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東北民歌藝術特色

  東北民歌是我國東北地區小調的總稱,一般包括山歌和歌舞,也包括薩滿調。東北民歌格調生動活潑,內容和形式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徵,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以下是小編整理了,希望你喜歡。

  東北民歌是我國東北地區小調的總稱,其發生和產生具有其鮮明的地域特點,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特殊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造就了東北民歌鮮明的藝術特點。

  東北民歌的發展深受東北的地方戲——二人轉的影響,大致可以分為粗獷豪放的抒情小調和輕快詼諧的說唱小調,具有明顯地方色彩,音調高亢、短小精幹、簡單敘事、節奏歡快、朗朗上口。

  一、東北民歌的藝術特點

  東北民歌的藝術特點***一***:節拍

  從節奏上來看,東北的民歌多為2/4或4/4拍子,且節奏形態較為單純,一般可以分為平均型、切分型、長短型,而三拍子民歌較為少見。

  東北民歌的藝術特***二***:音階音程和調式

  其調式5聲、6聲、7聲音階都有,但一般以5聲為基礎,最常見的微調式、宮調式。同時商調式和羽也較為常見,但是角調式非常少見。東北民歌的另一特點在於調式交替較多。東北民歌中會出現很多色彩感很強的小三度音程***如《回孃家》、《盼晴天》***,也會出現一些大跳音程***如《瞧情郎》***,這種音程上的特點與南方民歌婉轉的多級漸進、環繞的音程形成了鮮明的地域對比。

  東北民歌的藝術特***三***:潤腔和襯腔

  襯腔和襯詞是東北民歌極具特色的要點之一,在東北民歌中反覆出現,其作用總體說起來有以下幾種:連線作用,增強音樂的流動性和連續性***如《月牙五更》***;渲染情緒,能夠活躍氣氛,增強歌曲的色彩感***如《小看戲》***;提高完整性,補全已經正詞唱完但音樂還不完整的部分***如《瞧情郎》***。東北民歌的潤腔最常用的是鼻音和抖音,其中鼻音與山東民歌的某些特點相近,這與當年山東人闖關東的人口遷徙有密切關係,但區別在於山東民歌總多以an或ang為主完全的鼻腔共鳴形式唱出潤腔,東北民歌則以a為主,是以鼻腔和口腔共鳴相結合的演唱方式;東北民歌還經常出現擻音,其特點是頻率較快幅度較小,俗稱小抖,靠氣息大小的微弱變化完成演唱。

  東北民歌的藝術特***四***:歌詞

  東北民歌的歌詞多為民間口頭的生活語言的詩歌化內容,大多少是押韻的,本身就是生活語言的韻文化,東北民歌的歌詞一般是以七字句的形式為多,也存在五字句、九字句、十字句等,偶爾也會出現一些不規則的句式。其語言節奏上偏重於敘事,多為口語化的朗讀性節奏,因此經常形成自然間歇和停頓從而形成一些反覆出現的節拍段落。在東北民歌上也表現出幽默、流程和語調誇張的感情色彩,在民歌中經常會出現大的波動,突然的拔高,旋律線大起大落與南方婉轉的民歌形成鮮明的對比。

  東北民歌的藝術特***五***:表演形式

  東北民歌深受其姐妹藝術形式——二人轉的影響,唱歌時常搭配跳舞,通常使用扇子或手絹伴舞,歌舞都是同一人完成,要求既有一定的演唱水平還要求有一定的舞蹈基礎***特別是扇子和手絹***,演出氛圍熱鬧非凡,展現了東北民歌“活潑”、“俏皮”、“逗”、“浪”的藝術特點。這種表演當時也是起源於東北冬季天冷,東北人民冬季長期“貓窩”,各種藝術形式都必須以室內為主,也就註定了不可能出現像陝北民歌那種大型陣勢,多以2個人為主,搭配一些不需要太大場地的舞蹈形式,如原地的手絹和扇子舞等,但同時也必須達到熱鬧讓觀眾從視覺和聽覺雙方面得到滿足的藝術效果。

  二、東北民歌的藝術價值

  東北民歌的藝術價值***一***:廣受人民群眾喜愛

  由於東北民歌自身的鄉土性、敘事性和幽默性,收到了全國老百姓的喜愛,可以說是最接地氣的一種藝術形式。東北民歌表達了東北人民爽朗火大、勤勞以及似火的熱情,這一情懷也在全國範圍內被廣泛接受。

  東北民歌的藝術價值***二***:對“二人轉”和東北大秧歌的促進

  東北民歌可以說和二人轉、東北大秧歌都是姐妹藝術形式。東北民歌的發展同時不僅推進和促進了東北當地其他藝術形式的發展,更是推動了我國民族歌曲和傳統戲曲的整體發展。

  東北民歌的藝術價值***三***:基於東北民歌的藝術創作

  從八十年代風靡大江南北的《我愛你塞北的雪》《十五的月亮》、《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等經典名作,到新時代流行的《大遼河》《過河》及詼諧的《東北人都是活雷鋒》其旋律和創作中都有意無意的吸收了東北民歌小調的藝術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