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生心理教育初探論文

  長期以來,心理健康教育被忽視,嚴重地阻礙了素質教育的實施。當前中職學生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學習方面,厭學情緒比較普遍。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析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長期以來,心理健康教育被忽視,嚴重地阻礙了素質教育的實施。當前中職學生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學習方面,厭學情緒比較普遍。其次,還表現在人際關係、青春期等方面。加強當前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包括:更新教師觀念;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知識教育;開設心理諮詢室;加強心理教育研究等。

  關鍵詞: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職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大多處於學生群體中的弱勢,學習基礎、學習習慣較差,自信心不足,對自己確定的目標通常都難以堅持下去。如果不及時加以引導,這種挫折感容易蔓延開來,影響他們在中職學校3年內完成從一名初、高中生到一名技術勞動者的轉變。因此,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關心他們人格的健康發展,已成為了現代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必然要求;積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已成為了中職學校的一項緊迫任務。

  一、中學生心理問題的現狀

  1.學習方面

  進入中職學校學習的學生,絕大部分是在初中階段成績較差、表現不好的學生,厭學的現象非常普遍,不僅是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不願意學習,一些成績稍好的學生也出現厭學情緒,甚至可以說“厭學心理”在中職學生中已經有一定的普遍性。他們精神萎靡不振,上課不能集中精力聽課,壓力越來越大,學習效率不高,導致學習成績越來越差。

  2.青春期方面

  青少年正處於由幼稚的童年期向成熟的成人期過渡的階段,認知特點是天真、浪漫、理想化的成分多,現實性的成分少,正如“初生牛犢不怕虎”。一旦將他們的主觀想象放到社會實踐中檢驗時,他們驚訝地發現,理想是如此的脆弱。天真想象的破滅,給他們帶來了嚴重的心理壓力。

  性是一種生理現象,同時也是一種社會現象,性衝動是人的一種本能要求,這是自然的東西,可是,在許多情況下,自然性不得不服從於社會性。如果不引導中學生正確看待這個問題,勢必就會帶來許多社會問題,造成不良的影響。

  二、轉變觀念,增強心理健康教育意識

  心理健康是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須成為中職學校的重要課程。必須認識到教育以德育為首,德育從“心”開始,倡導德育心育化。但又要明確,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替代德育,德育也不能代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絕不是每週一、兩節課或搞幾次活動就能實現的。因此,中職學校日常的教學活動應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內容滲透到教師每天的教學工作中,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實。

  三、加強領導,實現管理的系統化

  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實,首先要高度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下大力氣發展這一事業。學校要實行主管校領導負責、專兼職教師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制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規劃,健全規章制度,成立心理諮詢與治療中心,資金到位,場地落實,使心理健康諮詢與治療中心正常運轉。此外,學校還要積極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網路體系建設,建立以學校心理諮詢中心為核心、各班班主任為節點、學生心理協會和班級心理委員為基礎的“三級網路”和心理問題預防干預機制,形成課內與課外、教育與指導、諮詢與服務緊密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四、整合資源,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力度

  根據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採用多種途徑有機結合,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調適的能力。

  1.學科滲透,開闢發展性的教育主渠道

  把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定位在學科滲透。即在教學中,始終瞄準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性目標,充分挖掘學科的心理教育因素,發揮“心教”功能,使每個教學環節都成為健康心理活動過程。教師要注重拓展學生的多元思維和多視角思考,虛心地聽取每位學生的意見,特別珍視“困難生”***德困生、情困生、心困生、學困生、財困生***的意見,重視師生情感交流。

  2.優化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中職學校可以開設必修課、選修課或講座普及和豐富心理健康知識。倡導“人文課堂”、“綠色課堂”、“生態課堂”,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多向互動中自主生成,避免空洞的說教,不簡單地將心理學理論知識通俗化,也不簡單地“品德分析”。

  改變以往班會課只有學習、紀律、思想品德等內容的狀況,增加一些心理教育的內容。開設一些適合學生年齡特徵、結合本班實際的專題演講,進行心理訓練或品質的培養,如觀察力、記憶力、表達力和創造力等訓練課程,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設“如何對待委屈,應付挫折”等專題,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挫折,克服消極自卑情緒並能及時調節和控制;設“認識自我與悅納自我”專題,讓學生客觀地分析自己,認識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形成積極的自我觀念,對自己的個性加以張揚和完善,培養學生積極向上和愉悅的心態,改變錯誤的盲目的認識,避免消極心理。

  3.因材施教,關注差異教育的多樣性

  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體,但並不意味著忽視個別。要使心理健康教育發揮最大效益,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重視學生的差別,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開展形式多樣的、針對性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學生的差異,允許學生擁有不同的社會背景、家庭環境、生活經驗和價值觀念,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認真做好個案研究,積累資料,總結提煉,增強個別教育的實效。

  4.家校聯合,構建心理健康教育網路

  家庭由於血緣關係,有學校難以替代的優勢,是可開發可利用的教育資源。贏得家長的配合,是心理教育的關鍵。有些學生的心理壓力和心理問題不僅來自於學校,也來自於家庭。家長本身不健全的人格或不健康的心理、不恰當的教養方式、不和諧的親子關係會直接引起學生心理問題,影響學生心理健康,但大部分家長還未意識到這一點,沒有心理教育意識。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延伸到家庭中去,提高家長的心理教育意識。

  【參考文獻】

  [1]吳慶麟.教育心理學――獻給教師的書[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2]中職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教職成[2004]8號***[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4,***25***.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