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遠端畢業生自我鑑定
網路遠端學習讓你受益良多嗎?那麼你要怎麼去寫呢?下面由本小編精心整理的,希望可以幫到你哦!
篇一
我於今年春天參加遠端教育學習。在當今世紀,網路技術發展迅猛,它在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而我經過半年的培訓學習,回想學習過程中的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及得到的收穫,使我感觸頗深。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知道了自己掌握的知識還是太少,應該學的還有很多很多。正如我們古人說的:活到老,學到老! 而通過遠端教育培訓,我進一步掌握了資訊科技等有關基礎知識及其應用,雖然不是面對面教學,但我依然覺得很充實。因為我在這輕鬆的學習氛圍中學到了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遠端學習與學校學習有所不同,它是完全考自主自覺的一種學習方式。我認為要取得一個好成績,必須有端正的學習目的。我是一名幼兒園教師,為了是自己綜合素質得到提高,也為了自己不被社會所淘汰,一直摸索著不斷創新,不斷學習來充實自己。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己,我直接選擇了“繼續教育”。
遠端教育可以自主的分配時間。在工作和生活的各種壓力面前,我們很難保證每天有固定的時間參加業務學習,而遠端教育恰恰在這方面給我們提供了方便,可以讓我們根據自己的業餘時間合理的安排學習時間,完全不受時間限制,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從人才培養上講,遠端教育資源因為在教學、管理、學習方式等教學環節上與一般教學不同,從過去以課堂教學內容、教材、教師經驗等為主的課堂教學轉變為一種包括各種網上課件,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優勢,能夠達到應有的質量和效益。學習過程中的疑問可以得到老師的全面解答,由於參加的是遠端教育,因此我盡力掌握這種新型的學習方式。開放教育的面授是指導性的,而且進度很快,如果全靠指導老師單面指導是遠遠不夠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充分利用各種輔助課件,把自己在平時中遇到的困難通過上網查詢相關內容、傳送***在網上與老師、同學們對學習內容進行相互交流,掌握最新的學習動態,對於象我們這樣的上班一族來說,學習的時間分配更容易把握。
半年多的學習我不僅學到了許多專業知識,首先是自學能力:遠端教育學習當中主要是依靠自學,由於我們主要是利用業餘時間進行系統的學習,這就要求我們對所學知識進行自學,將自學中遇到的問題在系統學習時集中提問,老師集中答疑,這半年來充分地鍛鍊了自己的自學能力。自學能力提高不僅體現在電大的學習中,在工作中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以前對業務知識的文字性檔案總是不知其所云,通過遠端學習之後,能夠充分理解其中意思,從而也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質量,為自己今後的工作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其次是業務水平,從事幼兒教育不緊緊跟隨時代的發展,那就一定會被時代所淘汰,通過學習遠端各種專業知識,我掌握了最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
在這半年的學習中給我的感觸還有很多很多,很難用文字一一表述,我中山大學給了我這次學習的機會,也感謝河職院的老師們給我的支援和幫助,在今後學習中,我一定加倍努力,把學習到的知識投入到工作中,以更好的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以上就是我學習遠端教育半年來的幾點體會。我相信,只要不斷地繼續努力和學習,就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篇二
在進入21世紀的今天,網路技術飛速發展,教育現代化、教育資訊化已成為教育領域中教育教學模式變革的必然趨勢。“為了讓農村中小學的學生也能乘上資訊高速路上的列車,教育部提出了以“網際網路教育”為輔,“遠端教育”為主的教育手段。遠端教育大大改變了我們的學習環境,它把教育從實際課堂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搬到了虛擬的網路空間裡,通過網路,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嶄新的學習環境。在這樣的學習環境裡,我們除了能閱讀大量相關理論知識文字、圖片、資料外,還可以觀看一些名師授課的視訊,領略名師風采,以及觀摩各種型別的優質示範課錄影資料,可以學習別人的優點,用於自己以後的課堂教學。
遠端教育資源具有鮮明生動、直觀形象的特點,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通過教學,既教給學生知識、方法又培養了學生的能力。能引導學生在開展“有意學習的同時,主動探求知識技能,主動積極的解決實際問題。應用了現代教育技術,實現了課程的整合,收到了傳統教學手段不可能達到的效果。遠端教育學習,使我對新課程教學又有了新的認識。我體會到新課程教學應該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應該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親自去體驗、嘗試,來逐漸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從而達到從學會到會學的目的;教師要從各個方面來培養學生探究事物的興趣和積極的態度,讓他們不以學為苦,而做到以學為樂;作為教師,首先自身素質要高,要有駕馭課堂能力,對於學生不足,教師一定要及時予以指出並指正;另外教師要善於運用啟發式教學,尤其是提問題時一定要有針對性,要做到讓學生有的放矢;作為教師,我想幽默、流暢、優美的語言對學生也很有吸引力。這就要求教師豐富自己的語言,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同時也要有及時應變的能力,處理課堂上的突發事件。教師一定要注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等等。通過遠端教育學習也讓我懂得了:遠端教育資源的應用不僅是服務教學,而且是服務自身,有利於自身進步.遠端教育資源的作用,一是能讓農村的孩子同城市的孩子一樣享有優質的教育資源;二是幫助教師從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讓教師有時間有精力真正用心去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不斷提高自身水平.,使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發生改變,視野逐漸開闊,技能大大提高,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更新。
通過學習,我感到自己的確長了不少見識,教學思路靈活了,對自己的教學也有了新的目標和方向:首先在課堂的設計上一定要力求新穎,要講求實效性,不能為了形式而活動多卻沒有實質內容,教師的語言一定要有親和力,要充分尊重學生,要做學生學習上的老師,生活中的朋友;在課堂上,教師只起一個引路的作用,不可以 “滿堂灌”,更不可以教師唱主角,學生作配角。另外教師的個人修養和素質也需要不斷提高,要靠不斷的汲取知識,學習先進經驗充實自己的頭腦,要有過硬的基本功。不同時期教育要求也不盡相同,需要教師不斷學習,更新教育理念,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教學價值。通過學習,我受益非淺,真正體會到教師的課堂教學其實也是一種藝術,它要我們教師用心去澆灌,才會開出美好的藝術之花。經過遠端教育的學習及使用,使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提高了自身的業務水平,轉變了教學觀念,也逐步將以往的以教師教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向以教師指導為主學生自己獲得知識的多種學習方式轉變。作為一線教師,通過遠端教育,我一定會努力學習相關的教學方法以適應新型的教學模式,更好的為學生服務,成為一名新時代的優秀教師。通過學習,感到自己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不過我有信心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學習,儘快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讓自己的教學生涯也因此而更精彩。
篇三
國家級遠端教育培訓,使我獲益非淺。特別是就語文教學中如何使工具性與人文性走向和諧交融,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早就提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但由於受考試功利性目的的影響,我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往往只重視工具性,而忽略了人文性,不能使工具性與人文性走向和諧統一。這樣的教學往往使單純的語言訓練顯得蒼白無力,學生在缺乏情感體驗的、枯燥乏味的學習過程中慢慢喪失了學習語文的興趣,致使教學得不償失。通過培訓,我體會到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回家又看了《散步》教學課例,更明白了語言訓練與人文教育是相輔相成,水乳交融的。現將此範例寫出來,並就此談談我對語文教學中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認識。
課程匯入:出示課文插圖,問:“你看到了什麼?又感受到了什麼?”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讀圖、聽說以及聯想能力,又使學生初步整體感知了一家人的和睦、溫馨,並且,還有學生能結合個人的生活體驗與文字交流***在洪水時父親背起了奶奶,媽媽背起了我***。
檢查課前預讀:請學生用一句話談談對此文的初步感受。進一步整體感知,做到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統一。
教師引導學生與文字對話。一、四名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聽讀,思考:“課文中哪些詞語和句子最能體現濃濃的親情。”學生找出了“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等寫人、敘事、寫景的八處句子,找出了“摸”“背”“熬”“鋪”四個詞語,師生對句子進行了理解交流,對四個詞語進行了揣摩、品評,甚至替換、比較。這樣,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對句子詞語的理解緊緊扣住了“親情”。教師此時不失時機地說明:要想準確深入地理解他人的語言,往往需要通過語義的表層,透過其中蘊涵的思想觀念才行。教師還引導學生對四處句子進行了朗讀,尤其對“兒子突然叫起來,前面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一句,教師點撥學生要結合說話人“是怎樣的一個人”,要帶著情感去讀。這樣,讀是帶著情、融著理去讀的,而不是機械割裂地讀。另外,教師還有兩處設疑:“母親身體不好,還要她出去散步,萬一她摔了一跤,不是把好事變成壞事了嗎?這行為不是多此一舉嗎?”“菜花、桑樹、魚塘太平常了,為什麼母親一眼望過去,就決定要走小路呢?”這樣的討論是為了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刻,進一步讓學生體會到“親情”的魅力。
二、再讀課文,看看哪些語句有更深沉的含義找出來讀一讀,品一品。學生抓住了尾句“我背上的是母親,妻子背上的是兒子,母親、兒子和妻子就是我的整個世界。”教師設計了三個有層次的問題:1、“我”是一個什麼年齡層次的人?2、“我”對母親和兒子承擔著哪些使命和責任?3、為什麼說一家三代人就是整個世界?使學生們認識到“中年人尊老愛幼”,“中年人肩負著使命和責任”,“三代人構成了生命的輪迴”等比較深刻的話題。這樣,使語言訓練在更深理解的層面上做到語言與思想內涵的有機結合,真正體現了“品味語言,不僅要理解語言所體現的情感,還應該挖掘書語言的言外之意與意外之象”。
課尾寫作訓練:用四幅圖片拓展生活中的“親情”,讓學生書寫曾感動過自己的親情點滴。這樣,使語言訓練在“運用”的層面上達到語言與情感的融合,實行了知識、能力與情感的有效拓展與遷移。
此課例在讀寫聽說的語言學習實踐活動中,更多地以滲透、薰陶等方式非常和諧地實現了“親情”的價值取向目標,人文性是建立在工具性的基礎之上的,是通過語言訓練完成的,頗有渾然一體、融會貫通之效。
因此,我們應在平時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充分利用語言這個工具,有目的,有方向地實施人文教育,做到工具性與人文性和諧交融,使語文真正變成“大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