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師職稱論文發表

  教師是教育改革的關鍵,是實施創新教育的保證。小編整理的,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篇一

  寫字教學:美的教學

  摘要:小學生具有天生的好奇心、模仿力與創造力,他們對周圍世界充滿著驚奇,不僅喜歡觸控、擺弄、操作,還會提出種種問題,表現出他們渴望認識周圍世界和學習科學的需要。寫字教學是第一學段語文教育的一個重點。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給學生提供有助於其終身學習的動力和基礎。寫字教學中,要指導學生觀察,感知字形美;嚴格訓練,培養習慣,發展個性美;比較觀察,示範演示,體會書寫美。

  關鍵詞:觀察;培養;樂趣;嚴格訓練;激勵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2***19-0056-02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寫字和寫字能力的培養,是第一學段語文教育的一個重點。第一學段的寫字要求,突出一個“好”字。要求學生一出手就做到“書寫規範、端正、整潔”,同時還要求寫字姿勢“正確”。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好”呢?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語文第一冊的寫字部分的編排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數量少:全冊漢字要求認的是400個,而要求寫的字僅100個。學生每課的習字量只有3~4個漢字,且都是按字形規律編排的筆畫簡單的獨體字。教材科學的編排為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下面筆者就談談在寫字教學方面的幾點體會。

  一、觀察聯想,活化字形,感知字形美

  觀察是認識事物的基礎。寫字教學首先要指導學生觀察字形,弄清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指導觀察時,如果引導學生對抽象的漢字加以聯想,活化漢字字形,漢字字形就會深深紮根於學生的心中。

  漢字由抽象的筆畫組成。如何讓學生對祖國文字的字形產生興趣,如何讓學生對寫字感興趣呢?除了故事、兒歌以外,比喻是個好方法。“橫”像小扁擔,“撇”像掃把,“捺”像劍,“點”像小雨點……比如認識“傘”,提問:同學們看像什麼呢?有的說像大蘑菇,有的說像大樹……生動的比喻,再加上形象的電腦畫面顯示,不僅讓學生感受到了漢字的形體美,而且對抽象的漢字字形頓生興趣,產生了寫字的慾望。

  例如教學“八”,“八”字很簡單,一撇一捺,寫起來卻十分不易。由於不知道運筆方法,學生寫出來的“八”字,就像兩根支撐起來的小棍子。筆者引導學生觀察電腦畫面上的筆畫,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看看這“撇”像什麼,“捺”像什麼,有了生動的視覺感受,有了如此形象的比喻,“八”這個字在學生的心中已經不再抽象,而變得生動可感起來了。比喻,充分激起學生寫字的熱情,學生按捺不住,自己嘗試著寫了起來。

  二、嚴格訓練,培養習慣,發展個性美

  1.練字要嚴格要求。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明確提出:“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正確的寫字姿勢,不僅有利於把字寫端正,而且有利於保護學生的視力,有利於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

  寫字前,教師指導學生削好鉛筆,放好作業本,端正坐姿,指導執筆方法。練習時,教師巡視,時時提醒學生,時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姿勢和方法。書寫時,教師要適時巡迴指導,隨時提醒學生每個字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運筆方法,與上一個筆畫的間距,其長短如何,整個字的結構特點,及各部分的比例,做到防患於未然。教師在課堂上要反覆指導,學生在練習中要認真書寫,循序漸進,逐步形成寫字能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2.訓練要有度,要注重學生的發展。練字貴在精,而不在多。小學生手指的小肌肉群不夠發達,學習興趣也難以持久。過多的書寫不僅對學生的身體發育有害,還會影響學生寫字的興趣。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堅持一個“少”字,保證一個“好”字。每課的字,每個寫2~3個,自己覺得寫得好的,可以少寫幾個,自己覺得寫得不滿意的,就可以多寫幾個。你還想寫哪個字,就可以再寫幾個。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給學生選擇作業的權利。作業本上不再像以前一樣整齊劃一的作業,而是有的多,有的少。寫的字,有的可能是“人、口、手……”。有的可能是“入、八、大、……”作業雖然不像以前那樣整齊劃一,但所有的學生在寫字方面的發展卻是一樣的。

  三、比較觀察,示範演示,體會書寫美

  小學生寫字往往眼高手低,原因在於,相對某一個人來說,其觀察審美能力比較強,但實際動手書寫的能力還不夠,還沒有很好地把觀察審美能力轉化為書寫審美能力。那麼,在寫字教學中如何幫助學生提高書寫能力呢?

  一年級起步階段,教師要詳細指導寫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則,要求每一個字,每一個筆畫,都要儘量要求寫規範、寫美觀。一橫,一豎,一撇、一捺……教師都要筆筆指導到位。教師的範寫很重要。示範是寫字教學的先導。在指導學生整體認知之後,教師要在黑板上畫好的田字格中示範,向學生展示寫字的全過程。教師要邊演示邊講述:這個字是什麼結構,第一筆在田字格的哪個部位落筆,每一筆畫的名稱、運筆方法以及筆順等,使學生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但是,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僅僅範寫還遠遠不夠,由於受到觀察能力的限制,學生的臨摹並不能一步到位。此時,運用比較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較運筆方法:教學筆畫“橫”,讓學生觀察老師正確的運筆之後,要求學生進行臨摹,將學生的不正確的書寫和範字比較,在比較中學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教學筆畫“豎”,讓學生比較“懸針豎”和“垂露豎”寫法的不同,並加以示範。

  比較間架結構:教師除了指導漢字的筆畫,還應該著重指導漢字的間架結構。例如:教學“心”,在觀察“心”後,讓學生臨摹,學生寫出來的“心”字,五花八門。有的把下面的臥鉤寫得太長,有的把三點寫得太靠近,有的又把第三點寫到了臥鉤的下面……這時可將他們這些字在黑板上“公開亮相”,和書上的範字進行比較,並逐一幫助他們找到“病因”,指出“治病良方”。欣賞著自己的“傑作”,學生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比較之後再來書寫,效果自然令人滿意。

  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認真觀察,仔細領會,悉心模仿筆畫運筆,熟練掌握筆順規則,體會漢字的造型美。

  四、激勵評價,鼓勵進取,展開競賽

  教師應該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為他們創造展示自己的機會。課堂上,採用板演、用實物投影儀等手段展示學生習作。課後,在教室辦學生作業專欄,將他們的作品上牆“公開發表”,比比誰上榜次數多。每週,我校還會開展“寫好字、做好人”的書寫大賽,對寫得好、進步大的學生予以全校性的公示和表彰。這樣,學生就可以經常瞭解自己的進步情況,瞭解自己在班中、在學校的位置,而且時常能聽聽其他同學的建議。這樣的競賽學生興致高昂,有時因沒有上榜,會嘀咕半天,眼中流露出的盡是遺憾和懊悔,這些足以證明每位學生都有可貴的上進心,也激發了他們寫好字的興趣。

  經過一個學期的寫字訓練,學生的書寫興趣日益濃厚,書寫習慣也越加良好,書寫效果更是十分顯著。他們的字雖然稚拙,但真正做到了“書寫規範、端正、美觀”。每當看到他們筆挺的坐姿、專注的目光、筆下那工整的字跡,筆者的心中便如沐春風。

  篇二

  示範教學、案例教學

  摘 要:示範教學和案例教學是師範教育類課程教學常見的方法,實踐取向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概論”教學應創造性地運用這兩種教學方法,為師範生語文實踐性知識的建構插上兩翼。

  關鍵詞:師範生 實踐性知識 示範教學 案例教學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b***-0208-01

  隨著教師發展職前職後一體化、教師知識專業化,教師教育正規化向“實踐”轉變,建構師範生實踐性知識,成為當前職前教師培養必須面對的課題。實踐性知識是師範生通過自己獨特的方式建構並擁有的特殊知識形態,其教學行為的改變需要實踐性知識的支撐。

  由於實踐性知識具有“情境性、默會性”,在師範生實踐性知識的建構中應該把內隱學習放到重要的位置,通過情境的創設、問題的解決,實踐個體與具體情境互動,從而產生實踐性知識。內隱學習是認識人類知識的新視角和新見解,“內隱學習”一詞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羅伯提出,知識的獲得是在無意識狀態,也就是說在獲得複雜知識的時候,人們並沒有意識到是什麼在控制他們的行為,卻會運用這種支配行為的規則,人“在沒有意識到刺激環境潛在結構的情況下,也能夠學會並利用這種結構做出反應[1]”,師範生的經驗性學習就是一種內隱學習。從這個角度出發,小學語文教學概論課程的教學與實踐可以具體採取示範教學和案例教學的方法。

  1 開展示範教學

  從師範生在實踐性知識發展中的角色看,觀察者、模仿者的身份是師範生建構自己實踐性知識的主要方式之一,師範生通過學徒式的觀察,思考他人的教學行為,判斷他人教學行為引發的效果,領悟到他人的實踐性知識,繼而把領悟到的他人實踐性知識遷移至自己的教育實踐中去,內化為自己的實踐性知識。這就需要在小學語文教學概論的課程實施中提供師範生可以觀察、模仿的教學行為與教學過程,需要開闢其他的觀察渠道,師範生置身其中的小學語文教學概論課堂,而非中小學課堂成為師範生最主要的觀察場所,任課教師應選擇針對性較強的示範教學。

  示範教學是任課教師把自己作為教學榜樣,通過言傳身教,引導師範生觀察模仿,從而建構師範生實踐性知識。小學語文教學概論的教學一直兼具著多種意義,任課教師除了傳授教法知識和技能之外,本身課堂的舉止言行就是師範生感悟教學教法的資源和榜樣。師範生在小學語文教學概論課堂上,耳濡目染,觀察體悟任課教師的教學行為、反思剖析自身的學習方式與學習結果。

  在示範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展示教學行為”和“剖析教學行為”兩個方面,因為並非所有被師範生所感受到的經驗最終都能發展為實踐性知識。所以,不僅要讓師範生瞭解可以“怎樣教”,還要讓師範生理解“為什麼要這樣教”。

  譬如,在教學“預設與生成”時,平時教師習慣於跳過師生問好環節,直接開始教學,學生在這節課上卻突然起立齊聲問好,教師在學生坐下後,巧妙地引導:“同學們的問好,很突然啊,我的課前預設裡沒有這個環節,可見不管教師怎樣預設,課堂總是會有些意外生成的!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預設與生成。”接著,引導學生一起討論,在剛才的意外生成裡,任課教師“我”是怎樣做的,那樣做有什麼好處,給我們的課堂教學怎樣的啟示。這個案例中,教師運用自己的教學智慧,生動地向學生展示了預設與生成的關係,並和學生一起剖析自己本節課的教學行為,更好地使學生理解怎樣的教學行為是恰當的,知道在什麼樣的情境下采取什麼樣的教學策略,從而積累了師範生的教學實踐性知識。

  2 進行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被認為是最能體現教育性質的教學方法。“案例分析不是旨在科學原理與學說的教育,而是把科學原理與學說的實踐性本身作為教育的目的[2]”,案例教學,首先應選取典型案例,採取案例的合理呈現方式――是通過文字語言描述、還是通過影象影音展現,對事件中的人物情節哪些地方應詳細哪些地方可以簡略;然後通過敘述真實性事件,提出問題,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學習者通過對案例進行分析,提出決策和行動方案,從而“鞏固教學或者其他領域的各種實踐性知識,所以它可能更適合於實踐性知識[1~2]。”

  師範生實踐性知識是“從特定的教師、在特定的課堂、以特定的教材、特定的兒童為物件形成的知識,是作為‘案例知識’加以積累和傳承的[3]”,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概論的課堂教學中,案例教學,具有其他教學方法無可比擬的優勢。

  教學案例的選擇應該考慮以下幾點。

  一是案例來自教學實踐並指向教學實踐。師範生實踐性知識建構的最大障礙是教育實踐活動的缺失、教育教學實踐經驗的匱乏。案例應該從教學實踐中產生,即選取一線語文教學實錄、教學片段、說課視訊等,可以展現實踐者面對某一教學情境的應對***比如課堂收束、新課匯入等***,也可以呈現相對完整的一個階段。總之,教學案例所呈現出來的是一個複雜的教學實踐情境,使師範生以教育者的角色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訓練專業思維,整合教育理論知識和實踐性知識。

  二是為了激發師範生的思維慾望和研究意識,應該選取蘊含一定教學問題的案例。傳統的案例教學模式先是教師呈現教學案例,然後再提出、明確研究的問題,這種模式違背了問題引導下的研究性學習規律,不能真正調動學生主體建構性,應該是師生統一明確需要解決的問題、闡釋解決問題的思路,然後呈現教學案例,分析案例。

  比如:在進行句子教學訓練時,為了使師範生瞭解並掌握“通過分析句子中的標點符號來揭示人物性格和人物心理”,教師先出示《窮人》一課中桑娜和丈夫對話的內容:

  “我不在,你在家裡做什麼呢?”漁夫說著,把網拖進屋裡,坐在爐子旁邊。

  “我?”桑娜臉色發白,說,“我嘛……縫縫補補……風吼得那麼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擔心呢!”

  然後,教師引導師範生品讀、體悟對話中“我”後面的問號以及兩個省略號表達的思想感情。討論交流後,師範生意識到對話中幾個標點符號對桑娜心理狀態的理解非常重要,也為理解桑娜怕丈夫不同意抱回西蒙孩子的心情起到關鍵作用。在對文字有了深入分析之後,教師出示一段這次對話的教學片斷,師生共同剖析教學片斷,歸納總結教學片斷中的實踐者是否抓住了標點符號表情達意的功能、是否恰當地引導小學生體會到桑那的複雜心情,從而,師範生收穫關於句子教學的實踐性知識。

  參考文獻

  [1] 陳振華.論教師成為教育知識的建構者[D].華東師範大學,2003.

  [2] 李利.職前教師實踐性知識發展研究[D].蘇州大學,2012.

  [3] 鍾啟泉.教學實踐與教師專業發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7***1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