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師的管理論文

  教師是學校最寶貴的人力資源,是學校發展的制勝法寶。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篇一

  教師課堂管理淺談

  摘要: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基礎,但是它受管理的制約,兩者相輔相成。沒有好的管理形式方法,教學只會功倍事倍半,因此筆者在多年管理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了課堂管理總結,歸納出了以下五點進行分析。

  關鍵詞:課堂管理;寬容;輕鬆;有序

  課堂是教學的主要場所,因此課堂的好壞決定了教學的成敗。很多教師將課堂治理得很規範,甚至過於規範,使學生對上課感到厭煩甚至恐懼。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當他們僵化了,學習也就僵化了,就不會有好的效果,達不到教學的目的,因此,我們應該有效地管理課堂。

  一、課前三分鐘進入教室

  課堂教學45分鐘,我們不應該在45分鐘內進行課堂管理,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或是課後進行課堂規範。

  學生在下課時處於一種放鬆的狀態,進入下一堂課的注意力集中會很緩慢,如果教師到上課時才到教室,學生就會在45分鐘內進入狀態。正如於永正老師所說:“老師要提前進教室,便於作好課前準備,同時也可以提醒學生安靜下來。千萬不要不管班級裡怎麼樣亂七八糟,傻乎乎地開始上課,那樣,你很難把課上下去。”因此上課前三分鐘進入教室,學生就會將下一堂課所需的東西準備好,下意識地進入學習狀態,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3分鐘內讀讀課文,聊聊所要講的內容的材料等,同時教師也可以瞭解學生課前預習的一些情況,使學生對本堂課所要學習的問題有一定的瞭解,以便課上教學能夠順利進行。

  因此老師要提前三分鐘進教室,作好課前準備,聯絡師生情感,有效提高課堂的效率。

  二、打造輕鬆的課堂

  教師課堂管理要張弛有度。清代的馮班曾指出:“師太嚴,弟子多不令,柔弱者必愚,強者懟面嚴,鞭撲叱咄之下,使人不生好念也。”什麼事過了頭,都會走向反面。如果教師上課時總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與學生交流,那學生肯定覺得緊張、無聊,漸漸失去學習本門學科的興趣,所以課堂上不必總是以嚴肅的表情面對學生,適時的一個笑話,一個玩笑,一句調侃都會讓學生輕鬆很多。學生在緊張中也有放鬆方是學習的原動力。教師要時刻保持平靜、平和的心態,正確對待學生課上的表現,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總之,課堂的高效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不能讓學生一直處於緊張的狀態,所謂“一張一弛”才是“文武之道”。

  三、激發興趣,自主探究才是方法

  學習原動力就是興趣,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就應該將教學過程設定得起伏有趣,避免枯燥。如在導課階段,可以採取製造懸念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老師還可以考慮給學生適當的精神鼓勵。如果學生獲得了獎勵,會更加積極認真。例如獲得了老師的表揚,父母的讚揚,取得了好的成績,獲得了其他同學的尊敬和羨慕,這些都可以引發外部學習動機,讓學生關注學習。雖然學生不在意對本身內容的興趣,但是,由於獎賞、表揚、讚揚和尊重,學生也會關注學習內容。同時老師在運用這些辦法時,也找到了很多很好的辦法,取得了很好的經驗。這些手段也是管理課堂的一些輔助手段,當然這些手段,老師在運用時,也要考慮到它的適時、適度性。

  將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才是教學、學習的主體。孔子就有“天何言哉”的教學原則,教師要知道哪些是該講的,哪些應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我們的目標就是“教是為了不教”。學生成了自己的老師,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有了明確的目標,課堂管理又怎會不好呢?

  四、語言、行為上尊重學生

  學生處於青春期,心裡起伏較大,叛逆思想較多,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自己的用詞,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否則學生便難以管理,更別說有效的教學了。老師和學生之間應該建立一種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關係。這種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關係,不僅在課堂上,在日常生活中也應建立起來,如果學生對教師有這種尊重和信任,即便課程內容有一些枯燥,學生也會願意自覺地去維護這個課堂。要了解學生的逆反心理,把握與學生交往的尺度。一般來講,兒童在青春期開始,就已經出現逆反心理,這種逆反心理使得學生在學校面對失敗或是自尊心受到挫傷時,就把這種所有的因素歸於外界或是工作本身,讓失敗帶來的自己不能勝任的感受維持在可以接受的水平。那麼,這種逆反心理在青春期的兒童身上出現得非常明顯,而且是極度明顯的這樣一種特別的心理狀態。那麼,維護自己的自尊心不僅是兒童,不僅是青春期的少年,甚至是成人也會有這樣的心理特點。一些心理實驗表明,所有人包括成人在內都會想要有意識的粉飾自己,把自己不能勝任的原因歸於外界,何況是處於自尊心極度敏感的青春期的孩子。這個時期孩子的逆反心理會更明顯一點,所以老師和同學交往時,有時會出現老師覺得自己說的話是在幫助學生,但是學生並不感到滿意的現象。

  五、經常的、良好的溝通

  學會傾聽孩子們的心聲 課堂上,沒有比傾聽孩子們心靈的聲音更幸福的了。

  ——著名特級教師 李鎮西

  真實的遺憾比虛假的完美更加動人,更加具有生命力。

  ——著名特級教師 張化萬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以最真實的自己示人是最重要的,很多優秀的教師都能很坦率地以“最真實的自己”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反而贏得了學生的尊重和好評,學生也因此愛聽他們的課,喜歡他們的學科。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人、教育人、發展人,作為教師,應該以平等的姿態傾聽學生的心聲,重視他們的情感變化,關注他們的情感傾向。

  只要是人,心裡就會千變萬化,我們要及時地瞭解學生的內心變化,讓他們面對老師可以敞開心扉,這樣才能有助於課堂的管理和應對課堂上的突發事件。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任何一名學生都需要教師真誠的鼓勵和理解,那是他們成長路上前進的動力和源泉。

  當學生出現問題,我們不能一味地批評,應該寬容,幫助他們分析錯誤的原因以及事情的結果,鼓勵學生勇於承擔責任,久而久之學生會對教師充滿信任,課堂的表現會更加優秀。

  總之,教師課堂管理與教學的成果有著最直接的因果關係,作為教師我們要不斷探索課堂管理的方方面面,各個細節,以求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程鳴.《 讀<全面課堂管理>有感》.

  2.《名師課堂管理的66個經典細節》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