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寫人作文加評語

  小學生生性愛幻想,喜歡寫想象類的作文,一旦遇到寫人的作文,往往會愁眉不展,如臨大敵,抓耳撓腮地湊字數,寫出來的文章常常是 千人一面 ,沒有 血肉 。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寫人的小學六年級作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小學六年級寫人作文一

  揮一揮羽扇,綸巾長袖,他將其扔進雲霄深處,悄然而去;弄一支禿筆,矮紙斜行,他寫出對蜀漢最熾痛的夙願,筆落人息。

  他可以與曹操共事,在赤壁中譜寫下生命的讚歌,一統天下,享受高官厚祿,榮華富貴;

  他可以與孫權為伍,在江東里勵精圖治,雄霸一方,安居樂業,碌碌終生。

  但是,他沒有。站在忘卻與銘記之間,站在安逸與憂勞之間,站在碌碌平庸,富貴一方與勞作一生中間,他拋卻了達官顯貴,選擇了赤膽忠心。

  劉備,何德何能,這個懦弱到只剩下哭的君主,幾次負他的規勸。因他,所有人敗走長阪坡,被曹操窮追不捨;因他,痛失棟樑之才龐統,被劉璋欺凌屈辱;因他,十萬大軍毀於一旦,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而這之前,他不曾勸過劉備嗎?但劉備又怎樣?懦弱,猶豫,義氣用事,讓多少人蒙受莫大的屈辱。最後不爭氣地死於白帝城內······死之前,劉備告訴他:“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而他,渾身的熱血卻沸騰著一個至死不渝的信念——光復大漢,精忠報國,他說:“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他給歷史塗上了最濃重的一筆。 好一個諸葛亮:他用睿智,銘記下對蜀漢忠貞不渝的信念,在漫漫的歷史長河裡留下了一顆璀璨的明珠。

  好一個諸葛亮:他忘卻了昔日山野村夫的閒雲野鶴,用鐵骨做出了最完美的詮釋——忘卻富足,成就氣節;銘記蜀漢,造就偉岸。然而天妒英才,一場大雨,功虧一潰,天註定要來索要他性命,他還是沒能實現劉備託付給他的幾代英傑的重任。伏龍,最後還是沉眠在五丈原中······我終於懂了:忠心,才是令那歷史凝聚的永恆。

  雄哉,那永遠的諸葛亮!美哉,那一把羽扇劃下的千古傳奇!偉哉,那撼動千萬人的忠心!永遠的諸葛亮。

  批改評語:

  小作者的開篇描寫很具文采,“羽扇綸巾”便告訴讀者描寫物件---諸葛亮。且作者採用對比的寫作手法,突出強調諸葛亮對國家的一篇忠心。文末“永遠的諸葛亮”與題目呼應。

  小學六年級寫人作文二

  他個子不高,微微發胖的臉上有一雙時常眯起來的慈祥的眼睛,一頭花白的短髮更襯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條強壯的右腿,而左腿,卻從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圓木棍支撐。這條腿何時、為什麼截去,我們不知道。只記得有一次,他講課講到女媧氏補天造人的傳說的時候,笑著對我們說:“女媧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樹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變成人。只是有的人,由於女媧甩得力量太大了,摔丟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時候被她甩掉了一條腿的。”教室裡自然騰起一片笑聲,但笑過之後,每個學生的心頭都泛起一股酸澀的感情,同時更增加了對劉老師的尊敬。

  他只靠著健壯的右腿和一根木棍,一天站上好幾個小時,為我們講課。逢到要寫板書的時候,他用木棍撐地,右腿離地,身體急速地一轉,便轉向黑板。寫完了粗壯的粉筆字,又以柺杖為圓心再轉向講臺。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師,一天不知道要這樣跳躍旋轉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轉,都引起學生們一次激動的心跳。

  他的課講得極好。祖國的歷史,使他自豪。講到歷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陳詞,常常使我們激動得落淚。而講到祖國近代史上受屈辱的歲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使我們沉重地低下頭去。

  他不喜歡筆試,卻喜歡課堂提問,讓學生們述說自己學習的心得。我記得清楚極了,倘若有同學回答得正確、深刻,他便靜靜地佇立在教室一角,微仰著頭,眯起眼睛,細細地聽,彷彿在品味一首美妙的樂曲。然後,又好像從沉醉中醒來,長舒一口氣,滿意地在記分冊上寫下分數,親切、大聲地說:“好!五分!”倘若有的同學回答得不好,他就吃驚地瞪大眼睛,關切地瞧著同學,一邊細聲說:“別緊張,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邊不住地點頭,好像那每一次點頭都能給學生注入一次啟發。這時候,他比被考試的學生還要緊張。這情景,今天想起來,依舊那麼清晰,那麼親切。

  這便是我的老師。

  批改評語: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的老師。作者並沒有運用華麗的辭藻,而是語言質樸的向我們描述著這樣一位優秀的老師,通過對老師在課堂上對待同學的態度,講課時的慷慨激昂,讓我們看到了一位幽默風趣、堅強自信、非常正義的老師形象。每一小部分都舉出了具體的事例來表現老師的特點,也飽含作者對老師深深的愛。

  小學六年級寫人作文三

  我是一個喜歡交朋友的人,總希望自己的喜怒哀樂能與人分享。也許你會說:“我又不瞭解你,讓我怎麼跟你交朋友呢?”

  其實,這並不是我們將要交往的障礙。且看我的“人物素描”——

  一個平凡的女孩,臉色微黃,小麥的顏色。不愛打扮,喜歡清水出芙蓉的自然。個子長得特別高,與同齡人比起來,就顯得與眾不同,整整比他們高一頭,為此我還煩惱了一陣兒。

  我現在才十三歲,就長得和媽媽一樣高了,而且也超過了姐姐。這下你該知道我有多高了吧。由於我的個頭高,當我和同學交談的時候,總要低著頭,而他們也是把頭仰得高高的,這種場面讓人感到很尷尬。更討厭的是會引來別人好奇的目光,這對於一個不喜歡張揚的女生來說,是多大的煩惱呀。

  “人物素描”只能讓對方覺得第一印象還可以,有交往的空間。但這遠遠不夠,因為朋友交往重在心與心的交融。請接著看我的“內心獨白”——

  我性格外向,是一個充滿男孩子氣的女孩,做事大大咧咧,不喜歡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計較。

  上課,我積極思考,積極發言。下課,陽光四射,笑聲連連。瞧,仔細瞧,在校園蹦蹦跳跳,全沒有淑女風範的那一位就是本姑娘。哎呀,不好,跌倒了,立馬淚珠就像斷了線的珠子恣情地撒落。不一會兒,又破涕為笑,高高興興地跳起了橡皮筋。

  這就是我,一個陽光而又真實的我,脾氣暴躁可對人熱情;性格大咧,卻待人真誠;長得平凡,但內心善良。用文靜不足、淘氣有餘來形容我,我認為較為合適。

  我整天嘻嘻哈哈,臉上總流露出快樂的光芒,讓人禁不住心生嫉妒。雖然是個小女生,卻總和一群小孩玩過家家的遊戲。一次,我與某個同學吵了架,為了和解,竟撅起那小小的嘴巴,然後又伸出了紅紅的舌頭,給對方拌了一個鬼臉,誰知對方見狀,忍不住大笑起來。矛盾就在這樣快樂的氣氛中化解了。

  當朋友傷心時,我會使出渾身解數,來安慰她。這當然是性格使然。這樣的女孩,你想不想加好友呢?

  批改評語:

  1、習作過渡自然,如從“人物素描”到“內心獨白”運用了一句過渡句,承上啟下自然地過渡。 2、採用小標題的方式,是習作結構更加清晰可見。 3、語言自然親切,讀來歡暢舒適。 4、抓住人物特點,讀著習作人物形象便躍然紙上。