是不考慮清楚就結婚也有類似的問題,我們不能處於經濟目的就處在一段錯誤的婚姻,但是也要避免違約成本過大。自己一個人還是可以規劃自己的人生,給自己設好理財計劃,但是如果伴侶的金錢觀和你不同,無疑意味著對你整個人生計劃的推翻重組,當然也可能變得更好,但是也有變壞的可能。

  4、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沒有做對的事情,每天傷春悲秋補昨天的漏洞

  成功的人各有各的成功經,失敗的人生卻有很多共通的,就是他們大多活在過去,傷春悲秋,把所有的失敗歸結為自己沒有的東西。比如有的人學生時代沒好好學習,沒有考上好的學校,工作之後也不好好工作,把一切歸罪於學歷不夠,卻不知道如何在現在做事情彌補。在剛工作的時間段,我們應該好好積累工作經驗,積攢投資第一桶金,或者索性創業,但是有的人卻玩起風投,指望跑步進入富裕生活…這些都是不可取的。

  5、對未來沒有規劃,月光

  不知道自己以後該幹什麼,過一天算一天,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必定會讓你無法積蓄自己的資產,因為沒有目標。所以人還是要早一些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這樣可以早點做人生規劃,大到改變世界,小到娶妻生子,只要想到了,提早做準備,就可以早一步集齊第一桶金。

  6、輕易地頻繁借錢給別人

  有的人礙於人情,自己沒有錢,還動輒成千上萬地借錢給親戚朋友,以尋求一種認同感。為了面子,不寫借條和欠條,然後被人當做搖錢樹,最後一貧如洗,和親戚朋友都鬧翻的案例比比皆是。

  7、主次顛倒

  很多事情是有先後順序的,因小失大是理財中非常常見的錯誤。比如說某些投資者為了追求高額的分紅而沒有看清產品說明書,選擇了風險說明含糊的理財產品,到了最後才發現,所謂的“高分紅”只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本金早已虧損得不成樣子。往小了說,撿芝麻丟西瓜的事情,你可能也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